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裡缺一個穿越劇的主角,你來試試?

小編最近幹了件大事兒

體驗了一下當穿越劇主角

據說這裡常年招募臨時演員

還沒啥門檻

我猜手機前的你們已經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了

那我就悄悄告訴你

鹽城東台安豐鎮

圓你一個穿越夢

安豐鎮早在唐開元年間就建鎮, 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 安豐一開始叫東淘, 因為臨海所以經常受到海浪的侵襲, 民不聊生。 到了北宋時期, 范仲淹建造了範公堤, 抵禦海潮, 才改名為安豐, 寓意民安物豐。

2016年10月14日, 江蘇省東台市安豐鎮被列入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

第一個場景要穿越到明清時期

安豐古街, 這裡有從宋末到清代中期共跨越4個朝代的古民居建築遺存近20處, 被命名為江蘇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入選江蘇省十大旅遊新景觀,

創成國家3A級旅遊景區, 年接待遊客逾60萬人次。

走在青石板鋪就七裡長街上, 聆聽著這條浸透海鹽底蘊歷史文化古街的故事, 幻想當年的鹽商們是怎樣用石板裝艙將鹽運出的?這裡的許多古民居都有二三百年以上的歷史, 最早的建于明初甚至更早。

令人驚訝的是, 這批古民居不僅規模龐大, 而且保存基本完好, 且都有人居住。 這樣原汁原味的古民居, 在全省、全國十分罕見!

鮑氏大樓

目前在這條古街上保存最完好的古建是著名的鮑氏大樓, 建成於1850年, 為清末秀才鮑蘊皋的祖先鮑志遠建造。

其佈局井然、營造精巧、雕飾質樸, 體現了古代徽式建築與蘇北民居文化的相互滲透與融合。 大樓由錢莊、當鋪、店鋪、住宅、花園和庫房組成, 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 計房105間。 看到這裡, 你的內心感受一定也和小編一樣......

安豐鎮還出了很多名人, 最著名的當數明代鹽民哲學家王艮、清代布衣詩人吳嘉紀, 他們的聲名遠播大江南北,影響遍及海內外。吳氏家祠、萬氏古宅、郝氏古宅、朱家大院、曹家大院、錢維翔故居、袁承業故居則星羅棋佈于明清古街九壩十三巷之中。

顯卿古井

古街抬鹽巷處,有口古井,名為顯卿古井,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了。從小到大,長輩總會在我們耳邊念叨:“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口古井是東淘布衣詩人吳嘉紀的四世祖吳顯卿任滿回鄉時所修建。鄉間久旱不雨,他出資鑿雙井,解決鄉鄰吃水的困難,一井在新灶,一井在安豐場鹽課司北,供抬鹽苦力汲水解口。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不論嚴寒還是酷暑,總會看到鄉民們用它淘米、洗衣、做飯。

穿越到過去豈能不嘗美食?而且還是曾經的“貢品”!

下灶蠶豆

這是東台安豐鎮下灶村獨有的特產。這種蠶豆,粒形扁圓,大如拇指,豆身中間略呈凹陷,形似牛腳,俗名“牛腳扁”。奇異的是,若把“牛腳扁”換一個地方種植,就是與下灶村一埂之隔,長出來卻面目全非,不是顆粒較小,就是味道不佳。

下灶貢豆是清朝時入貢乾隆帝的貢品。當年進貢蠶豆的下灶村也被譽為“禦豆園”。如今下灶蠶豆已被評為江蘇省優質蠶豆,並且兩度入選全國農業展覽館,如此大牌的蠶豆只有安豐才有哦~

安豐鎮黨委書記楊小鋒向小編介紹,我們安豐古街最大的特點的“鹽文化”,鹽民、鹽官、鹽商的痕跡在古街隨處可見,下一步會加大力度挖掘鹽文化內涵,例如鹽製作的過程實景化、鹽製作的商品等等。

第一幕 Cut!!!

休息一會兒

我們再穿越到現代

感受科技的的力量

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

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由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院編制控制性詳規和環境綜合評價,規劃總面積4.3平方公里,按照“一軸四區”總體佈局。園區定位高端智慧裝備和3C全產業鏈,已初步形成精密製造產業上下游配套體系,具備承載3C重特大項目能力。已入園久茂電子、立訊電子、和熙電子、感恩電子、科馬特機械、凱姆特機械等電子資訊產業企業。

園區與蘋果、三星、華為、比亞迪、索尼、瑞聲等通信、電子和汽車類知名科技公司形成密切合作,我們用的手機的外殼很多都出自於此哦~不僅如此,充電寶、電腦、路由器等等都是這兒加工的!甚至還有我們現在已經離不開的共用單車。

小編還以老鄉的身份申請了特權,參觀了工廠內部,感受到了智慧裝備的“高端化”!感恩電子、浙泰電子把CNC智慧加工中心與工業機器人緊密結合,建成6條全自動生產線,打造CNC“無人車間”。

近期,園區向電腦、電視、汽車、高鐵、航空等領域延伸,力爭在整機裝配方面進行突破,“十三五”末入園企業超50家,開票銷售超130億元,年利稅超6億元!

除建設高標準智慧製造產業區、智慧孵化區外,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還著重建設集接待、辦公、餐飲、住宿於一體的服務中心,吸收萬餘名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一些長期在外務工的人也選擇了回家鄉發展。

今天的穿越戲份到此結束啦

雖然很遺憾

穿越劇依然是我們人類的美好幻想

但來到東台安豐鎮仿佛穿越了千年

在特色小鎮打造上華麗轉身

綻放古今融合之異彩

不信?

你來試試呀~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彭迪帆、沈春良

我的小鎮我的夢全程支援:“全面升級 智慧登場 2018款榮威RX5”

他們的聲名遠播大江南北,影響遍及海內外。吳氏家祠、萬氏古宅、郝氏古宅、朱家大院、曹家大院、錢維翔故居、袁承業故居則星羅棋佈于明清古街九壩十三巷之中。

顯卿古井

古街抬鹽巷處,有口古井,名為顯卿古井,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了。從小到大,長輩總會在我們耳邊念叨:“吃水不忘挖井人”,這口古井是東淘布衣詩人吳嘉紀的四世祖吳顯卿任滿回鄉時所修建。鄉間久旱不雨,他出資鑿雙井,解決鄉鄰吃水的困難,一井在新灶,一井在安豐場鹽課司北,供抬鹽苦力汲水解口。

從晨光熹微到暮色降臨,不論嚴寒還是酷暑,總會看到鄉民們用它淘米、洗衣、做飯。

穿越到過去豈能不嘗美食?而且還是曾經的“貢品”!

下灶蠶豆

這是東台安豐鎮下灶村獨有的特產。這種蠶豆,粒形扁圓,大如拇指,豆身中間略呈凹陷,形似牛腳,俗名“牛腳扁”。奇異的是,若把“牛腳扁”換一個地方種植,就是與下灶村一埂之隔,長出來卻面目全非,不是顆粒較小,就是味道不佳。

下灶貢豆是清朝時入貢乾隆帝的貢品。當年進貢蠶豆的下灶村也被譽為“禦豆園”。如今下灶蠶豆已被評為江蘇省優質蠶豆,並且兩度入選全國農業展覽館,如此大牌的蠶豆只有安豐才有哦~

安豐鎮黨委書記楊小鋒向小編介紹,我們安豐古街最大的特點的“鹽文化”,鹽民、鹽官、鹽商的痕跡在古街隨處可見,下一步會加大力度挖掘鹽文化內涵,例如鹽製作的過程實景化、鹽製作的商品等等。

第一幕 Cut!!!

休息一會兒

我們再穿越到現代

感受科技的的力量

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

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由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研究院編制控制性詳規和環境綜合評價,規劃總面積4.3平方公里,按照“一軸四區”總體佈局。園區定位高端智慧裝備和3C全產業鏈,已初步形成精密製造產業上下游配套體系,具備承載3C重特大項目能力。已入園久茂電子、立訊電子、和熙電子、感恩電子、科馬特機械、凱姆特機械等電子資訊產業企業。

園區與蘋果、三星、華為、比亞迪、索尼、瑞聲等通信、電子和汽車類知名科技公司形成密切合作,我們用的手機的外殼很多都出自於此哦~不僅如此,充電寶、電腦、路由器等等都是這兒加工的!甚至還有我們現在已經離不開的共用單車。

小編還以老鄉的身份申請了特權,參觀了工廠內部,感受到了智慧裝備的“高端化”!感恩電子、浙泰電子把CNC智慧加工中心與工業機器人緊密結合,建成6條全自動生產線,打造CNC“無人車間”。

近期,園區向電腦、電視、汽車、高鐵、航空等領域延伸,力爭在整機裝配方面進行突破,“十三五”末入園企業超50家,開票銷售超130億元,年利稅超6億元!

除建設高標準智慧製造產業區、智慧孵化區外,安豐電子資訊產業園還著重建設集接待、辦公、餐飲、住宿於一體的服務中心,吸收萬餘名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一些長期在外務工的人也選擇了回家鄉發展。

今天的穿越戲份到此結束啦

雖然很遺憾

穿越劇依然是我們人類的美好幻想

但來到東台安豐鎮仿佛穿越了千年

在特色小鎮打造上華麗轉身

綻放古今融合之異彩

不信?

你來試試呀~

江蘇新聞廣播

記者 彭迪帆、沈春良

我的小鎮我的夢全程支援:“全面升級 智慧登場 2018款榮威RX5”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