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周麗雲‖在深情厚誼的世界裡奮勇前進

自幼是個天真爛漫, 熱愛大自然, 熱愛身邊的和善人群, 熱愛家鄉, 渴望人情溫暖, 呼籲和平, 崇尚平等人格, 追求文明禮貌, 和諧家園, 羡慕有文才, 有藝術追求的人群, 所以, 自己一直很想很想努力, 使自己成為對周圍人群有幫助, 有愛心的人, 相信自己, 人近中年, 還有一顆童心, 愛心, 熱心, 真心的情懷!

讀書時代, 自己就有對國文有著很不一樣的情感, 喜歡看周圍的一草一木吟唱即興歌曲;喜歡用文字記錄生活中, 學習中的點滴情感;喜歡在參加各種文體活動以後, 將自己的心得體會, 所思所想, 當時活動過程中的一些見解和分析,

用日記寫下來;對語文總是興趣昂揚, 懷著特殊的情感, 更甚的是, 有一定的閱讀通透力, 將好的思想情操昇華為善解人意;所以, 老師們獎得最多的紅花就是語文這科了;令我有點小自豪的事情;大概寫東西靈感比一般人強, 雖然不是最好的, 但是想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總是有一定的文學價值;我想自己能在師範讀書時就被選為校刊的編輯和副社長, 總是和我喜歡幫助人, 喜歡做有意義的活動有著密切聯繫的, 要不, 沒有生活內涵和對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動力, 哪來今天的成熟呢?!

家庭教育也是促使我成為今天的樣子, 母親父親, 從小很吃苦, 人踏實, 樂於奉獻, 古道熱腸, 總是能給予家族和長輩們最真的關愛,

總能在長輩們需要照顧的時候投入心血最多。 母親在二十歲成婚後, 外公高血壓嚴重, 有一次在船幃上摔下, 永遠離開我們, 母親幫外婆, 又當姐又當媽一樣帶大五個弟妹, 姐弟們相依為命, 無論大小事, 都是母親關心的事, 就是到了每個舅舅們都成家立業了, 生兒育女了, 在生活中遇見的事情, 母親還是一如既往去關照, 費勁半生的辛勞和愛心啊!母親父親不單對家人好, 還對他們遇見的疾苦人群更加關心, 要是有乞丐或者是在大街上碰見的困難家庭, 母親一律盡力關照, 碰上自己手上一時沒那麼多錢, 母親就是借錢也要去幫助這些疾苦的人群, 不願錯過關愛大街小巷真正困難的每一個人......正是這樣的長輩教訓和父母親的言傳身教,
使得我們三姐弟個個很上進, 很有志氣, 看著父母親辛苦, 我們自小都能關心親友, 孝敬父母親關心的長輩們, 親友們!將良好的家訓謹記心中, 時時刻刻都要做和父母親一樣的熱心人。

母親在老家深受家婆精神上的折磨, 為了我們的學業和未來的生活, 他們艱辛地離開老家, 在高車壩的七戶人家請求買了一塊地皮, 建了房子, 讓我們有個學習的好環境, 有點像孟母三遷的做法, 為了孩子, 他們什麼苦都願意吃。

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有我們前進的腳步。 因為自己的心靈純美, 心性淳樸, 因為自己受到了很多的人間疾苦:少女青春時期像溫室裡的花朵一樣被母親規勸著努力讀書;可是天性活潑努力的我從小不會嬌氣,

雖然在同齡人中條件比較優越, 但是我學習家人經商的理念, 學會了與人為善, 學習父母親的為人大度厚道, 為人慷慨大方, 學習他們在親朋好友中及時回報幫助過鼓勵和疼惜他們的人群;父母親在生活中懂得感恩, 教會了我們感恩, 父母親對待兄弟姐妹們關愛和一路操心, 我們學會了對待親朋好友們和氣和幫助......所以我們的很多良好品性都是取決於父母親的言傳身教。 父母親一生浮浮沉沉的奮鬥史成就了我們三姐弟人格魅力的培養, 無形中, 我們三姐弟的互相競爭, 努力改變和提升自己, 努力向各自接觸到的優秀親朋好友們學習, 因此, 我們的努力終於讓父母親感到驕傲和欣慰。

深圳寶安區胡東輝總幹事帶深圳寶安區的志願者及秘書處成員與兒童福利院的孩子們在一起

我在師範讀書未畢業前, 因為人生的第一場考驗, 失去自己心靈深處最初的情感, 我付出了自己最純最美的真摯情感, 但是還是保持最純潔的身心。我沒有因為人生的第一場遭遇就放棄我夢想世界的追求,我還是以前那個心靈純美的,敢想敢拼搏的人間仙女;我還是保存自己身上最美好的品質;我只是對鈴風付出情感以後,失去了他對我的心靈依賴,他當初一年多在電話中和我交流人生的難題和家庭的苦惱,他只是當我是心靈解惑的最佳知音;我和他只適合在心靈的世界相互憐惜,不應該超越男孩女孩的情感;到現在我終於讀懂了蒼天派他來提升激勵我自己的。沒有他當初看著我深陷命運的第一場霜雪,他被我的家人說服了,遠遠地離開我,遠遠地拋下我還疑惑不解的承受能力前,他就永遠地一去不回......到現在我回憶近二十年前所受到的鞭策,我依然淚流滿面,我依然疑惑這世間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那樣無情無義,為什麼放不下心靈的糾結,溫暖地對待每一個自己接觸到的人和事。

1996年師範畢業後,我的身心在風霜雪雨的摧毀下無法一度恢復好,我被母親投錯了醫,硬性要求我吃那些根本對不上病症的藥,親友們根本不理解我的內心世界,我心靈一直有家庭的陰影,有過重的壓力,我不喜歡家裡的那種氛圍,老實人總是被迫著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一家人講話不是和顏悅色,一家人在一起要麼忍氣吞聲,要麼火藥味太濃,您說,面對家庭的環境,我能不多愁善感嗎?我童年的生活有十多年在外婆帶著舅舅或者他們的孩子們,滿姨陪同父母親勇敢創業這樣三代同堂的氛圍下成長的。這樣的成長環境我還是能感受到大家庭的親情的,我們佩服父母親為了孝敬長輩,關愛弟妹,關心外婆所付出的努力。因為我的外公在母親二十一歲時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母親在實現她對外公的諾言,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們。母親是長女,最大,什麼都需要聽從她的安排。舅舅們一開始成家,需要在縣城做事,暫時沒有能力買房子,大部分都是在娘家著落,需要慢慢建立家庭,需要扶持,正是他們兄弟姐妹們的相依相伴,才讓我感受到家族的溫暖,雖然很多時候聽大家族吵鬧,雖然長輩們也有很多缺點,但是父母親一向包容,我們也感到這是一種榜樣。還有每逢過年,我們的父母親以前經營煙花爆竹,那段時間那麼忙碌,外婆家的大大小小,還是會幫忙賣煙花爆竹,母親就會給舅舅們一些回報,我在我的父母親身上學到了回報親友,學到了先奉獻再收穫。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品質形成是關心疾苦,母親每到一處,見到可憐的人群,見到陌生的殘疾人,見到家庭不和的人家,見到不公平的受欺負的弱勢群體,她總是特別有關愛之心,總是不懼怕那些強勢人欺負他們的家人,會勇敢地走過去,耐心地勸說,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好事,大概我們三姐弟的口才與交際能力是在母親的影響下奠定的基礎吧!我在父親身上學到了忠厚老實,不怕吃虧,不怕被欺負,勤勞踏實,勇敢地承受命運的安排,甘願自己吃虧也不欺負任何人。

我去縣醫院探望被鄰班同學撞成腦震盪的華陽中學學生鄒運森,指引他的母親在床邊呼喚鄒運森

1996年,我被分配到平南中學教書,教了比較多的科目,一開始教我的專業科英語,後來嘉應大學英語專業的很多學生畢業分配到中學教書,加上我的身體不是太好,我就被學校分配到教歷史,美術,兼管學校的廣播。學生的稿件我幫忙投遞到五華廣播台,我的恩師張麗秋任主播,她還專程送來很多學生的稿費,當時好像幾塊錢一篇稿酬。我們學校的廣播站,專門安排有學生做播音員,我還不斷發現文學驕子一起探討文學,當時學校還沒有校刊,對於宣傳大部分靠廣播站。我經常將學生的稿件投寄到梅州的一些雜誌,輔導的學生作文刊登在梅州的校園雜誌了。後來我們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了,我就讓他們放開步伐,專門做了一個“校園廣播的成長”專題欄,將學生與我們一起前進的事蹟和照片一同投寄到《廣東第二課堂》的中學版,那裡的校園專版欄裡。真的被選登了,兩頁,還將我們的照片也刊登上了。還匯款兩百元,學校也拿出兩百元獎勵我們。

2017年在廣東省第一慈善村大嶺村組織學生表演九九重陽節的節目《入則孝》和《跪羊圖》

走上了文學陽光大道將是我今生最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以後促進我在善緣飛躍的重要力量。我的身邊出現了很多貴人好人,他們將默默鼓勵我走向堅強和勇敢的道路。任何人世間的疾苦再也不能輕易將我打倒。因為無論是我人生怎樣的決定,我都在前進和奮鬥著。下面答記者萬自明的問卷調查可以更好地詮釋我對文學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接受記者的問卷調查

一:萬自明記者問:“請您談談如何和文學結緣的,如何找到文聯這個娘家;”

雪蓮:“小學時我的語文成績是班裡的前五名的,次次得紅花,那時就決定多和周圍的人交流,多做有意義的事情,老師選我為班幹部,天生快樂,樂於助人,熱愛生活是我最大的特點,獲得了很多的友誼和前進的力量,每次寫作文,是班內較快完成的,而且被老師點名上臺讀給同學們聽;師範時讀英語專業卻被學校選為校刊的編輯和副社長,畢業後在中學教書和知名書法家曾伯良的女兒曾梓芳是好朋友,在1999年的五月份他就帶我去文聯見主席,從此和文學密不可分了,如影相隨了。

二:記者問:“文學讓您有什麼快樂,寫作的源泉在哪,您著力寫些什麼體裁的作品;”

雪蓮答:“文學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很喜歡用心靈的語言去感知萬事萬物,喜歡抒發情感,喜歡思考,喜歡做很多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喜歡和命運中的益友交流,喜歡不受外界的影響,純樸坦蕩的內心世界,熱愛自己的親朋好友,常懷感恩之心,盡心盡力去回報,謙虛向人學習,或許這些就是寫作的動力和源泉。我常寫的是詩歌,散文,還努力學習寫小說,童話和古體詩。

三:記者問:"如何處理家庭主婦和寫作的關係,並爭取家人的支持;"

雪蓮答:"我的家經歷了十一年的拼搏才走到今天的環境,親人們非常關愛我們,總是不斷地鼓勵,給足我們時間和幫助,所以我心裡藏著大大的愛,愛護身邊的人,多想盡力去回報,因為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去將真情延續地更好.我在努力做好自己,將時間緊緊地抓住,做好屬於自己要做好的事情,經常忘我地工作和鍛煉,身邊的親人期盼我成熟和幹練,我的目光放遠了,他們放心了就放手讓我在良好的氛圍裡翱翔了.

四:請談談自己癡迷寫作的小故事,發表的第一篇是什麼,目前寫的較滿意的是什麼,發表的最高級別的文章是什麼,受過哪些獎勵,周圍的人怎樣看您的寫作愛好?"

雪蓮答:"自小就積極向上,也很聽話,記得在2001年五月的時候,同事看到我手中的詩歌說:"原來啊,昨晚又夢遊了,和你的寫作仙子談話了,那麼晚還亮著燈,在那談心和構思啊?瞧你的眼眶紅和眼袋黑的,也太癡迷了吧!明天不用上課啊,害我以為要熄火呢!我忙說:小女子打擾到你的心境和視覺,在此特地陪不是啊,下次不在夜深人靜處偷寫東西,多在白天夢游夢遊,你不要太在意啊,無限感激,得了輔導稿酬時買東西謝你關愛啊!笑聲一陣陣......".我發表的第一篇是在師範太陽神校刊裡的<發展中的五華師範>,寫得還行,有獨特的觀點和遠的目光.目前寫得較滿意的是<愛我所愛---無怨無悔>,講述了我的思想和愛家的成長歷程和意念中的觀點,和對愛的內涵闡述,衷情和堅定.發表(指導)最高級別是1999第二課堂裡的一個專欄,有自己和學生的校園文化專欄,省獎勵200元,學校獎勵200元;1998指導學生和我參與的主題班會的文章入選梅州校園報,因此局領導專門來校採訪那個班的學生和優秀班主任(周小萍我姐姐)並上了新聞教育專欄;1995年我的詩<無題>入選梅州射門詩報.周圍的人說我找到了心靈的家園和純淨的環境,真正適合多愁善感的自己,會給我力量來對待坎坷和前程.

五記者問:"今後有什麼打算和努力的方向?"

雪蓮答:"人生之路我想走得更踏實而且有意義些,寫作是在我思維裡占了五份之一的心靈空間的,我會更加地熱愛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事物,我喜歡奉獻,喜歡幫助親人和學生們,也同時關愛著社會上需要我關愛的人群,也想將自己閃光的東西讓下一代傳承下去,比如真誠,坦蕩,大度還有大大的愛心,寫作和永不言棄的文學信念.努力修好寫作的素養最後和品質,將自己的水準提高到另一個層次,謝謝所有關愛著和幫助過我的人群.

最後用這首詩概括我理想中的人文氛圍期盼,願人間處處有溫情,處處溢滿愛的陽光。

與你同行

不再抱怨青春過早漲潮

生命是花邊是海

花簇擁著海海容納著花

你是那花我是那海

我們團結我們互助

共同把價值匯入廣闊與浩瀚

在我們流失的目光裡

永遠有一池清泉

每一滴跳躍的淚花

都凝聚了友善與純淨

曾經驛動的心渴望

架起一座穩固的友誼橋樑

廣闊天地間

我們始終在尋找

匆匆的腳步深深淺淺地

烙印在無名小路上

我們一刻不停地走著

前面是你的呼喚

後面是我的鼓勵

緊緊包圍我們的是

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2016年1月17日,與經常幫助疾苦人群的藍裕婷母子倆在一起

【作者簡介】周麗雲,女,筆名夢詩 。英語專業,曾任五華師範校刊編輯副社長,現在五華縣直屬小學任教;五華縣志願秘書處成員,廣東省五星級志願者; 五華作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文學,喜歡唱歌跳舞,更喜歡行善積德,熱衷傳授國學。梅州文學網(嘉應文學網)特約編輯。雪兒飄詩語特邀編輯。

但是還是保持最純潔的身心。我沒有因為人生的第一場遭遇就放棄我夢想世界的追求,我還是以前那個心靈純美的,敢想敢拼搏的人間仙女;我還是保存自己身上最美好的品質;我只是對鈴風付出情感以後,失去了他對我的心靈依賴,他當初一年多在電話中和我交流人生的難題和家庭的苦惱,他只是當我是心靈解惑的最佳知音;我和他只適合在心靈的世界相互憐惜,不應該超越男孩女孩的情感;到現在我終於讀懂了蒼天派他來提升激勵我自己的。沒有他當初看著我深陷命運的第一場霜雪,他被我的家人說服了,遠遠地離開我,遠遠地拋下我還疑惑不解的承受能力前,他就永遠地一去不回......到現在我回憶近二十年前所受到的鞭策,我依然淚流滿面,我依然疑惑這世間為什麼有那麼多的人那樣無情無義,為什麼放不下心靈的糾結,溫暖地對待每一個自己接觸到的人和事。

1996年師範畢業後,我的身心在風霜雪雨的摧毀下無法一度恢復好,我被母親投錯了醫,硬性要求我吃那些根本對不上病症的藥,親友們根本不理解我的內心世界,我心靈一直有家庭的陰影,有過重的壓力,我不喜歡家裡的那種氛圍,老實人總是被迫著遭遇不公平的待遇,一家人講話不是和顏悅色,一家人在一起要麼忍氣吞聲,要麼火藥味太濃,您說,面對家庭的環境,我能不多愁善感嗎?我童年的生活有十多年在外婆帶著舅舅或者他們的孩子們,滿姨陪同父母親勇敢創業這樣三代同堂的氛圍下成長的。這樣的成長環境我還是能感受到大家庭的親情的,我們佩服父母親為了孝敬長輩,關愛弟妹,關心外婆所付出的努力。因為我的外公在母親二十一歲時就永遠地離開了人世,母親在實現她對外公的諾言,一定要照顧好自己的母親和兄弟姐妹們。母親是長女,最大,什麼都需要聽從她的安排。舅舅們一開始成家,需要在縣城做事,暫時沒有能力買房子,大部分都是在娘家著落,需要慢慢建立家庭,需要扶持,正是他們兄弟姐妹們的相依相伴,才讓我感受到家族的溫暖,雖然很多時候聽大家族吵鬧,雖然長輩們也有很多缺點,但是父母親一向包容,我們也感到這是一種榜樣。還有每逢過年,我們的父母親以前經營煙花爆竹,那段時間那麼忙碌,外婆家的大大小小,還是會幫忙賣煙花爆竹,母親就會給舅舅們一些回報,我在我的父母親身上學到了回報親友,學到了先奉獻再收穫。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品質形成是關心疾苦,母親每到一處,見到可憐的人群,見到陌生的殘疾人,見到家庭不和的人家,見到不公平的受欺負的弱勢群體,她總是特別有關愛之心,總是不懼怕那些強勢人欺負他們的家人,會勇敢地走過去,耐心地勸說,做了很多很多的善事好事,大概我們三姐弟的口才與交際能力是在母親的影響下奠定的基礎吧!我在父親身上學到了忠厚老實,不怕吃虧,不怕被欺負,勤勞踏實,勇敢地承受命運的安排,甘願自己吃虧也不欺負任何人。

我去縣醫院探望被鄰班同學撞成腦震盪的華陽中學學生鄒運森,指引他的母親在床邊呼喚鄒運森

1996年,我被分配到平南中學教書,教了比較多的科目,一開始教我的專業科英語,後來嘉應大學英語專業的很多學生畢業分配到中學教書,加上我的身體不是太好,我就被學校分配到教歷史,美術,兼管學校的廣播。學生的稿件我幫忙投遞到五華廣播台,我的恩師張麗秋任主播,她還專程送來很多學生的稿費,當時好像幾塊錢一篇稿酬。我們學校的廣播站,專門安排有學生做播音員,我還不斷發現文學驕子一起探討文學,當時學校還沒有校刊,對於宣傳大部分靠廣播站。我經常將學生的稿件投寄到梅州的一些雜誌,輔導的學生作文刊登在梅州的校園雜誌了。後來我們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了,我就讓他們放開步伐,專門做了一個“校園廣播的成長”專題欄,將學生與我們一起前進的事蹟和照片一同投寄到《廣東第二課堂》的中學版,那裡的校園專版欄裡。真的被選登了,兩頁,還將我們的照片也刊登上了。還匯款兩百元,學校也拿出兩百元獎勵我們。

2017年在廣東省第一慈善村大嶺村組織學生表演九九重陽節的節目《入則孝》和《跪羊圖》

走上了文學陽光大道將是我今生最大的精神財富。也是以後促進我在善緣飛躍的重要力量。我的身邊出現了很多貴人好人,他們將默默鼓勵我走向堅強和勇敢的道路。任何人世間的疾苦再也不能輕易將我打倒。因為無論是我人生怎樣的決定,我都在前進和奮鬥著。下面答記者萬自明的問卷調查可以更好地詮釋我對文學和生活的熱愛之情。

接受記者的問卷調查

一:萬自明記者問:“請您談談如何和文學結緣的,如何找到文聯這個娘家;”

雪蓮:“小學時我的語文成績是班裡的前五名的,次次得紅花,那時就決定多和周圍的人交流,多做有意義的事情,老師選我為班幹部,天生快樂,樂於助人,熱愛生活是我最大的特點,獲得了很多的友誼和前進的力量,每次寫作文,是班內較快完成的,而且被老師點名上臺讀給同學們聽;師範時讀英語專業卻被學校選為校刊的編輯和副社長,畢業後在中學教書和知名書法家曾伯良的女兒曾梓芳是好朋友,在1999年的五月份他就帶我去文聯見主席,從此和文學密不可分了,如影相隨了。

二:記者問:“文學讓您有什麼快樂,寫作的源泉在哪,您著力寫些什麼體裁的作品;”

雪蓮答:“文學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很喜歡用心靈的語言去感知萬事萬物,喜歡抒發情感,喜歡思考,喜歡做很多有實際意義的事情,喜歡和命運中的益友交流,喜歡不受外界的影響,純樸坦蕩的內心世界,熱愛自己的親朋好友,常懷感恩之心,盡心盡力去回報,謙虛向人學習,或許這些就是寫作的動力和源泉。我常寫的是詩歌,散文,還努力學習寫小說,童話和古體詩。

三:記者問:"如何處理家庭主婦和寫作的關係,並爭取家人的支持;"

雪蓮答:"我的家經歷了十一年的拼搏才走到今天的環境,親人們非常關愛我們,總是不斷地鼓勵,給足我們時間和幫助,所以我心裡藏著大大的愛,愛護身邊的人,多想盡力去回報,因為他們教會了我怎樣去將真情延續地更好.我在努力做好自己,將時間緊緊地抓住,做好屬於自己要做好的事情,經常忘我地工作和鍛煉,身邊的親人期盼我成熟和幹練,我的目光放遠了,他們放心了就放手讓我在良好的氛圍裡翱翔了.

四:請談談自己癡迷寫作的小故事,發表的第一篇是什麼,目前寫的較滿意的是什麼,發表的最高級別的文章是什麼,受過哪些獎勵,周圍的人怎樣看您的寫作愛好?"

雪蓮答:"自小就積極向上,也很聽話,記得在2001年五月的時候,同事看到我手中的詩歌說:"原來啊,昨晚又夢遊了,和你的寫作仙子談話了,那麼晚還亮著燈,在那談心和構思啊?瞧你的眼眶紅和眼袋黑的,也太癡迷了吧!明天不用上課啊,害我以為要熄火呢!我忙說:小女子打擾到你的心境和視覺,在此特地陪不是啊,下次不在夜深人靜處偷寫東西,多在白天夢游夢遊,你不要太在意啊,無限感激,得了輔導稿酬時買東西謝你關愛啊!笑聲一陣陣......".我發表的第一篇是在師範太陽神校刊裡的<發展中的五華師範>,寫得還行,有獨特的觀點和遠的目光.目前寫得較滿意的是<愛我所愛---無怨無悔>,講述了我的思想和愛家的成長歷程和意念中的觀點,和對愛的內涵闡述,衷情和堅定.發表(指導)最高級別是1999第二課堂裡的一個專欄,有自己和學生的校園文化專欄,省獎勵200元,學校獎勵200元;1998指導學生和我參與的主題班會的文章入選梅州校園報,因此局領導專門來校採訪那個班的學生和優秀班主任(周小萍我姐姐)並上了新聞教育專欄;1995年我的詩<無題>入選梅州射門詩報.周圍的人說我找到了心靈的家園和純淨的環境,真正適合多愁善感的自己,會給我力量來對待坎坷和前程.

五記者問:"今後有什麼打算和努力的方向?"

雪蓮答:"人生之路我想走得更踏實而且有意義些,寫作是在我思維裡占了五份之一的心靈空間的,我會更加地熱愛這個世界和周圍的人事物,我喜歡奉獻,喜歡幫助親人和學生們,也同時關愛著社會上需要我關愛的人群,也想將自己閃光的東西讓下一代傳承下去,比如真誠,坦蕩,大度還有大大的愛心,寫作和永不言棄的文學信念.努力修好寫作的素養最後和品質,將自己的水準提高到另一個層次,謝謝所有關愛著和幫助過我的人群.

最後用這首詩概括我理想中的人文氛圍期盼,願人間處處有溫情,處處溢滿愛的陽光。

與你同行

不再抱怨青春過早漲潮

生命是花邊是海

花簇擁著海海容納著花

你是那花我是那海

我們團結我們互助

共同把價值匯入廣闊與浩瀚

在我們流失的目光裡

永遠有一池清泉

每一滴跳躍的淚花

都凝聚了友善與純淨

曾經驛動的心渴望

架起一座穩固的友誼橋樑

廣闊天地間

我們始終在尋找

匆匆的腳步深深淺淺地

烙印在無名小路上

我們一刻不停地走著

前面是你的呼喚

後面是我的鼓勵

緊緊包圍我們的是

一種精神一種力量

2016年1月17日,與經常幫助疾苦人群的藍裕婷母子倆在一起

【作者簡介】周麗雲,女,筆名夢詩 。英語專業,曾任五華師範校刊編輯副社長,現在五華縣直屬小學任教;五華縣志願秘書處成員,廣東省五星級志願者; 五華作家協會會員,自幼喜愛文學,喜歡唱歌跳舞,更喜歡行善積德,熱衷傳授國學。梅州文學網(嘉應文學網)特約編輯。雪兒飄詩語特邀編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