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貧窮的軍隊能有戰鬥力嗎?俄海軍幾年前,僅有12人能開艦載機

在2016年的敘利亞作戰中, 俄軍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因為攔阻索斷裂, 導致連續兩架艦載戰鬥機墜毀——米格29K在等待允許降落的過程中墜毀,

蘇33因為沖出甲板而墜海。

但實際上類似的事故在庫茲涅佐夫號上根本就不是首次出現。 在2005年, 庫艦就出現過非常嚴重的攔阻索斷裂事故;在一次艦載機回收作業過程中, 連續斷裂兩條攔阻索, 並導致一架蘇33墜海。 可見攔阻索的生產品質和檢查維護更換工作, 在庫艦上存在著長期而嚴重的問題。

2005年9月25日, 由科爾涅耶夫中校駕駛的蘇33在著艦時拉斷了攔阻索, 而且遭遇了最糟糕的情況——在拉斷攔阻索以後, 這架蘇33的速度既沒有高到完成再次起飛的程度, 卻又沒有低到能讓飛機依靠刹車系統在有限長度的甲板上停下來的程度。

圖:蘇33降落

最終這架蘇33在甲板人員絕望的目光中, 以不到20公里/小時的速度沖出甲板, 最終沉入1100米深的海底。 科爾涅耶夫在及時彈射逃生以後, 被北方艦隊軍事檢察院根據《俄聯邦刑法》, 展開了針對“違反飛行安全和準備規則”的刑事調查。 科爾涅耶夫當時擁有十多次航母起降資歷——雖然在美軍這只能算剛下水的菜鳥, 但在俄軍航母上已經是公認的經驗豐富的飛行員。

圖:鉤索位置偏離中心過遠、降落重量過大、降落速度過高, 會對攔阻索形成嚴重的破壞

除了這架倒楣的蘇33以外, 當時仍然有三架蘇33尚未降落。 其中前兩架飛機都順利完成了著艦, 但是第三架蘇33的運氣就沒那麼好了, 它再次拉斷了庫艦的攔阻索——但是不幸中的萬幸, 這架飛機運氣非常好, 而且飛行員反應極快, 在拉斷攔阻索以後依然停留在了甲板上。

實際上直到今天, 蘇俄本國自用的常規起降航母從未形成過真正的戰鬥力。 1989年11月, 蘇聯首次完成常規起降戰鬥機的航母起飛、降落。

1991年3月, 蘇33展開國家級實驗, 隨後蘇聯很快解體。

庫艦上的北方艦隊海軍航空兵戰鬥機團在1994年才成立, 調集了全俄海軍航空兵的精英, 最初有30人具備艦上起降資格;而在2010年前後, 這一數字曾一度僅有12人甚至更低, 直到近年才有所恢復。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沒有錢——不僅開不起真飛機訓練, 就連假的也開不起。 蘇聯時期, 俄海軍僅建造有一套艦載航空兵類比訓練系統, 而且是在克裡米亞半島。 因此在俄羅斯時代, 俄海軍的相關訓練必須要經過國防部聯繫烏克蘭, 租賃該套設備進行訓練。

圖: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但是由於窮,因此這樣的模擬飛行訓練也經常無法進行——比如2004年的訓練,就因為俄羅斯欠了烏克蘭30萬美元的訓練設施租賃費用而被迫取消。

目前庫艦正在準備進行全面大修。大修之後的庫艦是否能在運作水準上脫胎換骨,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目前還有待觀察——但是考慮到俄軍未來幾年的軍費都非常低下,尤其是2017年爆砍25.5%軍費以後,依然要小幅下降幾年;因此俄軍的艦載機部隊在訓練資源的獲取上,很難得到本質性的改善。

或許他們在幾年後能搞到一些不那麼容易斷裂的攔阻索,但是要搞到一大批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恐怕仍然是非常困難的。

圖:人窮志短,馬瘦毛長

但是由於窮,因此這樣的模擬飛行訓練也經常無法進行——比如2004年的訓練,就因為俄羅斯欠了烏克蘭30萬美元的訓練設施租賃費用而被迫取消。

目前庫艦正在準備進行全面大修。大修之後的庫艦是否能在運作水準上脫胎換骨,形成真正的戰鬥力,目前還有待觀察——但是考慮到俄軍未來幾年的軍費都非常低下,尤其是2017年爆砍25.5%軍費以後,依然要小幅下降幾年;因此俄軍的艦載機部隊在訓練資源的獲取上,很難得到本質性的改善。

或許他們在幾年後能搞到一些不那麼容易斷裂的攔阻索,但是要搞到一大批合格的艦載機飛行員,恐怕仍然是非常困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