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徐州警方危難之處顯身手

□徐公軒

當6歲的孩子無助地哭喊:“救救我媽媽”, 是他們用真情和智慧, 從27樓的窗臺外將人救下;當一名病患生命垂危, 被堵高速, 是他們保駕護航, 及時為患者開通了一條通往徐州的生命通道;當寒冷的雨夜, 一名八旬老人摔倒在水溝裡無法動彈, 是他們及時趕到, 冒雨救助並把老人安全送回家中;

在晴朗的日光下, 他們守衛著每一片開滿鮮花的土地;在茫茫的夜色裡, 他們守護著每一個安寧祥和的夢境;

……

他們就是我們的人民警察, 面對不法分子, 他們嫉惡如仇, 鐵面無私;面對人民群眾, 他們卻一改嚴酷,

滿腔溫情, 悉心守護。

女子高樓尋短見 民警設計巧救人

“員警叔叔, 我媽媽要跳樓, 在火車站旁邊的大樓上, 快救救我媽媽吧!”10月28日上午8時41分, 焦急的呼喊聲, 通過電話在110指揮中心響起, 一個小男孩報警稱, 他媽媽在火車站附近的一幢高樓上要跳樓, 通話時間只有短短的26秒, 沒有姓名, 也沒有具體的體貌特徵, 甚至不知道報警地點……

110指揮中心迅速指令公交分局淮海廣場派出所查明情況, 所內民警接警後沒有懈怠, 急忙按報警來電號碼回撥過去, 這次是一名成年人接的電話。 這位市民告訴民警, 剛才報警的是一名6歲的外地男孩, 他媽媽正坐在淮海廣場金凱隆大廈27樓的窗外, 情緒激動, 情況危急。

副所長王東和分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師路立即趕到了現場,

發現一名30多歲的女子蹲在窗外一個很小的空調室外機平臺上, 6歲的兒子則站在窗戶裡面不停哭喊:“媽媽不要跳, 我要媽媽!”

小男孩的哭喊聲響徹在樓道內, 也撕扯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該女子所在水泥平臺又窄又短, 又處在27樓, 風速大, 氣溫低, 稍有不慎, 人就會從樓上掉下去, 情況萬分危急。 見此情景, 民警決定分工合作, 師路負責向上級領導彙報有關情況, 並聯繫消防部門, 準備多項施救方案。 王東則負責安撫該女子, 希望通過交談打消她輕生的念頭:“有什麼想不通, 非要走這一步, 你看你兒子多可愛, 你如果不在了, 他該多可憐, 想開點吧, 你還很年輕, 以後的路長著呢。 ”

經過交談得知,

女子姓韋, 廣西人, 離異後帶著一個男孩獨自生活, 前段時間從網上結識了一名安徽籍男友, 交往一段時間後, 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但男友的家人卻持反對意見, 男友迫于家庭的壓力, 和她分了手。 當天早晨, 情緒低落的韋某帶著孩子從男友家鄉乘火車到徐州轉車, 一時想不通, 就帶著孩子來到了金凱隆大廈的27層要尋短見。

經過民警近2個小時的耐心勸說, 女子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但依然沒有進到屋內的意思。 27樓窗外, 寒風陣陣, 女子的情況依然危急, 民警只得另想辦法救援。

師路觀察了樓內的佈局後發現, 韋某所在的空調平臺與隔壁另外一家公司的空調平臺相連, 於是便換上了便衣, 來到隔壁那家公司的窗戶跟前,

等待時機對其進行營救。

上午11時許, 韋某蹲坐累了, 便站起身子, 用手扶住了隔壁窗戶的外沿休息。 但當她看到身穿便衣的師路站在窗戶裡面時, 還是依然很警覺, 做出緊張的反應。 師路立即安撫說:“你放心吧, 我是老百姓, 這是我的家, 我不會管你的閒事, 你蹲累了就站起來歇歇吧。 ”

聽了師警官的話, 韋某有所放鬆。 趁韋某神情鬆懈的一刹那, 王東向師路使眼色, 說時遲那時快, 師路一把將韋某扶在窗外的手緊緊握住, 隱藏在室內的民警同時上前, 大家一塊將韋某拉進了室內。

民警隨後將韋某和她兒子帶回了派出所, 幾名民警輪流給她講道理, 不停地開導, 直到晚上8點, 韋某才被民警的真情打動, 對員警的相救表達感謝,

並表示今後再也不幹這種傻事。

八旬老人摔溝中 民警雨夜急救助

10月17日, 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一天, 天氣陰冷潮濕。 晚上8時許, 睢寧縣局官山派出所民警王亞偉像往常一樣, 在派出所裡和同事一起值班。

突然, 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派出所嗎?我是大呂村的村民, 剛才路過村外田地時, 發現一名老人摔在田邊水溝裡, 我沒敢動, 這雨天冷, 他年紀又大, 你們趕緊去看一下吧。 ”

王亞偉放下電話, 趕緊召集同事。 此時, 天全黑了, 天空依然飄著小雨, 鄉村小道沒有路燈, 泥濘難走, 警車艱難前行。 由於報警人提到的地方離派出所有6公里, 而且處於鄉村邊上, 王亞偉費了好大功夫才找到。 而到了田邊, 警車無法繼續前行, 按照報警人的指引, 王亞偉與同事冒著雨,趟著泥,又在田埂上走了三四百米,才來到老人摔倒的水溝邊。

水溝裡,一名瘦弱的老人上半身斜靠在溝邊,渾身濕透,瑟瑟發抖,無助萬分。

看到這一情景,王亞偉立即扔下手中的雨傘,下到滿是泥水的泥溝裡,脫下上衣披在了老人身上,詢問後得知,老人並沒有受傷,只是在水裡泡得太久,手腳冷得不聽使喚。在和老人簡單交流後,王亞偉雙手抱住老人的腰部,將老人抱到田埂上坐了下來,並把唯一的雨傘撐在老人頭頂。

“大爺,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個村,怎麼一個人摔倒在這裡?”一邊攙扶著老人走出泥濘的田埂,王亞偉一邊詢問老人。可能是在水溝裡泡的時間太長,老人渾身發抖,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在警車後座坐了好大一會,老人才說出自己和侄兒的名字。王亞偉趕忙打電話給所裡的同事,查到了老人的住處和老人侄兒的聯繫方式。

隨後,王亞偉和同事立即駕車向老人住處駛去,在村口將老人交給了其侄兒。老人的侄兒告訴民警,老人無兒無女,一個人獨居,平常他會照料一下老人的生活,至於當天晚上老人是如何跑到那麼遠又如何摔倒在水溝中,他也不知道。

由於擔心老人的身體情況,第二天上午,王亞偉又買了水果和點心,再次來到老人的家中探望。經過一夜,老人緩過來了,告訴王亞偉,他今年80多歲了,平常身體還不錯。當天下午,他到鄰村串門,晚上6點多回家時經過這片田地,雨天路滑,不慎摔倒在水溝中。由於年事已高,泥水冰涼,摔倒後就沒有力氣再爬起來,他泡在水溝裡3個多小時了,中途也試著呼救,可是沒人前來。

臨別的時候,老人激動地握著王亞偉的手說,“王警官,謝謝你了,危急時刻如果不是你的及時相救,說不定我這把老骨頭就扔在那裡了,你們真是咱老百姓的好民警。”

病人被堵高速路 交警開通生命道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淮徐高速公路睢甯境內的車流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多。10月5日中午11時,又因一起交通事故,導致10多公里的路面發生嚴重擁堵,大量汽車在路上無法動彈。交警支隊高速四大隊一中隊隊長趙運動接警後,立即帶領民警趕到現場,處理交通事故,疏通交通。

就在趙運動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時,30多歲的魏先生急匆匆跑到趙運動身邊,額頭上冒著急汗,焦急地說:“交警大哥,你們一定要幫幫我,我是睢甯的居民,老婆從昨天晚上就高燒不退,渾身滾燙,剛才在睢寧醫院治療,醫生說看不了,讓我轉到徐州大醫院治療,醫生說她體溫太高,必須儘快治療,不然後果很嚴重。哪想我剛開車到高速,就堵在這裡,按照這個堵法,一個小時都出不去,可急死我了。”

趙運動聽後,一路小跑跟著魏先生來到車前,看到一名中年婦女面色通紅坐在後排座位上,只見她雙眼緊閉,不停呻吟著,顯得非常難受。魏先生急地不住搓手歎氣。

趙運動瞭解情況後,立即安排同事繼續留在現場,處理事故,疏導交通,自己則跟著另一位同事駕駛警車在前面開道,想要在擁堵的交通中,打通一條快速通道。

為了爭取時間,趙運動決定利用應急通道,將魏先生的車輛帶出擁堵路段。他將警車開上應急車道,拉響警笛,亮起警燈,不停地用喇叭喊話,“前面佔用應急車道的車輛請趕快離開,後面有位元危重病人,需要儘快送醫院治療,請趕快駛離應急車道。”

15公里的擁堵路段,在趙運動一遍一遍喊話與調度下,終於走完了。魏先生一家用10分鐘走完了順暢的生命通道,趙運動也不間斷地喊了整整10分鐘,嘴巴幹了,嗓子啞了,可車輛總算是順利駛出。

通過了擁堵路段,趙運動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並沒有讓魏先生停車,而是用喇叭喊:“魏先生,前面就是暢通路面,我們就將您帶到這裡,一路平安,祝您妻子早日康復。”

為了表達謝意,魏先生長鳴喇叭表示致謝。更令趙運動和同事感動的是,病人儘管身患重病,身體非常虛弱,卻仍將車窗搖了下來,雙手合起伸出車窗外,不停地向民警擺動著,向趙運動和他的同事表達感激之情。

趙運動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在高速公路上的執勤民警,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車輛故障,在高速上拋錨的;身患疾病,急需警車開道外出就醫的;被大客車遺忘在高速上的旅客……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説明。就在上個月,一名外地女大學生和一名陝西乘客被遺忘在高速服務區,也是在民警的幫助下,才順利地回到了目的地。

王亞偉與同事冒著雨,趟著泥,又在田埂上走了三四百米,才來到老人摔倒的水溝邊。

水溝裡,一名瘦弱的老人上半身斜靠在溝邊,渾身濕透,瑟瑟發抖,無助萬分。

看到這一情景,王亞偉立即扔下手中的雨傘,下到滿是泥水的泥溝裡,脫下上衣披在了老人身上,詢問後得知,老人並沒有受傷,只是在水裡泡得太久,手腳冷得不聽使喚。在和老人簡單交流後,王亞偉雙手抱住老人的腰部,將老人抱到田埂上坐了下來,並把唯一的雨傘撐在老人頭頂。

“大爺,你叫什麼名字,住在哪個村,怎麼一個人摔倒在這裡?”一邊攙扶著老人走出泥濘的田埂,王亞偉一邊詢問老人。可能是在水溝裡泡的時間太長,老人渾身發抖,半天都說不出話來。

在警車後座坐了好大一會,老人才說出自己和侄兒的名字。王亞偉趕忙打電話給所裡的同事,查到了老人的住處和老人侄兒的聯繫方式。

隨後,王亞偉和同事立即駕車向老人住處駛去,在村口將老人交給了其侄兒。老人的侄兒告訴民警,老人無兒無女,一個人獨居,平常他會照料一下老人的生活,至於當天晚上老人是如何跑到那麼遠又如何摔倒在水溝中,他也不知道。

由於擔心老人的身體情況,第二天上午,王亞偉又買了水果和點心,再次來到老人的家中探望。經過一夜,老人緩過來了,告訴王亞偉,他今年80多歲了,平常身體還不錯。當天下午,他到鄰村串門,晚上6點多回家時經過這片田地,雨天路滑,不慎摔倒在水溝中。由於年事已高,泥水冰涼,摔倒後就沒有力氣再爬起來,他泡在水溝裡3個多小時了,中途也試著呼救,可是沒人前來。

臨別的時候,老人激動地握著王亞偉的手說,“王警官,謝謝你了,危急時刻如果不是你的及時相救,說不定我這把老骨頭就扔在那裡了,你們真是咱老百姓的好民警。”

病人被堵高速路 交警開通生命道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淮徐高速公路睢甯境內的車流量比平時增加了一倍多。10月5日中午11時,又因一起交通事故,導致10多公里的路面發生嚴重擁堵,大量汽車在路上無法動彈。交警支隊高速四大隊一中隊隊長趙運動接警後,立即帶領民警趕到現場,處理交通事故,疏通交通。

就在趙運動對事故現場進行勘查時,30多歲的魏先生急匆匆跑到趙運動身邊,額頭上冒著急汗,焦急地說:“交警大哥,你們一定要幫幫我,我是睢甯的居民,老婆從昨天晚上就高燒不退,渾身滾燙,剛才在睢寧醫院治療,醫生說看不了,讓我轉到徐州大醫院治療,醫生說她體溫太高,必須儘快治療,不然後果很嚴重。哪想我剛開車到高速,就堵在這裡,按照這個堵法,一個小時都出不去,可急死我了。”

趙運動聽後,一路小跑跟著魏先生來到車前,看到一名中年婦女面色通紅坐在後排座位上,只見她雙眼緊閉,不停呻吟著,顯得非常難受。魏先生急地不住搓手歎氣。

趙運動瞭解情況後,立即安排同事繼續留在現場,處理事故,疏導交通,自己則跟著另一位同事駕駛警車在前面開道,想要在擁堵的交通中,打通一條快速通道。

為了爭取時間,趙運動決定利用應急通道,將魏先生的車輛帶出擁堵路段。他將警車開上應急車道,拉響警笛,亮起警燈,不停地用喇叭喊話,“前面佔用應急車道的車輛請趕快離開,後面有位元危重病人,需要儘快送醫院治療,請趕快駛離應急車道。”

15公里的擁堵路段,在趙運動一遍一遍喊話與調度下,終於走完了。魏先生一家用10分鐘走完了順暢的生命通道,趙運動也不間斷地喊了整整10分鐘,嘴巴幹了,嗓子啞了,可車輛總算是順利駛出。

通過了擁堵路段,趙運動為了節省寶貴的時間,並沒有讓魏先生停車,而是用喇叭喊:“魏先生,前面就是暢通路面,我們就將您帶到這裡,一路平安,祝您妻子早日康復。”

為了表達謝意,魏先生長鳴喇叭表示致謝。更令趙運動和同事感動的是,病人儘管身患重病,身體非常虛弱,卻仍將車窗搖了下來,雙手合起伸出車窗外,不停地向民警擺動著,向趙運動和他的同事表達感激之情。

趙運動告訴記者,作為一名在高速公路上的執勤民警,經常遇到各種各樣的情況,車輛故障,在高速上拋錨的;身患疾病,急需警車開道外出就醫的;被大客車遺忘在高速上的旅客……每每遇到這樣的事情,他們都會第一時間進行説明。就在上個月,一名外地女大學生和一名陝西乘客被遺忘在高速服務區,也是在民警的幫助下,才順利地回到了目的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