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陳一新:不能以自我感覺代替群眾評價

陳一新

老百姓上訪, 不如讓幹部下訪。 幹部走下去了, 群眾滿意度就會提升上來。 工作既要深入, 還要務實, 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看得到、感受得到

信訪問題沒解決, 很多是我們自己的工作沒落實, 沒有站在困難群眾的角度去思考。 最近, 我在網上看到, 某區的一個老百姓戶口和身份證丟失, 找派出所10年沒解決, 多次上訪沒解決。 這種事情, 如果換成你的兄弟姐妹, 你會讓他這樣跑嗎?而有的幹部就是沒有這種換位元思考、服務群眾的意識。 我作了批示, 在有關部門督促下解決了。

廣大幹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多體諒群眾, 多想想百姓疾苦, 多為群眾排憂解難。 對於群眾反映的問題、難題, 絕不能視而不見、久拖不決。 要把化解信訪積案作為當前基層作風巡察的重點內容, 加大化解力度, 努力實現案結事了, 力爭今年10月前基本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和重點信訪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 變群眾上訪為領導主動下訪, 是我們党的優良傳統和作風, 是每個領導幹部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要認真落實市區兩級領導幹部下訪接訪制度, 由領導幹部牽頭化解一批信訪疑難問題。 要把群眾反映強烈、影響本地穩定的熱點難點問題納入領導包案。

幹部走下去了, 群眾滿意度就會提升上來。 工作做得好不好, 不能以幹部“自我感覺”代替群眾評價。 工作既要深入, 還要務實, 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看得到、感受得到。 近期, “千名局級幹部聯繫服務千家企業”“萬名處科級幹部聯繫服務萬家小微企業”“萬名員警進社區”活動正在如火如荼開展, 很受企業和群眾歡迎。 群團組織特別是工、青、婦、科協、殘聯等要結合群團改革,

組織開展“千名群團幹部下基層”活動, 建立起密切聯繫群眾的長效機制, 深入基層, 走到群眾中去, 讓每位元幹部在服務中瞭解情況、接受教育。

到基層調查研究, 要經常運用“微服私訪、隨機調研”這一利器, 輕車簡從, 不預設線路, 不事先打招呼, 這樣才能真正發現問題、摸准實情。

現在, 很多群眾的關注重心在網上。 幹部要觸網懂網, 走好網上群眾路線, 及時瞭解群眾期盼, 積極回應線民關切。 對群眾在網上反映的問題, 市委已建立每日收集匯總、及時交辦督辦制度, 各級各部門要抓好落實。 要暢通網上信訪主管道, 建立平臺互通、資訊共用、力量整合、條塊順暢的信訪工作機制。 要推行“馬上辦、網上辦、一次辦”行政審批模式,

分門別類列出清單, 讓老百姓一目了然, 不要搞“文學化”“浪漫化”。

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必須用心用力。 工作不能停留在喊口號上。 口號叫得響能夠振奮人心, 但是時間過去了沒有成效, 就會失去人心。 各級黨員領導幹部要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 做到以身許黨、以身許國、以身許民。 信訪責任制不在於形式, 關鍵在於要有為人民服務的責任和意識。 走形式的制度要取消掉, 不管用的制度也不要搞。 做不到的就不要講, 講了就要堅決做到。 要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失職追責的要求, 壓緊壓實信訪工作責任。 黨政“一把手”要負總責, 分管領導要具體負責, 分管哪方面工作就要負責預防和解決哪個領域的信訪問題,

切實把問題解決在初始、化解在屬地。

——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日前在市委政法信訪工作會議上說

轉載:國家信訪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