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天+地+IT”:從第一份年報看順豐科技實力

順豐控股上市更名, 股價連漲, 引發媒體廣泛關注。 一些網友稱:送快遞的王衛身價猛漲, 科技創業公司都沒被這麼看好, 這是中國經濟的遺憾。 在這些網友看來, 快遞科技含量低, 想像空間不大, 不應有這樣的股價表現。

這些網友對快遞業、對順豐的看法, 是老舊的慣性看法了。 順豐控股上市後推出的第一份年報告訴我們:順豐是一家具有“天網+地網+資訊網”核心競爭力的智慧物流公司, 是一家典型的科技公司, 其科技含量超乎人們的想像。

資訊網:大資料、智慧物流

順豐年報說:“公司一貫重視對資訊系統投入和建設,

不斷致力於資訊系統的優化, 持續加強資訊系統基礎架構建設, 積極研發和引進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資訊技術與系統。 告期內公司研發投入5.6億, 主要開發專案為各類營運管理系統、SAP財務系統、及決策支援系統, 旨在通過打造簡潔高效的業務流程, 提升業務時效、資源效能, 降低公司運營成本, 提升集中管控能力;打通人、財、物的一體化管理, 提升集中管控能力;建立統一的、多方位的、基於大資料分析的的決策支援平臺, 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高品質的資料採擷和支撐能力。 ”

順豐2016年研發投入5.6億, 相對於2015年增長16.32%, 占營業收入比例0.98%, 相對於扣非後淨利潤26.43億元, 比例達21.2%。 對於一個勞動密集型行業來說, 這是一個不低的比例。

順豐共有研發人員2088人, 占自有員工總數的1.68%。 近三年, 順豐控股申報和獲得的專利523項, 軟體著作權200多項。

順豐快遞小哥是行業中最早使用手持終端——巴槍的。 發展到今天, 快遞小哥的手持終端已經擁有和手機一樣的美觀外形和超強性能, 可以快速掃入寄件資訊, 大大降低使用者成本, 並使用戶可以事實監控各個環節。 順豐也據此擁有了強大的大資料能力。 並且, 順豐主要佔據中高端市場, 其大資料的價值可想而知。

巨額投入使順豐的物流變成了智慧物流。

一方面, 順豐立足自有物流資料與合作夥伴提供的社交媒體和電商等外部資料, 通過雲計算和大資料分析預測終端消費者需求, 為客戶提供資料增值服務;另一方面,

通過現代化地網(包括收派資源平臺、智慧櫃等)、智慧雲倉和自動化輸送體系為現代製造業、零售業等企業提供精准的端到端物流服務。

順豐年報稱, 將在收派、中轉、運輸等各個環節進一步提升物流智能化水準。 可以預見, 順豐的研發投入將越來越大。

天網:航空運力保證“順豐速度”

除了研發投入, 順豐還在快遞配套設備、工具上不斷加大科技含量。

航空是科技含量高的領域, 順豐在航空領域投入巨大。

年報披露, 2016年順豐航空自有貨運飛機36架、外部包機15架。 實際上, 進入2017年後, 順豐又新添兩架飛機, 自有貨機達到38架以上, 占整個快遞行業貨機總數一半以上。 未來三年內, 順豐控股自有機隊規模預計達到50架, 打造以767、757、737三種全貨機機隊為主的空中運力。

2016年, 順豐專機線路51條, 航班數量3.1萬。 加上對外合作的散航, 順豐2016年通過航空運輸快件99.6萬噸。

順豐航空貨運覆蓋包括香港、臺北在內的35個一二級機場。 位於湖北鄂州的順豐貨運機場正在建設中。 順豐甚至還在培訓自己的飛行員。

在航空領域, 飛行員的培訓週期較長、投入較大, 順豐自己培訓飛行員, 可見其佈局之遠、優勢之強, 是其他快遞公司短期內趕不上。

順豐是最早提出和佈局物流領域無人機應用的公司, 2013年順豐控股已開始測試無人機送遞包裹。 順豐年報披露:截止2017年2月, 順豐控股申報和獲得在無人機領域專利數量達111項, 包括發明專利51項, 實用新型54項以及外觀專利6項。

地網:科技冷運遙遙領先

百度“冷運”,可以看到,搜到的資訊大部分和順豐有關。而同時百度其他快遞公司和“冷運”,同樣跳出順豐的資訊。冷運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醫藥、生鮮,都需要冷運,而順豐在冷運領域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和航空一樣,冷運也是科技含量極高的領域。在長途運輸中,保持車輛低溫、恒溫,是一件很難解決的事。在冷運鏈條的銜接上,也很考驗管理功力。所以快遞行業視冷運為重大難點。

順豐年報披露:報告期末,順豐控股冷運網路覆蓋56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9座食品冷庫、71條食品運輸幹線,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幹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食品冷庫運營面積13萬平米,醫藥冷庫及中轉場運營面積2.5萬平米,冷藏車497台,其中經過GSP認證車輛227台。目前服務的業務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領域。

大概也只有順豐,才敢於如此霸氣地投入冷運了吧。2016年,順豐冷運業務同比增長93.03%,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好看。

很多人對快遞分揀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在低矮的倉庫裡,分揀員們看一眼快遞件,隨意地丟到相應的區域。但如果走進順豐的分撥中心,人們的這一印象就會被顛覆。

一件件包裹躺在傳送帶上,經過掃描口,當傳送帶轉到它們該去的區域時,它們就順著螺旋形的滑槽,平穩地滑下,然後再裝包送往快遞點。傳說中的亂拋亂擲?早已被整齊有序、高效的自動化分揀取代。順豐的自動分揀線都是進口自國外。每條自動分撥線價值數千元、上億元不等。自動分揀線大大降低了人工分揀的錯誤率,也大大提高了分揀速度。在深圳的華南分撥中心,一條自動分揀線每小時可以處理5萬件快遞,每天最高可以處理數十萬件。而工人,則只需要數百人。

科技取代人力,可以產生驚人的效率。

客戶更滿意、成本更可控

借助科技含量極高的“天網+地網+資訊網”的組合,順豐可以為客戶提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比如在服裝行業裡,服裝企業的物流中心零散分佈在大城市,難處理雙十一高峰,庫存周轉不靈活,資料分析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積壓或不能及時供貨。順豐以大資料分析為依據,結合服裝單倉、智慧雲倉,以及各種配套措施,幫服裝企業解決痛點。順豐年報稱,2016雙11,TOP10女裝、男裝品牌店鋪中,80%以上都選擇了順豐倉網服務及高效配送服務,如女裝品牌店鋪優衣庫、ONLY、韓都衣舍、樂町等,男裝品牌店鋪GXG、森馬、太平鳥等。可以說,“順豐包郵”不僅是服裝行業,也基本是所有電商不可或缺的品質保障手段。

高科技含量也使得順豐的成本更可控。舉例來說,順豐全面啟用SAP後,大幅提升了公司系統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資料的及時性和品質,同時,通過不斷提升端到端流程自動化水準,以及大力推廣豐聲等移動辦公門戶,充分利用員工碎片化時間,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快遞公司目前普遍面臨人工成本上升的壓力,順豐借助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一部分壓力。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順豐在科技方面的發力,形成了以下優勢:

第一,確保順豐的競爭優勢持續領先。快遞行業增長迅速,同時業內也競爭激烈。順豐目前儘管口碑最好、速度最快、品質最過硬,但也有危機感。順豐加大科技投入,在快遞行業的長跑比賽中,可以保證自己始終領先幾個身位。

第二,提前應對未來人口結構變化。中國正在快速走向老齡化社會,人工成本將越來越高。在所有行業,科技替代人力、資本替代人力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快遞行業尤其如此。快遞企業沒效率就只能被淘汰。順豐在科技上的投入,有利於保障效率生命線。

大多數人寄快遞、收快遞時,看到的只是快遞小哥。當然,快遞小哥的辛苦、貢獻毋庸置疑,大家應多尊重他們、愛護他們。不過,塑造“順豐速度”、“順豐品質”的,並不僅僅是快遞小哥,也不僅僅是順豐直營模式對品質的牢牢把控,還有一個龐大的“天網+地網+資訊網”科技系統,日夜運轉,説明快遞小哥把快件安全、快速地送到你的手上。

地網:科技冷運遙遙領先

百度“冷運”,可以看到,搜到的資訊大部分和順豐有關。而同時百度其他快遞公司和“冷運”,同樣跳出順豐的資訊。冷運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重要。醫藥、生鮮,都需要冷運,而順豐在冷運領域具有明顯的先發優勢。

和航空一樣,冷運也是科技含量極高的領域。在長途運輸中,保持車輛低溫、恒溫,是一件很難解決的事。在冷運鏈條的銜接上,也很考驗管理功力。所以快遞行業視冷運為重大難點。

順豐年報披露:報告期末,順豐控股冷運網路覆蓋56城市及周邊區域,其中有59座食品冷庫、71條食品運輸幹線,2座醫藥冷庫、12條醫藥幹線,貫通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核心城市。食品冷庫運營面積13萬平米,醫藥冷庫及中轉場運營面積2.5萬平米,冷藏車497台,其中經過GSP認證車輛227台。目前服務的業務覆蓋食品、醫藥行業生產、電商、經銷、零售等多個領域。

大概也只有順豐,才敢於如此霸氣地投入冷運了吧。2016年,順豐冷運業務同比增長93.03%,未來這個數字會更好看。

很多人對快遞分揀的印象,還停留在過去:在低矮的倉庫裡,分揀員們看一眼快遞件,隨意地丟到相應的區域。但如果走進順豐的分撥中心,人們的這一印象就會被顛覆。

一件件包裹躺在傳送帶上,經過掃描口,當傳送帶轉到它們該去的區域時,它們就順著螺旋形的滑槽,平穩地滑下,然後再裝包送往快遞點。傳說中的亂拋亂擲?早已被整齊有序、高效的自動化分揀取代。順豐的自動分揀線都是進口自國外。每條自動分撥線價值數千元、上億元不等。自動分揀線大大降低了人工分揀的錯誤率,也大大提高了分揀速度。在深圳的華南分撥中心,一條自動分揀線每小時可以處理5萬件快遞,每天最高可以處理數十萬件。而工人,則只需要數百人。

科技取代人力,可以產生驚人的效率。

客戶更滿意、成本更可控

借助科技含量極高的“天網+地網+資訊網”的組合,順豐可以為客戶提一體化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

比如在服裝行業裡,服裝企業的物流中心零散分佈在大城市,難處理雙十一高峰,庫存周轉不靈活,資料分析能力有限,容易造成積壓或不能及時供貨。順豐以大資料分析為依據,結合服裝單倉、智慧雲倉,以及各種配套措施,幫服裝企業解決痛點。順豐年報稱,2016雙11,TOP10女裝、男裝品牌店鋪中,80%以上都選擇了順豐倉網服務及高效配送服務,如女裝品牌店鋪優衣庫、ONLY、韓都衣舍、樂町等,男裝品牌店鋪GXG、森馬、太平鳥等。可以說,“順豐包郵”不僅是服裝行業,也基本是所有電商不可或缺的品質保障手段。

高科技含量也使得順豐的成本更可控。舉例來說,順豐全面啟用SAP後,大幅提升了公司系統內部控制的有效性、資料的及時性和品質,同時,通過不斷提升端到端流程自動化水準,以及大力推廣豐聲等移動辦公門戶,充分利用員工碎片化時間,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快遞公司目前普遍面臨人工成本上升的壓力,順豐借助科技投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一部分壓力。

綜合以上分析,可見順豐在科技方面的發力,形成了以下優勢:

第一,確保順豐的競爭優勢持續領先。快遞行業增長迅速,同時業內也競爭激烈。順豐目前儘管口碑最好、速度最快、品質最過硬,但也有危機感。順豐加大科技投入,在快遞行業的長跑比賽中,可以保證自己始終領先幾個身位。

第二,提前應對未來人口結構變化。中國正在快速走向老齡化社會,人工成本將越來越高。在所有行業,科技替代人力、資本替代人力都是不可避免的趨勢,快遞行業尤其如此。快遞企業沒效率就只能被淘汰。順豐在科技上的投入,有利於保障效率生命線。

大多數人寄快遞、收快遞時,看到的只是快遞小哥。當然,快遞小哥的辛苦、貢獻毋庸置疑,大家應多尊重他們、愛護他們。不過,塑造“順豐速度”、“順豐品質”的,並不僅僅是快遞小哥,也不僅僅是順豐直營模式對品質的牢牢把控,還有一個龐大的“天網+地網+資訊網”科技系統,日夜運轉,説明快遞小哥把快件安全、快速地送到你的手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