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清明假期怎麼過?海口市民遊客熱議祭奠習俗

人民網海口4月5日電 清明節3天假期剛剛結束, 海口的市民、遊客如何度過這個小長假?又如何看待清明祭奠傳統的燒紙方式與新興的鮮花祭奠方式?4月5日上午, 人民網海南頻道記者在海口街頭對此進行了採訪。

海南師範大學李同學表示, 由於臨近畢業, 今年清明小長假期間, 他一直在學校宿舍寫論文。 “我覺得燒紙這種文化是一種很扯淡的文化。 ”對於清明節燒紙的現象, 李同學說, 燒紙文化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東漢時期蔡倫發明造紙術, 當時蔡倫的一個親戚看不慣蔡倫能造出紙, 於是也去造紙,

但造出的紙張很劣質賣不出去, 就散佈謠言“地下親戚托夢說過得不好, 要燒紙下去”, 這才把紙賣出去。 由此可見, 燒紙文化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文化, 而且對環境有很大的污染, 尤其是北方春天乾燥, 燒紙容易引發火災, 還不如買鮮花表示對親人的思念, 只要“心到了”什麼樣的形式都是無所謂的。

遊客周大爺表示, 清明小長假期間, 他從杭州來到海口, 正準備從海口出發到周邊旅遊。 對於清明節提倡不燒紙, 通過敬獻鮮花的方式祭奠親人, 周先生表示很贊成。 他說, 燒紙一是污染環境, 二是感覺很落後, 他本人很跟得上時代, 不喜歡老的習慣, 而且家裡人都不相信迷信, 而燒紙就是一種迷信。 “敬獻鮮花是感覺最好的一種祭奠方式,

清清爽爽。 ”

遊客陳阿姨表示, 清明小長假期間, 她從河南來到海口旅遊, 抓緊短暫的幾天假期, 來享受大自然。 “我家過清明節的習俗是買盆鮮花, 放點糕點。 ”陳阿姨說, 她也贊同清明節通過敬獻鮮花的方式祭奠親人, 不贊同燒紙。

海口市民易大爺表示, 他常住海口, 今年清明小長假每天都在海口公園跳舞, 逛街買東西。 “由於老家很遠, 因此委託子女清明節祭奠親人”易大爺說, 他反對燒紙的祭奠方式, 既不文明, 還污染空氣, 並且實際上達不到什麼目的。 “祭祀實際是懷念親人, 送朵花就行了, 我是主張綠色祭奠, 歷來不主張燒紙。 ”

在海口務工的歐陽先生表示, 今年清明節假期, 他回萬寧老家, 根據當地風俗和長輩一起掃墓。

“萬寧那邊雖然沒有清明節敬獻鮮花的風俗, 但我也反對掃墓燒紙的習俗。 ”歐陽先生說, 燒紙容易引起火災, 既不安全, 冒煙也污染環境, 他都是將墓掃乾淨, 燒點香, 和親人說說話。 (吉羽 符武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