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晉:每一種恐懼都是一種成長

張晉、余文樂、文詠珊、吳樾等主演的《狂獸》正在熱映,曾獲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張晉首次擔任男主角,飾演一位偏執成狂的員警“西狗”。 從武術運動員到武術指導、武替,從配角到主角,張晉一步一步在銀幕上打出自己的天地。

最初接受不了“殺馬特”造型

華商報:《狂獸》中你演的是員警,但形象和行為都和一般員警不太一樣,為什麼?

張晉:《狂獸》這部戲“西狗”也算是一個狂獸,但他心裡面的狂可能是屬於對罪惡的狂。 他在辦案的時候他會用很極端的手法,這個可能不屬於一個傳統員警的形象,包括他的外形,他染一頭金髮,我真接受不了黃頭髮、紅褲子、花襯衣的外表,我覺得導演有點變態,他把一個這麼斯文的人變成個“殺馬特”?讓我潛水也好,演打戲也好,都沒讓我接受這個造型難受。

有時候他做法跟壞人有點像,所以我在初看劇本的時候不是很接受。

華商報:那後來是如何理解這個人物的?

張晉:我問編劇為什麼是一頭金髮的時候,其實有個答案的,當你面對魔鬼太多的時候,你自己也會變成一個魔鬼,你變成這樣的魔鬼以後,那些罪犯才會害怕你。

拍水下戲又累又危險

華商報:你也是很能打的,這次拍戲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張晉:這個戲我初看劇本的時候,看到有很多水下的戲,心裡面就有點緊張。 因為我以前有一個很短的潛水經歷,我在水裡有一種恐懼感,我是不喜歡潛水的。

後來我去練習了潛水,上了潛水課,直到臨近要拍攝的那幾天都沒睡著覺。 第一天拍的時候,第一個鏡頭下去半個小時才拍完。 一個鏡頭,在水裡面待了半個小時又說不了話,我當時的感受就是趕快拍完,趕快上去。 拍完上來就覺得太累了,心想這才拍一個鏡頭,還有那麼多鏡頭要拍怎麼辦?沒想到的是,隨著拍攝的進行,好像覺得沒那麼可怕了。 每一種恐懼都會是一種成長,這部戲裡面也有讓我感動的地方,我就是覺得西狗應該是成長了,如果你看整部戲,他出場的獨白,到他最後處理罪犯的態度是截然不同的。

華商報:水下的打鬥戲那麼艱難,你是怎麼克服恐懼的?

張晉:水下其實做不了陸地上所有的動作,潛水教練跟我們說,你在水下的動作會比陸上慢三倍。 所以什麼都不能急,而且要頭腦比較清醒,這個鏡頭是要幹嗎,下個鏡頭幹嗎,包括我勒著余文樂的脖子,他掙扎,你都不能太亂了,如果一亂,他剛好要閉氣的時候你掐著他脖子,他就真的呼吸不了,其實挺危險的。 當時我們拍攝的水深應該是九米,如果那個深度出事情的話,是挺危險的,救援沒辦法馬上沖上來。 我覺得大家付出也挺多的,不光是累,還有危險。

余文樂可以考慮發展動作戲

華商報;你感覺余文樂打得怎麼樣?

張晉:余文樂是一個挺有特點的演員,他演不同的角色給人不同的感受,這一次應該是他沒嘗試過的一種角色。

我覺得他塑造的挺成功,而且在合作當中,我能感受到他其實跟以前的角色很不一樣。 我們私底下大家玩得很開心,包括在水裡面,因為他有潛水經驗,而且他平時也潛水。 大家開玩笑的時候,他就會說:“你在陸地上厲害,在水下麵就我厲害。 ”確實劇情也是這樣,因為他飾演的是一個漁民,所以在水底下會有優勢。 其實我覺得他可以好好去考慮一下發展動作戲,沒錯,我覺得他打起來還挺好。

華商報:從幕後到台前,從配角到主角,你覺得自己有什麼變化?

張晉:20多歲的我可能不理解武術的精髓到底是什麼,那時候只注重肢體語言,不在意內涵。 我更喜歡現在的我,不論是對武術、鏡頭還是角色,都有不一樣的理解。

華商報:這次打得過癮嗎?

張晉:演員打得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觀眾看得爽,觀眾如果看得爽、喜歡,那動作演員的付出就是值得的。 華商報記者 羅媛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