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什麼人都能艾灸,你錯了,艾灸雖好,辨清體質再做!

中醫認為, 艾灸法可溫經散寒、扶陽固脫, 對寒濕痹痛, 寒邪引起的胃脘痛、腹痛、泄瀉、痢疾等, 以及脫證, 中氣不足、陽氣下陷而引起的遺尿、脫肛、陰挺、崩漏、帶下、痰飲等病症有良好的療效;除此之外, 艾灸法還有行氣活血、消瘀散結的功效, 臨床常用於氣血凝滯之疾, 如乳癰初起、瘰鬁、癭瘤等;同時, 艾灸法可防病保健, 無病施灸, 可以激發人體的正氣, 增強抗病的能力, 使人精力充沛, 長壽不衰。 正如名醫孫思邈提出:“若要安,三裡常不幹”, 說明古人用艾灸足三裡來養生。

辨清體質再艾灸

但並非所有人都適合艾灸, 灸前需要進行體質辨識, 艾灸雖是很好的養生手段, 但其適合人群是有講究的, 若選用不當, 非但沒效果, 反而會適得其反。 艾灸主要適合於寒性體質或是感受寒邪而導致的病痛, 表現為火力不足、畏寒怕冷、手足冰涼、易疲勞、精神不振、筋骨關節疼痛僵硬、痛經、月經延後等。

但艾灸不適合陰虛體質的人群, 表現為口乾咽燥、小便短赤、大便幹結、潮熱、盜汗、五心煩熱、舌紅少苔等。 陰虛不能制火, 火熾則灼傷陰液而更虛, 施艾相當於火上澆油, 雪上加霜, 反而傷身。 因此, 陰虛火旺者不宜艾灸。

施灸原料艾葉為主

“艾灸治病從表入裡”, 臨床常用艾炷、艾條, 將其溫度傳導人體內, 針對穴位、經絡、熱敏點進行刺激, 已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施灸的原料很多, 但以艾葉為主, 其氣味芳香, 性溫易燃, 且火力緩和。 《景嶽全書·本草正》指出:“艾葉能通十二經……善於溫中, 逐冷, 行血中之氣, 氣中之滯”, 是灸法的最好材料。

艾灸注意事項

1.懸灸一般每穴灸10-15分鐘, 至皮膚紅暈為度;溫灸器灸, 施灸部位15-20分鐘。

2.艾灸火力先小後大, 灸量先少後多, 程度先輕後重。

3.在頭、面、胸、四肢末端皮薄而多筋骨處艾灸, 灸量宜小, 在腰腹部、肩及兩股等皮厚而肌肉豐滿處艾灸, 灸量可適當大些。

4.體質強壯者, 灸量可以適當大些、灸時可以適當久些;體質虛弱、老人、小兒, 灸量宜小, 時間宜短。

5.精神緊張、大汗、勞累或空腹、過飽時不宜灸。

6.孕婦不宜灸腰骶部和腹部。

7.面部穴位、乳頭、大血管等處, 艾灸要注意溫度, 且不宜使用直接灸, 以免燙傷形成疤痕。

8.出現暈灸, 須立即停灸讓患者頭低位平臥, 注意保暖, 輕者休息片刻或喝點溫開水或糖水,

重者掐按人中、內關、足三裡。

9.艾易燃, 在施完艾灸後, 注意徹底熄滅艾灰。

廣東科技報記者 姚贊原 通訊員 黃月星、陳瑤璿

責任編輯 姚贊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