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串聯青龍湖、長溝濕地、雲居寺等景點被串聯?

一座城市不應只是鋼筋叢林,

而應有穿梭其間的綠色的脈絡。

3月30日, 北京市發改委召開環京綠道工作吹風會。 據相關負責人介紹,

北京今年將推進南水北調綠道建設, 打通西南方向綠色騎行通道。

建成後將對青龍湖等多個旅遊景點進行串聯整合, 形成一條從中心城六裡橋至房山雲居寺近130公里的綠色騎行通道。

▲北京市發改委供圖 攝

該綠道起點為房山青龍湖鎮大苑村,

與豐台園博綠道相連,

沿南水北調巡線路、泉水河、拒馬河向十渡景區延伸, 終點為雲居寺,

全長60公里, 計畫2017年建設, 2018年建成。

據悉, 北京市今年城市綠道啟動建設計畫。 將啟動四條綠道的建設, 總長度接近500公里。

↓↓↓

南水北調綠道建成後將對青龍湖、長溝濕地、碧水公園、雲居寺等多個旅遊景點進行串聯整合, 形成一條從中心城六裡橋至房山雲居寺近130公里的綠色騎行通道。

北京的小海濱

青龍湖水上樂園

青龍湖南部為青龍湖水上樂園, 位於北京市房山區青龍湖鎮, 距市區28公里, 是距北京市區最大、最近的水景資源,

集養殖、旅遊於一體, 庫容2900萬立方米, 水面6000畝。

有水上飛傘、高速摩托艇、自駕艇、腳踏船、手划船、龍舟、沙灘浴場, 被稱為“北京的小海濱”。 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北方水鄉

長溝國家濕地公園

長溝濕地是由長溝地區眾多泉水彙集而成,包含有南、北泉水河,龍泉湖,稻田等濕地類型。

該鎮有常年奔湧不息的泉眼上萬個,濕地面積近萬畝,素有“北方水鄉”的美譽。

千年古刹

雲 居 寺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由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

雲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後改稱“雲居寺”,寺院占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北京市發改委非常貼心地向市民推薦了北京城已經建設好的六條綠道。小長假期間,除了公園、風景區,這些綠道也是可選擇的踏青和運動健身的好地點。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健身方式,這些綠道可徒步、騎行、散步、慢跑。

郊野型濱水綠道

適合市民踏青賞景、貼近自然、濱水相親、郊區旅遊、農業觀光。

1

通州區北運河健康綠道

2016年建成,全長36公里。這條綠道上接北運河北段綠道,下游至北京市邊界。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水清、林美、歷史文化豐富。走上這段綠道,可濱水活動、可林中騎行、可農業體驗、可文化科普。

2

溫榆河綠道(通州段)

2014年建成,全長45公里。這條綠道沿線串聯起了東郊森林公園、通州商務園等綠地,格拉斯小鎮、北馬村等居住區,可以體驗“騎行溫榆河,水岸慢生活”,欣賞河流的自然郊野氛圍。據說,這是北京最美的一條濱水騎行之路。

3

溫榆河綠道(朝陽段)

2016年建成,全長28公里。綠道起于京密路孫河大橋,止于溫榆河與壩河交匯處,全長約28公里。這是一條郊野型綠道,沿線自然風光旖旎,河景秀麗,騎行時能欣賞溫榆河優美的生態景觀。這條綠道的特色是“全程騎行”。

城市型綠道

串聯起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市民在休閒健身的同時,也能瞭解北京的歷史文化。

1

環二環綠道

2015年建成,總長87公里。綠道沿線分佈有天壇、地壇、雍和宮等20餘處公園綠地和文物古跡。這條綠道整合了二環路、護城河的道路綠地和濱河綠地,目前已成為一條展示首都歷史文化風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標誌性綠道。

2

三山五園綠道

2014年建成,全長36公里,起自清華大學,沿清華西路、頤和園路、四環路、北塢村路、閔莊路、玉泉山路等城市道路向西延伸,至香山公園和西山森林公園。沿線連接了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北塢郊野公園等多處風景名勝和公園綠地。

3

園博綠道

2014年建成,全長68公里。起自西三環六裡橋至園博園和豐台、房山區界,是一條連接中心城和新城的綠色慢行通道。市民踏上這條綠道,沿線將經過園博園、宛平城、盧溝橋遺址公園等多處公園綠地和歷史古跡。

長溝濕地是由長溝地區眾多泉水彙集而成,包含有南、北泉水河,龍泉湖,稻田等濕地類型。

該鎮有常年奔湧不息的泉眼上萬個,濕地面積近萬畝,素有“北方水鄉”的美譽。

千年古刹

雲 居 寺

雲居寺位於北京西南房山區大石窩鎮水頭村,距市中心70公里。占地面積70000多平方米。由雲居寺、石經山藏經洞、唐遼塔群構成中國佛教文化特色一大寶庫。

雲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初名“智泉寺”,後改稱“雲居寺”,寺院占地面積0.07平方公里,經過歷代修葺,形成五大院落六進殿宇。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清明小長假即將到來,北京市發改委非常貼心地向市民推薦了北京城已經建設好的六條綠道。小長假期間,除了公園、風景區,這些綠道也是可選擇的踏青和運動健身的好地點。針對不同人群和不同健身方式,這些綠道可徒步、騎行、散步、慢跑。

郊野型濱水綠道

適合市民踏青賞景、貼近自然、濱水相親、郊區旅遊、農業觀光。

1

通州區北運河健康綠道

2016年建成,全長36公里。這條綠道上接北運河北段綠道,下游至北京市邊界。北運河是京杭大運河的最北端,水清、林美、歷史文化豐富。走上這段綠道,可濱水活動、可林中騎行、可農業體驗、可文化科普。

2

溫榆河綠道(通州段)

2014年建成,全長45公里。這條綠道沿線串聯起了東郊森林公園、通州商務園等綠地,格拉斯小鎮、北馬村等居住區,可以體驗“騎行溫榆河,水岸慢生活”,欣賞河流的自然郊野氛圍。據說,這是北京最美的一條濱水騎行之路。

3

溫榆河綠道(朝陽段)

2016年建成,全長28公里。綠道起于京密路孫河大橋,止于溫榆河與壩河交匯處,全長約28公里。這是一條郊野型綠道,沿線自然風光旖旎,河景秀麗,騎行時能欣賞溫榆河優美的生態景觀。這條綠道的特色是“全程騎行”。

城市型綠道

串聯起風景名勝和文物古跡,市民在休閒健身的同時,也能瞭解北京的歷史文化。

1

環二環綠道

2015年建成,總長87公里。綠道沿線分佈有天壇、地壇、雍和宮等20餘處公園綠地和文物古跡。這條綠道整合了二環路、護城河的道路綠地和濱河綠地,目前已成為一條展示首都歷史文化風貌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標誌性綠道。

2

三山五園綠道

2014年建成,全長36公里,起自清華大學,沿清華西路、頤和園路、四環路、北塢村路、閔莊路、玉泉山路等城市道路向西延伸,至香山公園和西山森林公園。沿線連接了頤和園、北京植物園、北塢郊野公園等多處風景名勝和公園綠地。

3

園博綠道

2014年建成,全長68公里。起自西三環六裡橋至園博園和豐台、房山區界,是一條連接中心城和新城的綠色慢行通道。市民踏上這條綠道,沿線將經過園博園、宛平城、盧溝橋遺址公園等多處公園綠地和歷史古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