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冬天又到了,據說百分之九十的長沙人都來這裡過冬了!

小編作為一個常年生活在內陸地區的長沙人, 從小就對大海充滿了無限的渴望與期盼。 海南讓人想起碧海藍天, 椰風陣陣, 這裡靠近赤道, 早已沒有了四季之分, 只有長夏無冬。 尤其是冬天從沒有暖氣的長沙來到溫暖的海南更是很多長沙人的首選。 各位看官, 下面就跟隨小編的步伐, 一起去蜈支洲島看海, 去黎族體驗風情, 懷著虔誠的心去看南海觀音、在天涯海角許下諾言.......

蜈支洲島

蜈支洲島集熱帶海島旅遊資源的豐富性和獨特性於一體。 島上綺麗的自然風光, 富有特色的各類度假別墅、木屋及酒吧、游泳池、海鮮餐廳等配套設施, 和已開展的包括潛水、滑水、摩托艇、拖傘、電動船、動感飛艇、海沙灘摩托車、電瓶車觀光等30余項海上和潛水娛樂項目, 給前來觀光和度假的旅遊者帶來原始、靜謐、浪漫和 動感時尚的休閒體驗。

蜈支洲島享有“中國第一潛水基地”美譽。 四周海域清澈透明, 海水能見度6~27米, 水域中盛產夜光螺、海參、龍蝦、馬鮫魚、海膽、鯧魚及五顏六色的熱帶魚, 南部水域海底有著保護很好的珊瑚礁, 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唯一沒有礁石或者鵝卵石混雜的海島, 是國內最佳潛水基地。

極目遠眺, 煙波浩渺, 海天一色。

騎樓老街

自由行去海口的話, 基本不會錯過這條滿滿南洋風情的老街。 騎樓老街上, 最古老的建築四牌樓建於南宋, 至今有700多年歷史。 騎樓大多是上世紀初一批批從南洋回來的華僑借鑒當時的南洋建築風格所建。

騎樓樓層都不太高, 兩三層的居多, 有些還保留著早前的商號, 和憑欄、門窗等處的精美雕花。 至今騎樓老街依舊是車來人往, 騎樓建築仍然發揮著海口市舊城老街的主要商業功能, 既保留著濃厚的當地生活氣息, 又形象地記錄了海口市由無到有, 發展成為一個繁榮的沿海大都市的歷史, 體現著海口城市區位與東南亞一體的熱帶地方特色。

呀諾達熱帶雨林文化旅遊區

呀諾達熱帶雨林景區地處北緯18度的真正熱帶雨林, 是海南島五大熱帶雨林精品的濃縮, 是熱帶雨林資源博覽館。 是一個集觀光度假、體驗參與、休閒娛樂為一體的文化中心, 同時也是海南省第一個充分展示和表現海南熱帶雨林“綠色生態文化”的綜合性主題景區。

景區集熱帶雨林、峽谷奇觀、流泉疊瀑、黎峒風情、熱帶瓜果、南藥、溫泉多種旅遊資源於一身。在這裡,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六大奇觀可以讓你身心震憾;長達數公里雄偉瑰麗的峽谷奇觀會讓你目不暇接;飛瀑流泉、飛花濺雪讓你留連忘返;悠久精美的黎錦工藝讓你歎為觀止,甘美如飴的黎家香醇讓你如夢如幻;長年不斷的熱帶瓜果讓你愛不釋手。這裡集山奇、林茂、水秀、谷深於一身,可以稱得上是海南島的“香格里拉”,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

東方白茶村

海南島上那麼多黎族景點,白查村絕對是最有特色的其中之一。茅草房猶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習慣稱之為“船形屋”。這裡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

白查村的草屋搭建的比較有規則,村子裡橫向縱向都有踏平的小路。有趣的是有些路邊,還保留著用竹竿製成的原始路燈。看著這些船形屋,聞著檳榔花香,真心愜意。

儋州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這片古鹽田有750畝,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而是將食鹽鹵水倒在火山石製成的石槽裡暴曬。一個石槽並不驚奇,也毫不美麗,而當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佈海灘上時,景象就分外壯觀了。

這裡非常適合拍照,黃昏時分,夕陽灑落在一個個石槽中,地面上仿佛多了一千個太陽,一起散發著暈黃的光。曬鹽場邊上有村民在賣鹽焗雞、鹽焗蛋,十分有當地特色。

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可能聽過這個景點名字的人都沒有多少。這一處偏僻的宋代遺跡,一定會以為自己來到了吳哥窟面前。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建于元初年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至今,姐妹塔雙喬並立,婥約依舊。 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調美觀,淳古樸拙,最傑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藝術,石工精緻,風姿綽約。

塔上數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細緻,雕像裙帶飄搖,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會世俗生活,堪稱瓊州石塔中傑出的藝術珍品。

美食

靈山粉

口感也比一般的要好,沒有酸裡帶苦的感覺,吃起來略甜。吃靈山粉還有配湯,湯是簡單的海白湯,就加了點淡淡的鹽,沒有味精,吃的時候要記得把裡面的海白吃掉哦。蔥花是現撒的,要放一會香味才會出來。

2.海南粉

中國人的日常食物,以南北為界限,分為麵食和米飯,即所謂小麥文化和水稻文化。米粉,弄碎之米也,所以,有人說米粉是水稻文化的結晶。如今,海南粉已風靡全島,已經成為海南最經典早點的代表作。

3.椰青清補涼

在海南說清補涼,是一件很難討巧的事。就連要談論哪一家的清補涼更好,往往也要爭得面紅耳赤。這實在是因為這種冰冰、爽爽的甜品,太受這個熱帶海島歡迎的緣故。

海南的清補涼,原料少則十幾種,多則二十幾種,常見的就有花生、紅豆、綠豆、通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鳳梨粒、鵪鶉蛋、葡萄乾、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其中綠豆解暑、西米營養豐富、西瓜美白、新鮮椰肉和鳳梨是海南特色水果、葡萄乾是北方特色食品,通心粉是西式食品,原料千變萬化,甜的、酸的、南方的、北方的、甚至國外的,有如魔術般完美組合。

4.石山乳羊

石山乳羊,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石山鎮壅羊的乳羊。吃法有打邊爐、白斬、紅燒。再點一些當地青菜(地瓜葉、油麥菜等),特別推薦當地黑豆做的黑豆腐。公園附近有還好幾家乳羊店,味道價格差不多。

人均:50元

地址: 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

5.火山石板烤肉

火山石板烤肉,是村民挖掘的美食。在火山石製成的石板上烤著現宰殺的牛羊肉,滋滋作響,伴隨著陣陣肉香,令人垂涎。

人均:60元

這個冬天如果你恰好有時間,還沒有想好去哪裡的話,不如約上三五朋友去海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景區集熱帶雨林、峽谷奇觀、流泉疊瀑、黎峒風情、熱帶瓜果、南藥、溫泉多種旅遊資源於一身。在這裡,獨具特色的熱帶雨林六大奇觀可以讓你身心震憾;長達數公里雄偉瑰麗的峽谷奇觀會讓你目不暇接;飛瀑流泉、飛花濺雪讓你留連忘返;悠久精美的黎錦工藝讓你歎為觀止,甘美如飴的黎家香醇讓你如夢如幻;長年不斷的熱帶瓜果讓你愛不釋手。這裡集山奇、林茂、水秀、谷深於一身,可以稱得上是海南島的“香格里拉”,人間仙境的“世外桃源”。

東方白茶村

海南島上那麼多黎族景點,白查村絕對是最有特色的其中之一。茅草房猶如一艘艘倒扣的船,村民習慣稱之為“船形屋”。這裡是海南船形屋保存得最完整的自然村落之一。

白查村的草屋搭建的比較有規則,村子裡橫向縱向都有踏平的小路。有趣的是有些路邊,還保留著用竹竿製成的原始路燈。看著這些船形屋,聞著檳榔花香,真心愜意。

儋州千年古鹽田

千年古鹽田位於海南洋浦半島鹽田村,這片古鹽田有750畝,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鹽工們根據海南島高溫烈日的特點,改變過去“煮海為鹽”的方法,而是將食鹽鹵水倒在火山石製成的石槽裡暴曬。一個石槽並不驚奇,也毫不美麗,而當1000多個形態各異的硯式石鹽槽密佈海灘上時,景象就分外壯觀了。

這裡非常適合拍照,黃昏時分,夕陽灑落在一個個石槽中,地面上仿佛多了一千個太陽,一起散發著暈黃的光。曬鹽場邊上有村民在賣鹽焗雞、鹽焗蛋,十分有當地特色。

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可能聽過這個景點名字的人都沒有多少。這一處偏僻的宋代遺跡,一定會以為自己來到了吳哥窟面前。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建于元初年代,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至今,姐妹塔雙喬並立,婥約依舊。 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調美觀,淳古樸拙,最傑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藝術,石工精緻,風姿綽約。

塔上數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細緻,雕像裙帶飄搖,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會世俗生活,堪稱瓊州石塔中傑出的藝術珍品。

美食

靈山粉

口感也比一般的要好,沒有酸裡帶苦的感覺,吃起來略甜。吃靈山粉還有配湯,湯是簡單的海白湯,就加了點淡淡的鹽,沒有味精,吃的時候要記得把裡面的海白吃掉哦。蔥花是現撒的,要放一會香味才會出來。

2.海南粉

中國人的日常食物,以南北為界限,分為麵食和米飯,即所謂小麥文化和水稻文化。米粉,弄碎之米也,所以,有人說米粉是水稻文化的結晶。如今,海南粉已風靡全島,已經成為海南最經典早點的代表作。

3.椰青清補涼

在海南說清補涼,是一件很難討巧的事。就連要談論哪一家的清補涼更好,往往也要爭得面紅耳赤。這實在是因為這種冰冰、爽爽的甜品,太受這個熱帶海島歡迎的緣故。

海南的清補涼,原料少則十幾種,多則二十幾種,常見的就有花生、紅豆、綠豆、通心粉、新鮮椰肉、紅棗、西瓜粒、鳳梨粒、鵪鶉蛋、葡萄乾、涼粉塊、珍珠、薏米、芋頭等,其中綠豆解暑、西米營養豐富、西瓜美白、新鮮椰肉和鳳梨是海南特色水果、葡萄乾是北方特色食品,通心粉是西式食品,原料千變萬化,甜的、酸的、南方的、北方的、甚至國外的,有如魔術般完美組合。

4.石山乳羊

石山乳羊,正確的叫法應該是石山鎮壅羊的乳羊。吃法有打邊爐、白斬、紅燒。再點一些當地青菜(地瓜葉、油麥菜等),特別推薦當地黑豆做的黑豆腐。公園附近有還好幾家乳羊店,味道價格差不多。

人均:50元

地址: 海口市秀英區石山鎮

5.火山石板烤肉

火山石板烤肉,是村民挖掘的美食。在火山石製成的石板上烤著現宰殺的牛羊肉,滋滋作響,伴隨著陣陣肉香,令人垂涎。

人均:60元

這個冬天如果你恰好有時間,還沒有想好去哪裡的話,不如約上三五朋友去海南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