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在北京喝了一口豆汁的瞬間,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有勇氣

前不久, 在北京遊蕩了一圈。

小生的遊蕩, 主要集中三個地方:一是旅遊景點, 不論古建築, 還是當代景色, 抑或自然景觀, 乃至一句喜歡的小詩裡提到的沒什麼名氣的小地方, 都喜歡去;二是文化區域, 去當地的知名高校感受一下文化氛圍, 或者著名的書店去尋找一份靜謐;三是小吃街或者名店, 本人是個吃貨, 只要看見好吃的, 就走不動路。

所以, 到了北京, 自然也少不了在南鑼鼓巷、護國寺、簋街這些地方流竄了一番。 地點重要, 特色美食更重要。 來了北京, 不喝一口豆汁怎麼行?

於是我在簋街的一個小胡同裡,

買了一管豆汁。 花兩塊錢買了最小容量的豆汁, 結果給了這麼多。

這裡沒有參照, 可能有些小夥伴不知道有多少。 小生估算了一下, 差不多比兩塊五那種的可樂瓶再多一杯的量吧。

自己買的豆汁, 含著淚也要喝掉。

臨走的時候還問老闆:喝的時候有什麼說法嗎?

老闆微笑:“喝前搖一搖~”

回去之後, 顫顫巍巍倒了一小杯。 當時心裡安慰自己:連豆汁都喝不了, 還拿什麼號稱自己是吃貨?

然後我就喝了下去。

喝下去的瞬間, 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有勇氣。

一股豆漿變質了的味道。

說實話, 其實沒到那種讓我喝不下去的感覺, 只是覺得沒有白水好喝。

然後我就很好奇, 這樣的飲品是怎麼發明的呢?

仔細瞭解一下才發現, 豆汁可是地地道道的傳統飲品了。 據推測, 早在宋代的時候, 就已經出現豆汁了。

而豆汁的流行, 卻是到了清朝才出現。 我們熟知的乾隆皇帝, 就是豆汁的忠實粉絲。

乾隆十八年, 皇帝聽說有豆汁這麼個飲品, 就下令找兩個民間做豆汁的進禦膳房上班。 兩個豆汁匠做好端上來後, 文武百官一起品嘗, 然後全都叫好。

這個叫好是否發自內心, 那就無從得知了。 畢竟, 皇帝安排的飲品, 誰敢說不好?即使有人能喜歡上豆汁, 也絕不是第一次喝就會喜歡的。

反正至此, 宮裡就有了豆汁這麼個東西。

據說咸豐帝去世,

慈禧和慈安兩位太后帶著同治小皇帝給先皇出殯回宮後的第一件事, 就是讓禦膳房做豆汁供上來。

不知什麼原因, 豆汁始終沒有在外地流行。 因此, 是否愛喝豆汁, 成了區分北京人和外地人的一個“方法”。

郭德綱說:“路上看見一個人, 先照著腦袋打一頓, 然後踢到在地上, 接著往嘴裡灌豆汁。 起來駡街的是外地人, 起來擦擦嘴問有沒有焦圈的就北京人。 “

相聲是這麼說, 但是很多人愛豆汁也是愛得不要不要的。

據說清朝時有一天, 有人發現朝陽門有一群旗人在那哭。 仔細一問才知道, 是因為豆汁店都關業了, 然後這些人就哭了。

現如今, 北京賣豆汁的也是不像以前那麼多了。 畢竟, 住在北京的, 大部分都已經是外地人了。

豆汁,

作為北京傳統美食, 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小吃街, 而非小巷或者街邊了。 不過, 只要有人喜歡, 豆汁就不會消失。

但是, 有多少邊緣的傳統美食, 正在逐漸退出歷史舞臺?

記得我上初中時, 我家的城市流行一個叫做“中國的披薩”的美食, 就是一張烤餅上有肉餡等點綴, 味道蠻不錯。但是,才流行了一個月,所有的店就陸續倒閉了,從此我再沒見過這個食物。

我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食品正在消失,我們在創造新的美食的時候,也在遺忘以前的美食。古人雲,民以食為天。

美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熱愛。我希望,那些傳統美食,能夠更多地被保留下來,不要成為絕版的美味。

味道蠻不錯。但是,才流行了一個月,所有的店就陸續倒閉了,從此我再沒見過這個食物。

我不知道有多少類似的食品正在消失,我們在創造新的美食的時候,也在遺忘以前的美食。古人雲,民以食為天。

美食是我們對生活的一種態度,一種熱愛。我希望,那些傳統美食,能夠更多地被保留下來,不要成為絕版的美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