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95後北方妞兒17歲放棄國內大學留非洲,躲過埃博拉、經歷校園暴亂

17歲來非洲,

躲過埃博拉肆虐、

經歷過校園暴亂、

支援當地教育做義工…

她是張小五, 一個95後摩羯座,

內心渴望安靜,

卻過著熱鬧生活的北方妞兒。

17歲那年, 放棄國內大學,

留在非洲。

我在的國家, 是西非象牙海岸。 記得2014年, 那年我剛高考完, 原本打算來非洲旅遊, 八月底便回國, 哪想忽然爆發埃博拉病毒!

當時疫情很不穩定, 種種原因也沒能回國, 經過一番思考, 我得出“大學在哪裡都可以讀”的結論, 並且也想體驗一下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 於是我便留了下來。

父母很支持我的決定, 在他們看來, 我已經成年, 無論挑哪條路走都只是個人選擇, 至於值不值得, 則在於自己看待事物的角度, 他們認為我只要能夠樂在其中, 並承擔自己所選擇的就好。

當然, 對於初來乍到的我而言, 困難一定會有。 最困難的莫過於語言了。

因為既不會說又聽不懂法語, 加上不認路, 出門打車常會被漫天要價, 作為一個中國女孩, 常被陌生人搭訕, 所以剛來時會擔心自己被拐賣……

敲詐的黑色產業鏈, 因為忍讓,

日漸興起。

無論我們在哪裡生活, 每天都有著不可預知的事情發生, 只不過相比中國良好的社會秩序, 非洲相對來說確實顯得混亂和不安, 大大降低人們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在非洲, 華人在外遇到的問題大多是:

機場敲詐、交警敲詐、辦事時政府機關部分敲詐以及突發性的搶劫事件和無法預知的偷竊事件。

這幾年, 我最常遇到的情況, 大概就是駕駛時被交警敲詐小費。

尤其是原本是休息日的週末, 烈日當空下, 他們仍自願路邊執勤, 很多時候都是毫無正當理由地讓你路邊停車, 即使證件齊全符合上路要求, 也依然會以莫須有的名義向你要錢。

近幾年來, 中國人駐外的人數逐漸增多, 在外工作的人一部分本身語言不通,

被攔下後難以聽懂詢問或者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想著急匆匆給錢離去, 以至於敲詐國人的行為愈演愈烈, 金額也越來越大。

他們能這麼囂張和為所欲為主要原因, 就是我們自己的縱容和忍讓。

我認為在非洲生活, 首先應該遵循社會規則, 其次,遇到敲詐,義正言辭的拒絕,寧願選擇去交罰單上的數額也不私給小費。

交警在想要錢時,通常會恐嚇你說開罰單,去相關機構交錢,罰單價格人民幣百來塊,恐嚇完後再說如果不想交罰單就單獨給他置頂金額的小費大概幾十元。

此時,如果你答應給小費,確實能夠解決當下問題,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建立起了一條無形的規則:中國人很好敲詐。

我曾聽過一句話:當惡人欺負到你頭上的時候,選擇忍讓或者寬容,都是對其它善良人的罪行。

被敲詐的一些人為了省事怕麻煩,於是一條黑色產業鏈就這樣興起,日益強壯。

為什麼放棄國內大學的機會?

面對質疑,如何回應?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學的真正意義,是培養一個社會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是完善一個人。

我個人理解,只要你不停止學習,在哪裡都是成長,只要不是止步不前,就是在進步。

大學只是一種形式,重點是我們能夠受益。這幾年裡我去教堂當義工,去給學生們義務支教,對我的人生態度,對我的世界觀有改變,這些經歷教給我學校裡所沒有的,因此我覺得值得,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

人的成就不在於文憑,在於自己建立的價值觀和各種觀念下,去做了哪些事,幫助了多少人,用自己的能力影響改變了什麼。

今年八月份我畢業了,目前屬於半工半讀,一邊學習西班牙語,沒課的時候就做法語小翻譯,屬於自由職業,趁年輕,我想多嘗試。

平常,我還會去當地一所小學做義工教中文,也算是建設非洲,支援當地教育,為傳播中華文化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不可思議的非洲!

非洲車禍:相撞兩不吵,只有阿必尚。

在西非瓦國阿城裡面,我第一次知道了行駛途中兩車之間的輕微摩擦碰撞,在很多時候都是不用賠錢的。

一次,一輛計程車撞到了鄰居停在馬路邊的KIA車的大屁股上!我心想著鄰居可是個有錢有勢的主,這得賠多少錢才能結局啊?

沒想到肇事者只是下車和鄰居交談了一番,便絕塵而去。

用鄰居的原話說:

“一個計程車司機,哪有什麼閒錢賠給我?他已經主動跟我道過歉,我就讓他走了。反正我車子有保險,自己也出不了多少錢,在這裡跟他爭來吵去的沒意思,耽誤我離開辦事,何況他也沒錢還。”

當時,我便覺得自己十幾年來的世界觀瞬間崩塌了。

還有一次,等紅燈時,我坐的計程車剛好停在上坡最凸起的地帶。

綠燈亮起時,司機並沒有及時發車,身後令人聒噪的汽車喇叭嘀嘀個不停。司機手忙腳亂的加重油門,緊踩的刹車卻在瞬間脫離控制,隨後直騰騰的從上坡滑了下去……

預料之中,撞到了後面車主愛車的前面部分。估計又要招來一場惡戰。

我本打算給錢直接下車,就在推開車門之際,看見後方那位車主拉開車門坐了進去,嘴裡依舊吵吵嚷嚷的,司機也回來重新啟動車子上路。據我所知,司機走時沒賠一毛錢。

接著要講的這個故事,是我叔叔幾個月前的親身經歷。

前陣子他忙著去清關公司辦理業務,在一個分岔路口處,前面那輛車突然右轉。叔叔提速後向左轉,沒想到迎面飛速沖來一輛計程車,兩車tuang 撞在一起。

事發現場情況:叔叔的右車燈被撞壞,對方的主駕駛車門被撞扁,凹進車門內部。

哪怕就是這副模樣,我叔叔沒下車就在車裡和被撞了車的司機擺擺手,他得到示意後打方向盤揚長而去。

兩車迎面相撞後,雙方自始至終沒有一秒鐘的爭吵,沒有一秒鐘的咆哮,沒有上演一場意料之中的馬路賠償大撕逼。

就在叔叔跟我講完這個驚險事故後,我甚至沒有一秒鐘的質疑。因為我清楚的瞭解,他們真的就是這樣的啊,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拿什麼拯救你——14歲的“媽媽”

一次我在藥店結完帳準備推門離去時,聽到藥店醫生略大聲且夾雜著生氣的口吻:懷孕五個月你才來買藥,並且要打胎!?

講真,聽見後我驚呆了!到底是哪個炫酷狂拽的孩子,懷孕五個月了!過來買藥!用於打胎!

回頭看了眼身後講話的藥店醫生,他正面對著兩個小女孩。

醫生無奈地對我說:

“這個瘦小的小女孩是來買藥墮胎的,她才只有14歲,卻已經懷孕五個月了,剛剛我在指責她為什麼這麼晚才來,例假多久沒來了,難道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不清楚嗎?她簡直太無知又不懂得保護自己了。”

當時我的心情是和那位醫生一樣的,意外懷孕也就是了,竟然一直拖到孩子已然成型,快可以生下來的時候才想起來拿掉,不僅對自己不負責更是對無辜生命的傷害。

結果,當然是醫生沒有賣給小女孩藥物,而是建議她和家人商量儘快去大醫院手術,規避風險,以免有所差錯,追悔莫及。

回家路上我滿心愁緒,除了覺得小姑娘的過分天真外,更擔憂的是她的無知。在她的意識裡,認為懷孕墮胎吃藥,像是吃一顆糖果那樣輕鬆無壓力。

和當地朋友聊了這件事,他告訴我說:

所有的教義裡面其實都是禁止打胎的,可以避孕,但是不能打胎,要尊重生命。

歐洲文明在幾百年的殖民中強行將比較前衛的一些東西教給了非洲這些剛脫離刀耕火種的人。他們沒有文化的積累和歷史的沉澱,在性上面的認識仍舊猶如野獸,從而引進了濫交。

雖然歐美人對性也很開放,但是他們畢竟已經擁有深厚文化積澱,行為方式相對科學。

人們總是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前我是不以為然的,畢竟誰願意經受苦難用來博取同情心呢。

可若透過今天這件小事來看,覺得老話說的是有些許道理的。恨其不自愛,怒其又無知。

黑人兄弟姐妹們雖然窮,

可他們確實比中國人快樂多了。

非洲人安於現狀,容易滿足,大多數人簡單熱情善良,一部分人懶惰,他們思想就是做事情做得好就做好,做不好就算了。

日子倘若能過得寬裕一點當然好,但若是沒什麼錢,也沒關係,能活著就好,如果不能活著,那就及時享樂。

用我一個非洲小夥伴的話說:

“在這裡,沒有野蠻的鬥志,沒有不息的欲望,沒有不安本分的理想,沒有打了興奮劑一般的拼勁,甚至沒有深入骨髓的愛恨情愁。對於黑人而言,當下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黑人兄弟姐妹們雖然窮,可他們確實總體上比中國人快樂多了。”

這段話絕對是普通老百姓的真實寫照。

那些感動的瞬間,

想起來還會不自覺微笑。

學校的英語分班考試上

在聽力環節,投影儀上顯示問題及選項,可我因為沒帶眼鏡,又坐在最後一排,於是監考老師下了決斷,讓我看著電腦,就坐在放投影儀的電腦旁。

其中一個監考老師就在我左斜後方,雙腿跪在地上,架著一隻胳膊,慢慢點擊筆記型電腦上的觸屏下滑鍵盤進行聽力和投影儀文字的播放。因為我占了他的座位。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想讓座給他。可他沒同意。習題大概做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就這麼雙腿跪著,挺直背,架空一支胳膊點擊觸碰,持續了一個小時。

當我環繞四周,發現班裡除了我以外,考場39個考生,三個監考老師,對我霸佔電腦,沒一個人有意見。

而那個老師就跪在我旁邊,每當我聽完聽力做題的時候,他都是等我塗好每道題的答題卡後,才開始拖動下滑鍵盤。也就是說:

39個同學裡,哪怕有人做題很快,或是很慢,每一個人都需要跟我速度同步。

尤其是事後我得知,那個堅持跪著給大家拖動滑鼠的人還是英語學習班裡的校長、一把手的領導的時候,三位負責人,以及各位同學,他們真的都特別好,讓我為之動容。

最近一次被人抱緊

早上七點多從家樂福買完長棍麵包出來,拐去超市給學中文的學生們買糖果,隨後去往海邊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八點鐘到達。

剛下車沒走多遠,就被沙地上兩個小女孩沖過來抱住腰,一前一後,倆姑娘一大一小,嘴裡跟我重複說著教她們的中文:早上好!

非洲有那麼多不好,

為什麼還要留在這兒?

我經歷過學生暴亂,荷槍實彈的士兵進入學校鎮壓,催淚瓦斯彌漫校園的情景;

也經歷過上學路上接到校長電話,說校門口死了人取消考試的電話……

非洲有髒亂差,卻也有真善美,不以他的醜陋灰暗去無休止的歧視詆毀他,也不以他的樸實善良就大肆宣揚讚美。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曾收到過最誠摯的笑臉,也記住了面目猙獰的兇惡,可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最終選擇在這裡生活,要做的就是改變我們自己,去適應接受習慣新環境,生是見識,不是活著。

當我留在這裡後,發現經歷的越多,越不會輕易的否定一些人或事,對很多人來說,出國的體驗可能是些形容詞的堆積,但是對我來說,非洲念書的經歷讓我更加敢想、敢做,應該是由無數動詞構成的。

多一些嘗試和接受,我會用不同視角看生活,學著站在他人的位置思考問題,變得包容寬厚,少了許多的狹隘偏激,懂得每一種人生活的不易。

走過這段路後,回頭看,我還是認為,得大於失。

我看過星辰,見過大海,感受過海風,

騎過駿馬,摸過大象,拍過梅花鹿,

俯視過鱷魚,注視過百年老龜,

審視過黑猩猩,凝視過調皮猴,

觀察過鴕鳥,偷看過蟒蛇,也驚奇過山豬;

我乘過小船離開碼頭,踢過海浪,

踩過沙灘,淌過瀉湖,飄過海洋;

我看過豔陽天下暴雨,看過風沙天沙暴來襲,

看過山林雲霧繚繞,看過交通擁堵宛若長龍;

聞過咖啡香彌漫長街,看過黑夜追逐黎明,

我還看過近的月亮,遠的太陽……

那麼多的小確幸真實存在著,好的壞的,體驗過後依舊留了下來,大概是當地人的簡單滿足和輕易的快樂,感染到了我。

有沒有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在非洲工作生活的經驗呢?

1、入鄉隨俗,遵循當地律法,尊重宗教信仰,交談時儘量減少政治或時局敏感話題;

2、一定不要百分百相信黑人們承諾,和他們打交道時刻準備好plan B,很多時候牛皮吹上天,然而行動力滯緩;

3、不要一味忍讓,過分縱容他們的要求,你的善良要有鋒芒;

4、逢年過節,人情走動,送點小禮物:糖果、麵包,或者是舊衣物也好,偶爾誇一些他們的國家,哪怕是水果,藍天白雲都好,他們會感到驕傲;

5、不要在外面刷優越感,待人平等,禮貌,多傾聽身邊人的話語,有可能的話,主動跟他們聊聊天談談喜好,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6、盡可能不罵人,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是學會了用這句話講給其他中國人聽很難堪,我們在海外代表著國家形象;

7、黑人犯錯誤時,告訴他們如何去彌補,而不是一味責備,責備引起怨恨,激起反抗,還會減弱工作積極性,獎勵制度更好用;

8、日常生活盡可能地誇獎幾句黑人兄弟姐妹,不管是服飾鞋子妝容氣色,有利無弊,不要小看小人物,我們不知道哪一刻就會需要他們;

9、夜晚最好不出門,出來時千萬不要獨身一人,穿衣打扮以及使用的產品,越不出眾越好,不然很容易被盯梢,出去玩盡可能避免人潮擁擠的地方,女孩子衣著方面注意,男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方面注意,建議出門手上戴個戒指、墨鏡,戒指是因為被搭訕時方便解釋自己非單身,墨鏡是不被看清樣貌,口罩太扎眼,不合適。

留不住的人,血液住著風。她是張小五,95後妹子,人在非洲,特長是頭髮比腿長。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喜歡上了這個熱衷分享生活中經歷的一切有趣、直爽開朗、自信獨立的北方美妞兒呢?

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微信公眾號: Airuoyouguang 血液住著風,可不是“血液裡住著風”哦~如果你也想認識她,可以添加她的微信:Libre1012。

其次,遇到敲詐,義正言辭的拒絕,寧願選擇去交罰單上的數額也不私給小費。

交警在想要錢時,通常會恐嚇你說開罰單,去相關機構交錢,罰單價格人民幣百來塊,恐嚇完後再說如果不想交罰單就單獨給他置頂金額的小費大概幾十元。

此時,如果你答應給小費,確實能夠解決當下問題,可隨之而來的,卻是建立起了一條無形的規則:中國人很好敲詐。

我曾聽過一句話:當惡人欺負到你頭上的時候,選擇忍讓或者寬容,都是對其它善良人的罪行。

被敲詐的一些人為了省事怕麻煩,於是一條黑色產業鏈就這樣興起,日益強壯。

為什麼放棄國內大學的機會?

面對質疑,如何回應?

“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意思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於使人棄舊圖新,在於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大學的真正意義,是培養一個社會人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維方式,是完善一個人。

我個人理解,只要你不停止學習,在哪裡都是成長,只要不是止步不前,就是在進步。

大學只是一種形式,重點是我們能夠受益。這幾年裡我去教堂當義工,去給學生們義務支教,對我的人生態度,對我的世界觀有改變,這些經歷教給我學校裡所沒有的,因此我覺得值得,學習不一定要在課堂。

人的成就不在於文憑,在於自己建立的價值觀和各種觀念下,去做了哪些事,幫助了多少人,用自己的能力影響改變了什麼。

今年八月份我畢業了,目前屬於半工半讀,一邊學習西班牙語,沒課的時候就做法語小翻譯,屬於自由職業,趁年輕,我想多嘗試。

平常,我還會去當地一所小學做義工教中文,也算是建設非洲,支援當地教育,為傳播中華文化獻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不可思議的非洲!

非洲車禍:相撞兩不吵,只有阿必尚。

在西非瓦國阿城裡面,我第一次知道了行駛途中兩車之間的輕微摩擦碰撞,在很多時候都是不用賠錢的。

一次,一輛計程車撞到了鄰居停在馬路邊的KIA車的大屁股上!我心想著鄰居可是個有錢有勢的主,這得賠多少錢才能結局啊?

沒想到肇事者只是下車和鄰居交談了一番,便絕塵而去。

用鄰居的原話說:

“一個計程車司機,哪有什麼閒錢賠給我?他已經主動跟我道過歉,我就讓他走了。反正我車子有保險,自己也出不了多少錢,在這裡跟他爭來吵去的沒意思,耽誤我離開辦事,何況他也沒錢還。”

當時,我便覺得自己十幾年來的世界觀瞬間崩塌了。

還有一次,等紅燈時,我坐的計程車剛好停在上坡最凸起的地帶。

綠燈亮起時,司機並沒有及時發車,身後令人聒噪的汽車喇叭嘀嘀個不停。司機手忙腳亂的加重油門,緊踩的刹車卻在瞬間脫離控制,隨後直騰騰的從上坡滑了下去……

預料之中,撞到了後面車主愛車的前面部分。估計又要招來一場惡戰。

我本打算給錢直接下車,就在推開車門之際,看見後方那位車主拉開車門坐了進去,嘴裡依舊吵吵嚷嚷的,司機也回來重新啟動車子上路。據我所知,司機走時沒賠一毛錢。

接著要講的這個故事,是我叔叔幾個月前的親身經歷。

前陣子他忙著去清關公司辦理業務,在一個分岔路口處,前面那輛車突然右轉。叔叔提速後向左轉,沒想到迎面飛速沖來一輛計程車,兩車tuang 撞在一起。

事發現場情況:叔叔的右車燈被撞壞,對方的主駕駛車門被撞扁,凹進車門內部。

哪怕就是這副模樣,我叔叔沒下車就在車裡和被撞了車的司機擺擺手,他得到示意後打方向盤揚長而去。

兩車迎面相撞後,雙方自始至終沒有一秒鐘的爭吵,沒有一秒鐘的咆哮,沒有上演一場意料之中的馬路賠償大撕逼。

就在叔叔跟我講完這個驚險事故後,我甚至沒有一秒鐘的質疑。因為我清楚的瞭解,他們真的就是這樣的啊,就是這麼與眾不同。

拿什麼拯救你——14歲的“媽媽”

一次我在藥店結完帳準備推門離去時,聽到藥店醫生略大聲且夾雜著生氣的口吻:懷孕五個月你才來買藥,並且要打胎!?

講真,聽見後我驚呆了!到底是哪個炫酷狂拽的孩子,懷孕五個月了!過來買藥!用於打胎!

回頭看了眼身後講話的藥店醫生,他正面對著兩個小女孩。

醫生無奈地對我說:

“這個瘦小的小女孩是來買藥墮胎的,她才只有14歲,卻已經懷孕五個月了,剛剛我在指責她為什麼這麼晚才來,例假多久沒來了,難道自己的身體狀況自己不清楚嗎?她簡直太無知又不懂得保護自己了。”

當時我的心情是和那位醫生一樣的,意外懷孕也就是了,竟然一直拖到孩子已然成型,快可以生下來的時候才想起來拿掉,不僅對自己不負責更是對無辜生命的傷害。

結果,當然是醫生沒有賣給小女孩藥物,而是建議她和家人商量儘快去大醫院手術,規避風險,以免有所差錯,追悔莫及。

回家路上我滿心愁緒,除了覺得小姑娘的過分天真外,更擔憂的是她的無知。在她的意識裡,認為懷孕墮胎吃藥,像是吃一顆糖果那樣輕鬆無壓力。

和當地朋友聊了這件事,他告訴我說:

所有的教義裡面其實都是禁止打胎的,可以避孕,但是不能打胎,要尊重生命。

歐洲文明在幾百年的殖民中強行將比較前衛的一些東西教給了非洲這些剛脫離刀耕火種的人。他們沒有文化的積累和歷史的沉澱,在性上面的認識仍舊猶如野獸,從而引進了濫交。

雖然歐美人對性也很開放,但是他們畢竟已經擁有深厚文化積澱,行為方式相對科學。

人們總是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以前我是不以為然的,畢竟誰願意經受苦難用來博取同情心呢。

可若透過今天這件小事來看,覺得老話說的是有些許道理的。恨其不自愛,怒其又無知。

黑人兄弟姐妹們雖然窮,

可他們確實比中國人快樂多了。

非洲人安於現狀,容易滿足,大多數人簡單熱情善良,一部分人懶惰,他們思想就是做事情做得好就做好,做不好就算了。

日子倘若能過得寬裕一點當然好,但若是沒什麼錢,也沒關係,能活著就好,如果不能活著,那就及時享樂。

用我一個非洲小夥伴的話說:

“在這裡,沒有野蠻的鬥志,沒有不息的欲望,沒有不安本分的理想,沒有打了興奮劑一般的拼勁,甚至沒有深入骨髓的愛恨情愁。對於黑人而言,當下的快樂才是最重要的。黑人兄弟姐妹們雖然窮,可他們確實總體上比中國人快樂多了。”

這段話絕對是普通老百姓的真實寫照。

那些感動的瞬間,

想起來還會不自覺微笑。

學校的英語分班考試上

在聽力環節,投影儀上顯示問題及選項,可我因為沒帶眼鏡,又坐在最後一排,於是監考老師下了決斷,讓我看著電腦,就坐在放投影儀的電腦旁。

其中一個監考老師就在我左斜後方,雙腿跪在地上,架著一隻胳膊,慢慢點擊筆記型電腦上的觸屏下滑鍵盤進行聽力和投影儀文字的播放。因為我占了他的座位。

我覺得很不好意思,想讓座給他。可他沒同意。習題大概做了一個小時的時間,也就是說:他就這麼雙腿跪著,挺直背,架空一支胳膊點擊觸碰,持續了一個小時。

當我環繞四周,發現班裡除了我以外,考場39個考生,三個監考老師,對我霸佔電腦,沒一個人有意見。

而那個老師就跪在我旁邊,每當我聽完聽力做題的時候,他都是等我塗好每道題的答題卡後,才開始拖動下滑鍵盤。也就是說:

39個同學裡,哪怕有人做題很快,或是很慢,每一個人都需要跟我速度同步。

尤其是事後我得知,那個堅持跪著給大家拖動滑鼠的人還是英語學習班裡的校長、一把手的領導的時候,三位負責人,以及各位同學,他們真的都特別好,讓我為之動容。

最近一次被人抱緊

早上七點多從家樂福買完長棍麵包出來,拐去超市給學中文的學生們買糖果,隨後去往海邊學校給孩子們上課,八點鐘到達。

剛下車沒走多遠,就被沙地上兩個小女孩沖過來抱住腰,一前一後,倆姑娘一大一小,嘴裡跟我重複說著教她們的中文:早上好!

非洲有那麼多不好,

為什麼還要留在這兒?

我經歷過學生暴亂,荷槍實彈的士兵進入學校鎮壓,催淚瓦斯彌漫校園的情景;

也經歷過上學路上接到校長電話,說校門口死了人取消考試的電話……

非洲有髒亂差,卻也有真善美,不以他的醜陋灰暗去無休止的歧視詆毀他,也不以他的樸實善良就大肆宣揚讚美。

凡事都有兩面性,我曾收到過最誠摯的笑臉,也記住了面目猙獰的兇惡,可是因為各種原因我們最終選擇在這裡生活,要做的就是改變我們自己,去適應接受習慣新環境,生是見識,不是活著。

當我留在這裡後,發現經歷的越多,越不會輕易的否定一些人或事,對很多人來說,出國的體驗可能是些形容詞的堆積,但是對我來說,非洲念書的經歷讓我更加敢想、敢做,應該是由無數動詞構成的。

多一些嘗試和接受,我會用不同視角看生活,學著站在他人的位置思考問題,變得包容寬厚,少了許多的狹隘偏激,懂得每一種人生活的不易。

走過這段路後,回頭看,我還是認為,得大於失。

我看過星辰,見過大海,感受過海風,

騎過駿馬,摸過大象,拍過梅花鹿,

俯視過鱷魚,注視過百年老龜,

審視過黑猩猩,凝視過調皮猴,

觀察過鴕鳥,偷看過蟒蛇,也驚奇過山豬;

我乘過小船離開碼頭,踢過海浪,

踩過沙灘,淌過瀉湖,飄過海洋;

我看過豔陽天下暴雨,看過風沙天沙暴來襲,

看過山林雲霧繚繞,看過交通擁堵宛若長龍;

聞過咖啡香彌漫長街,看過黑夜追逐黎明,

我還看過近的月亮,遠的太陽……

那麼多的小確幸真實存在著,好的壞的,體驗過後依舊留了下來,大概是當地人的簡單滿足和輕易的快樂,感染到了我。

有沒有可以和大家分享的,

在非洲工作生活的經驗呢?

1、入鄉隨俗,遵循當地律法,尊重宗教信仰,交談時儘量減少政治或時局敏感話題;

2、一定不要百分百相信黑人們承諾,和他們打交道時刻準備好plan B,很多時候牛皮吹上天,然而行動力滯緩;

3、不要一味忍讓,過分縱容他們的要求,你的善良要有鋒芒;

4、逢年過節,人情走動,送點小禮物:糖果、麵包,或者是舊衣物也好,偶爾誇一些他們的國家,哪怕是水果,藍天白雲都好,他們會感到驕傲;

5、不要在外面刷優越感,待人平等,禮貌,多傾聽身邊人的話語,有可能的話,主動跟他們聊聊天談談喜好,會有意想不到收穫;

6、盡可能不罵人,雖然他們聽不懂,但是學會了用這句話講給其他中國人聽很難堪,我們在海外代表著國家形象;

7、黑人犯錯誤時,告訴他們如何去彌補,而不是一味責備,責備引起怨恨,激起反抗,還會減弱工作積極性,獎勵制度更好用;

8、日常生活盡可能地誇獎幾句黑人兄弟姐妹,不管是服飾鞋子妝容氣色,有利無弊,不要小看小人物,我們不知道哪一刻就會需要他們;

9、夜晚最好不出門,出來時千萬不要獨身一人,穿衣打扮以及使用的產品,越不出眾越好,不然很容易被盯梢,出去玩盡可能避免人潮擁擠的地方,女孩子衣著方面注意,男孩子使用的電子產品方面注意,建議出門手上戴個戒指、墨鏡,戒指是因為被搭訕時方便解釋自己非單身,墨鏡是不被看清樣貌,口罩太扎眼,不合適。

留不住的人,血液住著風。她是張小五,95後妹子,人在非洲,特長是頭髮比腿長。你是否也和我一樣,喜歡上了這個熱衷分享生活中經歷的一切有趣、直爽開朗、自信獨立的北方美妞兒呢?

歡迎關注她的個人微信公眾號: Airuoyouguang 血液住著風,可不是“血液裡住著風”哦~如果你也想認識她,可以添加她的微信:Libre1012。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