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與京劇與相聲:等待郭德綱

我寫下這篇文章, 我知道, 肯定會有人說, 這三者有什麼關係?為什麼要放在一起?肯定是嘩眾取寵。

首先表明, 這三種文化我都懂得不深, 但是多少瞭解了一點, 所以想橫向比較來說明一些問題。

先說中醫。 我自己因為有比較麻煩的疾病, 西醫沒有辦法治癒, 只能用藥維持, 可是我不甘心, 不想這樣一輩子過暗無天日的生活, 所以只好開始自己學習中醫, 從最基礎的部分開始, 希望能找到辦法治好我自己, 也就有希望幫助更多跟我一樣陷在無盡黑暗和絕望中的人們。

但是客觀地說, 現在中醫的處境並不好。 對內的話, 從業人員的水準良莠不齊, 並且普遍偏低;對外的話, 對各種疾病的治療效果並不盡如人意。 所以現在大部分人首選西醫來解決疾病, 實在西醫沒有辦法了才抱著“死馬當做活馬醫”的心態找中醫試試看。 更有甚者, 還有很多中醫黑直接要求取消中醫。

時間回到2005年以前, 相聲這門藝術的處境也大概如此。 對內的話, 傳統段子的流失、新的創作源泉枯竭, 同行之間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或者為了門派之爭相互傾軋;對外的話, 人們越來越覺得這門藝術沒有意思, 隨時準備把它丟進歷史的洪流中去。

所幸的是, 這時候出現了一個叫郭德綱的人。 不管今後歷史將如何評說, 不可否認的是, 他用一己之力、以力挽狂瀾之勢阻斷了相聲繼續消亡的趨勢。 也許有一天相聲還是會退出歷史舞臺, 但是他和他的團隊卻可以讓這個藝術多存活了這幾十年, 並且是輝煌璀璨的幾十年。 他對於這門藝術的貢獻, 一定是歷史性的、里程碑式的。

與之相比較的, 還有京劇。 同樣作為清末民國期間逐漸形成和流行起來的藝術形式, 相聲已經獲得了枯木逢春的良好態勢, 但是京劇作為國粹, 作為國內頂級的藝術形式, 還是更多地被供奉在神龕裡, 遠遠沒有當年的盛勢。

縱然有一些諸如于魁智、李勝素這樣的名角, 現在還有王佩瑜為代表的新一代京劇人在不斷努力, 但是還是沒有辦法達到曾經閃現過的輝煌。 比它們的處境更危險的, 是中醫。

在過去的幾千年間, 中醫明明已經建立了完善又細緻的生理學、解剖學體系, 歷代名家璀璨、醫案汗牛充棟。 可是時至今日, 卻沒有辦法跟這樣簡單粗暴的西醫去抗衡。 文化的斷層和流失, 讓我們越來越沒有辦法體驗到我們的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些寶貴的文化遺產。 更有很多小丑, 出於各種醜陋的目的, 讓中醫的處境更加雪上加霜。

瀕危動植物滅絕了, 我們都覺得可惜, 可是有一天真正的中醫滅絕了呢?難道我們就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這些冷冰冰的機器嗎? 寫到這裡,無盡心酸悲涼。 我們總是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是有沒有人想過,如果有一天中醫消失了呢?你得了西醫治不好的病,只能等死,這時候就算是看到有書上記載跟你一樣的病案被中醫治好過,可是當你想最後拼一下,卻早已經沒有人知道怎麼醫了。

到那時候,你會不會為自己悲哀? 包括中醫和京劇在內的很多傳統文化都已經岌岌可危,我期待這些行業可以出現一個像郭德綱一樣的人物,讓它們也可以重新煥發新的生機。 願我不多的餘生中還可以看到這一天。

可是有一天真正的中醫滅絕了呢?難道我們就把自己的生命交給這些冷冰冰的機器嗎? 寫到這裡,無盡心酸悲涼。 我們總是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可是有沒有人想過,如果有一天中醫消失了呢?你得了西醫治不好的病,只能等死,這時候就算是看到有書上記載跟你一樣的病案被中醫治好過,可是當你想最後拼一下,卻早已經沒有人知道怎麼醫了。

到那時候,你會不會為自己悲哀? 包括中醫和京劇在內的很多傳統文化都已經岌岌可危,我期待這些行業可以出現一個像郭德綱一樣的人物,讓它們也可以重新煥發新的生機。 願我不多的餘生中還可以看到這一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