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記錄洛陽家鄉話的感悟

最近一時期, 我一直在堅持記錄洛陽家鄉話, 談不上撰寫、僅僅是記錄。 每寫完一句單詞很自然的想與家鄉人在網路上分享。 問題來了:有人特感親切, 認為應該保留具有韻味、幽默感超強的土語;也有人說:都在普及普通話啦, 為啥還要寫這些土語?

生活中, 人群本身就是個矛盾體, 我喜歡我強調的人家未必喜歡, 可人家理解悟感的東西我又不怎麼喜歡。 我們不可能象過去的文藝作品那樣把人分成好壞兩類型, 實踐證明, 這樣的區分是錯誤的。 因為壞人是逐步演變成的, 不太可能骨子裡就是壞人;好人堆裡也可能隱藏著壞人,

不好不壞的人大量存在, 誰都多多少少有點毛病, 不可能那麼高大上、那麼純潔無暇…素養也是薰染和逐步提升的。

學習普及、推廣普通話, 絕對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好事, 一個國家沒有一個官方語言, 就不好交流不好溝通。 五十六個民族基本都有自己的語言, 全國各地都有自己的土語, 沒有“官話”怎麼學習、怎麼業務往來?可在學習推廣普通話時, 很多老師錯誤的理解成了:推廣普通話, 就是消滅土語、貶低土話。 普通話高大上、家鄉話土的掉渣。 儘管您和他都使出“洪荒之力”未必能做到, 毫不客氣地說你也可能永遠消滅不了土語…。

古語有: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未改鬢毛衰…時間能改變我們的容顏,

但不好改變我們的鄉音,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 有的人就是改變了, 也沒啥, 這也不會影響老家人對鄉音的依賴。 鄉音是生活的積澱、是使用中的提煉和提升。 如果我們翻翻“字典”就會發現:這推廣普通話的學習工具書, 完全詳細的保留了對“鄉音”方言的解析…

有人問我:記錄和寫這些土話有啥用?我的回答是:用的時候自然有用, 當今下鄉採訪就有用、很實用, 因為我會土語, 採訪就少了障礙, 感悟就很迅速, 撰寫就會多了情感。 因為我懂土語, 未來在撰寫小說、散文、詩歌等方面就會骨肉豐滿, 情切感人…

前面我已說了普通話的重要性, 但也強調了土語的情感通融, 土話既然存在, 還存在了幾千年, 自然有他存在的道理, 推廣普通話是強化實用性並未強調要根除地方土語,

另外, 保護地方話也不能與推廣普通話形成對立關係。 如果我們是教師, 非要這樣理解向學生灌輸:推官學習普通話就是要消滅土語?那您終歸是要承認:失敗了, 您做不到, 誰也做不到, 僅僅是削弱。 根除?不可能。

比較有理性的語言專家都認為:每一個區域的土語在國內盛行, 都與他的經濟地位或大眾媒體弘揚宣傳有關, 但都不是固定的, 經濟蕭條了, 自然會削弱、淡化。 我們作為一自然人, 非常簡單的情感:愛家鄉當然愛家鄉話, 這個是骨髓裡的情, 無法割捨。 學會了普通話, 忘記了家鄉語言, 會讓父輩難堪, 但也很無奈。 僅僅會土語, 不會普通話, 學習或工作必然會遇到困難。

普通話與家鄉話的“兩攪摻”半自動會令人恥笑, 但這也很無奈, 因為我們不是播音員, 不是語言學家不可能在兩種語言方面運用的那麼精到。

“見啥人說啥話”是對圓滑之人的尖銳評價, 可我們在交流時盡可能的“見啥人說啥話”。 我曾在襄陽古隆中景區和大家開玩笑:諸葛亮是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 青年時期移居到這裡學習, 他是說山東臨沂話呢, 還是說河南話呢還是湖北話呢?呵呵, 怪異的提問不好回答呀, 誰知道古代人說啥話呀?但我的答案:“見啥人說啥話”就很幽默、基本圓滿。 這個回答絕不是官場上的機敏, 而是下基層工作或採訪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與人交流較多的工作者, 應該儘量具備這些工作能力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