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血液知識重點總結

貧血分類:

大細胞:巨幼貧 小細胞:缺鐵貧

MCV 紅細胞平均體積(fl):80-100剛正好, >100 大細胞;

MCH 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32 低色素, 26-32 正細胞;

一、缺鐵性貧血

鐵吸收部位:十二指腸和空腸上段;

鐵的轉運:轉鐵蛋白, 貯存:鐵蛋白和含鐵血黃素;月經過多+反復鼻出血=缺鐵貧;

缺鐵貧兩大表現:咽下哽噎感(PV 綜合征)+匙狀甲+異食癖;

血塗片:中央淡染區擴大;

骨髓象:早期最敏感血清鐵蛋白, 確診:骨髓小粒鐵染色消失, 鐵粒幼細胞減少;血清鐵蛋白是體內貯存鐵的標誌;治療:硫酸亞鐵, 成人補 3-6 個月, 兒童補 6-8 周;

二、再生障礙性貧血

原因:氯黴素、磺胺、放射線最容易引起再障。

CD8 T 抑制細胞受

三系減少:白細胞少, 紅細胞少, 血小板少, 貧血+出血+感染+肝脾不大;

貧血患者巨核細胞減少亦可診斷再障;

+治療:急性再障首選骨髓移植, 慢性再障首選雄激素(睾酮衍生物, 司坦唑醇(康力龍)、丙酸睾酮), 促進造血;

三、溶血性貧血:

題眼:貧血+黃疸;

腰背痛+醬油色尿=急性溶貧(血管內溶血性貧血);

【分型及試驗】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抗人球蛋白(Coombs 試驗陽性);

陣發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糖水試驗, 酸 Hams 試驗(喝點糖水尿個尿, 打個哈欠睡個覺);蠶豆病:高鐵血紅蛋白試驗陽性, 葡萄糖-6-磷酸脫氫酶缺乏;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滲透脆性試驗陽性;

【治療】所有溶血性貧血首選糖皮質激素, 無效脾切除;只有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例外,

首選脾切除;

四、白血病: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

M1:急性粒細胞未分化型

M2: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M3:早幼粒細胞白血病

M4:急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

M5:急性單核細胞白血病

M6:急性紅白血病

M7:急性巨核細胞白血病

口訣:“不要一味而補, 三年早該有了, 四年前禮單也收了, 我擔心六月的花紅能否帶來七月最後的希望”

臨床表現:胸骨壓痛(白血病診斷題眼)

急淋:淋巴結肝脾腫大, 容易侵犯睾丸和中樞神經系統;

M3:容易發生 DIC, 致死原因:顱內出血;

M4、M5:最容易浸潤牙齦、皮膚;

化學染色:POX 強陽性:M3;PAS 陽性:急淋;NSE(非特異性酯酶)陽性, NaF 可以抑制:

M5;高細胞性白血病:白細胞超過 100×10 ;

白細胞不增多性白血病:

化療緩解:完全緩解, 急粒(HA、DA);急淋:VP;M3:全反式維甲酸;治療效果最好的是M3。 中樞神經系統白血病注甲氨蝶呤。

五、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口訣:“費城慢粒脾氣大, 槍聲一響尿嘩嘩”

臨床表現:巨脾;實驗室檢查:費城染色體;治療:羥基脲;

分期:

慢性期:

加速期:血或骨髓中原始細胞>10%;

急性期:骨髓中原始細胞或原淋+幼淋或原單+幼單>20%, 外周血中原粒+早幼粒>30%, 骨髓中原粒+早幼粒>50%, 出現原始細胞浸潤。

慢性患者鹼性磷酸酶低;

9

六、骨髓增生細胞綜合征:病態造血, 最好的治療方法:骨髓移植, 不能移植小劑量阿糖胞苷化療;

七、淋巴瘤:最典型表現:無痛性頸部或鎖骨上淋巴結腫大;

霍奇金淋巴瘤:RS 細胞或鏡影細胞, 週期性發熱

非霍奇金淋巴瘤:女性好發, 最常見的是彌漫性大 B 淋巴瘤;

淋巴瘤與 EB 病毒有關;

分期:一個病灶為 I 期, 同側兩個病灶為 II 期;有脾的累及為 III 期, 若膈上膈下都有病灶為 III 期;累及到肺、肝、骨髓為 IV 期。 有臨床表現的為 B 期(發熱38℃以上連續 3 天);

霍奇金首選化療方案:MOPP;非霍奇金:CHOP;

八、過敏性紫癜:血管壁變態型反應性出血病

毛細血管脆性試驗(束臂試驗):陽性;治療:激素;

九、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

典型特徵:巨核細胞增多伴成熟障礙;

急性 ITP:好發于兒童; 慢性 ITP:好發于成年女性;

臨床表現:紫癜不對稱, PAIg、PAC3 兩種特異抗體;

治療:首選激素, 無效脾切除;

十、輸血

有效保存:紅細胞 4℃, 血小板:22℃, 血漿:零下 20℃;

攜帶病毒危險最大的血液製品:血小板;

攜帶細菌最大的血液製品:白細胞;

最容易發生過敏反應的血液製品:蛋白質;

(1)懸浮紅細胞:老人、小孩、妊娠的貧血;外傷、手術的急性失血;一個單位懸紅能夠提高血紅蛋白 5g;

(2)洗滌紅細胞:容易過敏的首選洗滌紅細胞;

(3)新鮮冰凍血漿:需要凝血因數輸新鮮冰凍血漿;

(4)去除白細胞的血液成分:適用於反復輸血、器官移植;

(5)輻照血液:抗移植物宿主病;

急性失血失血量 750ml 以下無需輸血, 失血量 800-1500ml 先晶後膠, 失血量 1500ml 以上輸紅細胞, 失血量 2000ml 以上輸全血;

一個人若血紅蛋白≥110g/L, 沒有傳染病 , 需要輸血首選自身輸血;

安全輸血:早期輸血併發症常見發熱;輸血後數分鐘出現局部皮膚反應為輕度反應, 輸血30-60 分鐘體溫升高為中度反應, 輸血後出現腰背痛+血紅蛋白尿或醬油色尿為重度反應(急性溶血反應), 急性溶血最先累及腎臟。

新生兒溶血病最常見 ABO 溶血;

輸血時經治醫生填申請表,主治醫生簽字。輸血前供血者血樣至少保留 7 天。

新生兒溶血病最常見 ABO 溶血;

輸血時經治醫生填申請表,主治醫生簽字。輸血前供血者血樣至少保留 7 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