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類的開始和結束,是象形文明的輪回

一直有很多朋友, 在質疑我從事偽科學。

我的回答:偽科學未必偽, 科學未必真。

這誤傷了太多人。 他們認定:科學是文明的象徵。

我的結論是:人類文明只是一種象形, 只對應主流的認知方式。

所有學者和智者, 都在文明圈裡看文明, 從未把自己當成原始人反觀文明。

如若重新審視, 必定嚇人一跳。

01 整體淘汰

在主流的認知裡, 地球所有物種, 只有人類具備文明。

螞蟻或蜜蜂的集體協作, 無論創造怎樣的奇跡, 都不符合我們的文明定義。

普通物種的群體, 只是老弱病殘的局部淘汰, 種群內外的整體世界, 都得以保留。

人類文明的作用, 是聚集優勢人群, 形成全面競爭, 實現整體淘汰。

但人類總把整體淘汰當成時代進步。

始作俑的雖是極少數強者, 也無法免於淘汰。 類似人人陷入霧霾。

最初的人類, 對整體都有宏觀認知。 比如:中國人講五行。

然而, 五行皆無形。

金木水火土不是物質形態, 而是運行方式。

無形的東西, 即便被說成暗物質或暗能量, 也只是科學家無奈的定義, 一廂情願。

最終還是有形的靠譜。 真科學是解決眼下的有形問題。

有形的東西無窮無盡, 依舊需要抽象, 以便分類歸納。

取象比類, 並非中國古人的專利, 而是人類本能思維。

這, 就是象形。

人類的文明, 是象形文明。 任何交流, 都脫離不了視、聽、聞、嘗、觸。

至於第六感, 永遠屬於世外的爭議話題, 不在有形範疇。

但是, 正如太極圖所示, 無形和有形不可分割。

所以, 人類文明的始末, 由兩套班底依次構築:語言和文字、幻術和工具。

語言和文字, 一虛一實, 陰陽合璧, 是起家的班底。

幻術和工具, 一虛一實, 互為促進, 是發展的班底。

班底輪換,

就有了文明的毀滅和復蘇。

完整的輪回, 便是無休止的整體淘汰。

02 書籍背叛

書是文明的載體。 文明在輪回, 書也在輪回。

近年來, 對讀書的宣導, 竟然成了時尚。

信息過剩, 書看不過來。 沒有興趣或精力, 看了也不多賺錢。

為了讓身邊傻子少點, 人人都期待別人讀書, 結果無人讀書。

不是人類背叛了書籍, 而是書籍背叛了人類。 書籍難辭其咎。

只要還有人宣導讀書, 就應該有人寫書。 但誰來寫、寫什麼?

現代的高人, 所受教育遠遠多於老子, 卻也只能注解老子。 史賢龍剛剛又寫了本《與老子一起思考》, 被界內譽為古今大成, 但也只是最好的詮釋。

如果真敢寫本道德經這樣的書, 沒人懂, 也沒市場。 我們的認知方式早已改變。

我的互聯網三部曲,

都不暢銷。 獻給智者的作品, 成為小眾很正常。

然而, 人類簡史、時間簡史之類的大眾讀物, 在全球範圍綁架了學者的思維、受到智者的追捧, 你就不得不面對整體的智慧退化。

自然界的進化和退化, 都是此起彼伏。 所謂陰陽平衡。

只有人類社會例外。 因為有直接的相互影響。 這種影響, 就叫文明。

人類是唯一能夠主動趨向文明的物種, 但文明使人類自我馴化、又彼此同化, 違背了自然的生態法則, 也違反了內在的固有人性。

進化和退化互為銜接, 過程很慢。

文明的輪回, 是一個無窮的迴圈。

人的一輩子, 趕不上這個輪回, 只能猜想世界的變遷。 歷史都是書籍, 靠不住。

當猜想總是吻合現實, 書籍背後的軌跡便暴露無遺。

03 文字隱退

語言和文字直接對應, 本為一體。

以人類的聰明, 能說出來的, 就一定能記下來, 而且都能認出來。

我們都不認識甲骨文, 但當時的人一定都認識, 它是象形符號, 更是生死攸關的交流方式。

可是, 當人人都能充分交流時, 人群就亂了。

人類的聰明大腦萬萬沒想到:充分的交流, 必然導致充分的矛盾。

立場各異, 人們便渴望強者的統治。 人性的內核, 本身就有奴性。

強者無法簡化語言, 卻能簡化文字, 讓文字成為奢侈品。 不識字就被奴役, 天經地義。

人類一直就有白話文, 只是強者不允許流通, 要壟斷文字權。

比如在中國, 到了有左傳和史記時, 文字已經極簡:脫離日常語言, 又不影響高人理解。

更有些高人, 乾脆用圖形來解讀一切, 比如河圖洛書,沒有文字。必須用文字時,也儘量少用,精簡到十天干、十二地支,一共只有二十二個字,涵蓋萬事萬物。延續至今,衍生的各種手段依舊有效,至少還有二十四節氣來指導生產生活。

這就是人類智慧:極簡通天地。

直到本世紀初互聯網前夕,“母病速歸”、“父故節哀”這樣的電報文字,始終是最高效的交流。哪怕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也從不誤事。

與此相反,互聯網時代的喧囂、疏遠、孤獨、誤解、紛爭、屠殺,恰恰因為資訊多、傳播快。

怎麼回歸?還是靠強者。

但這一回,強者沒有改變文字,而是改變了文字方式:用資料說話。

這還是一種文字壟斷。普通人無法識別資料的來源和真假。

二進位資料是一種最為極簡的文字,使機器有了獨立能力。

機器下圍棋秒殺絕世高手,人們都為人工智慧歡呼。

可是,當機器獨立玩股票、搞金融時,就連華爾街的精英們都意識到:人類只能打醬油了。

機器為誰工作?操縱機器的人。越高級的文明裡,機器越強大,也越容易被極少數人操縱。

誰在操縱機器?終端的操盤手自己也不知道,互相更不知道。

偌大世界突然被架空。每人都變成小孩,找不到自己的親娘。

白話文還有,機器能聽懂。

我們卻不知機器在說什麼。

04 科幻催眠

文明的另一個班底,是幻術和工具。

自古以來,幻術靠的是政治、宗教、哲學、藝術之類,工具靠的是科技。

可是,科技逐漸偏離了工具的使命,變成快速謀利的幻術。

人類的房子始終是難題,住進房子還要遭受甲醛的傷害,因為做傢俱找不到合適的膠水。

病人都靠醫生,但醫生並不比病人長壽。科技絕不偏愛醫生。

市場化都講需求,但人的最大需求是食欲,科技無法提供最佳方案。牙齒壞了要不斷去花錢修理,直至提前作廢,用義齒替代。至於天然的糧食,早已被全鏈污染、全面替代。

科技本是文明的最佳標誌,卻只在促進人類消耗能源,更無奈於天地間無盡的免費能源。

當科學轉向宇宙之類的遙遠課題,一切都歸於無形。

但現在的科幻,已不同以往。不是文學,而是商業。

在社會觀念中,科學成了最佳的宗教:人人都可以代言教主,卻沒有教主。

最終的科學是毀滅,而不是拯救。毀滅不是本意,但利益驅動,必將如此。

結語

人類總會設法自救,可惜人類無法拯救人類。

拯救的想法是愚蠢的,拯救的說法是虛假的,拯救的做法是邪惡的。

無論人們以什麼名義和手段。

慶倖的是,毀滅之後是重生。

大量史前物證,展現了人類的幾次重生,每次都從語言和文字重新起航。

人的五官還是五官,只是用途和感受回到了最初。

這,就是象形文明的輪回。

比如河圖洛書,沒有文字。必須用文字時,也儘量少用,精簡到十天干、十二地支,一共只有二十二個字,涵蓋萬事萬物。延續至今,衍生的各種手段依舊有效,至少還有二十四節氣來指導生產生活。

這就是人類智慧:極簡通天地。

直到本世紀初互聯網前夕,“母病速歸”、“父故節哀”這樣的電報文字,始終是最高效的交流。哪怕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也從不誤事。

與此相反,互聯網時代的喧囂、疏遠、孤獨、誤解、紛爭、屠殺,恰恰因為資訊多、傳播快。

怎麼回歸?還是靠強者。

但這一回,強者沒有改變文字,而是改變了文字方式:用資料說話。

這還是一種文字壟斷。普通人無法識別資料的來源和真假。

二進位資料是一種最為極簡的文字,使機器有了獨立能力。

機器下圍棋秒殺絕世高手,人們都為人工智慧歡呼。

可是,當機器獨立玩股票、搞金融時,就連華爾街的精英們都意識到:人類只能打醬油了。

機器為誰工作?操縱機器的人。越高級的文明裡,機器越強大,也越容易被極少數人操縱。

誰在操縱機器?終端的操盤手自己也不知道,互相更不知道。

偌大世界突然被架空。每人都變成小孩,找不到自己的親娘。

白話文還有,機器能聽懂。

我們卻不知機器在說什麼。

04 科幻催眠

文明的另一個班底,是幻術和工具。

自古以來,幻術靠的是政治、宗教、哲學、藝術之類,工具靠的是科技。

可是,科技逐漸偏離了工具的使命,變成快速謀利的幻術。

人類的房子始終是難題,住進房子還要遭受甲醛的傷害,因為做傢俱找不到合適的膠水。

病人都靠醫生,但醫生並不比病人長壽。科技絕不偏愛醫生。

市場化都講需求,但人的最大需求是食欲,科技無法提供最佳方案。牙齒壞了要不斷去花錢修理,直至提前作廢,用義齒替代。至於天然的糧食,早已被全鏈污染、全面替代。

科技本是文明的最佳標誌,卻只在促進人類消耗能源,更無奈於天地間無盡的免費能源。

當科學轉向宇宙之類的遙遠課題,一切都歸於無形。

但現在的科幻,已不同以往。不是文學,而是商業。

在社會觀念中,科學成了最佳的宗教:人人都可以代言教主,卻沒有教主。

最終的科學是毀滅,而不是拯救。毀滅不是本意,但利益驅動,必將如此。

結語

人類總會設法自救,可惜人類無法拯救人類。

拯救的想法是愚蠢的,拯救的說法是虛假的,拯救的做法是邪惡的。

無論人們以什麼名義和手段。

慶倖的是,毀滅之後是重生。

大量史前物證,展現了人類的幾次重生,每次都從語言和文字重新起航。

人的五官還是五官,只是用途和感受回到了最初。

這,就是象形文明的輪回。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