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曖曖含光的《花樣年華》,狹小香港公寓裡,沉默而濃烈的情☆禁☆欲蔓延

「那些消失了的歲月, 仿佛隔著一塊積著灰塵的玻璃, 看得到, 抓不著。 如果他能衝破那塊積著灰塵的玻璃, 他會走回早已消失的歲月。 」

王家衛的作品《花樣年華》, 在結束後放上鬥大的字幕這麼寫著。 不像電影名稱聽起來那樣斑斕絢麗, 相反地, 這部作品探討著一種溫和、內斂而隱晦的情感。

那一道60 公分的牆

故事發生在1962 年的香港, 那時候許多人紛紛從中國移往香港居住。 為了節省房租, 也為了方便照應彼此, 屋主會出租自己公寓的房間, 好多個家庭共居在一個屋簷下, 雖然氣氛熱鬧融洽, 但也因此衍生了窺探隱私、相互猜忌的人情問題。 故事的主角周慕雲、蘇麗珍的相識, 就從搬進這個公寓開始, 他們之間隔著一道60 公分的牆, 從他們彼此的伴侶發生婚外情那天起, 這道牆漸漸崩塌。

蘇麗珍的出場總是穿著一襲合身旗袍, 頭上梳著俐落的包頭, 妝容濃淡得宜, 不苟言笑的表情完全透露了她的個性— 嚴肅、矜持, 而周慕雲西裝筆挺, 梳著分線整齊的油頭, 手中不時拿著一支煙, 看起來深不可測。 導演王家衛在角色的設定上很明確, 也在細節裡放了許多小暗示, 觀眾可以很快地進入故事裡, 也可以從演員的眼神、肢體,

看出他們之間的情愫和秘密。

多一分則太多

這部電影的劇情其實非常簡單, 幾乎可以用一句話就清楚說完, 可是導演王家衛卻花了一個半小時來表現。 電影的步調非常緩慢, 對白也不多, 許多時候是兩個演員沉默地看著彼此, 完全不發一語, 也沒有任何的背景配樂, 平淡得讓人以為時間暫停了。 可是有趣的是, 總在突然恍神的五秒鐘內, 劇情有了不一樣的發展, 等你再回神就完全看不懂了。

對話平淡、感情平淡, 但是平淡背後卻是非常濃烈而深刻, 我想這是王家衛想表達的意境。 有時候最深層的苦衷並不需要哭天搶地, 而是靜靜地往心底刺, 外表看起來沒有變化, 但是內心每分每秒都是掙扎。 人們說王家衛的電影是「會成長」的, 成長的不是電影本身, 而且看電影的人, 在不同心情下, 會有完全不同的體悟。 心情好的時候覺得它步調緩慢無趣, 心情低落的時候覺得句句入心。

如果多一張船票

周慕雲說:「如果多張船票, 你會不會跟我走?」而蘇麗珍回著:「如果多張船票, 你會不會帶我走?」這一來一往的對白, 其實直接點出了電影傳達的掙扎。 不管是為了報復彼此, 或是為了填補伴侶出軌留下的空虛, 這兩個人最後是相愛了。 但是他們誰也不願意先跨出一步把話說白, 誰也不願意承認犯了相同的錯。 他們始終有各自的家庭和婚姻,有無法拋下的生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秘密被埋起來。

《花樣年華》相較于王家衛其他的作品更難以理解,甚至到了結尾,都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結束了?但是只要能稍微放點耐心,仔細去體會電影裡的留白、沉默,其實可以清楚看到角色彼此之間情緒的流動,可能是一個轉身、一個眼神,或是點燃一根煙的瞬間,看似平淡沒有意義的對話,其實都富含深刻的情感。

他們始終有各自的家庭和婚姻,有無法拋下的生活,也只能眼睜睜看著這個秘密被埋起來。

《花樣年華》相較于王家衛其他的作品更難以理解,甚至到了結尾,都讓人懷疑是不是真的結束了?但是只要能稍微放點耐心,仔細去體會電影裡的留白、沉默,其實可以清楚看到角色彼此之間情緒的流動,可能是一個轉身、一個眼神,或是點燃一根煙的瞬間,看似平淡沒有意義的對話,其實都富含深刻的情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