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嗎?綠水青山每年帶給寧夏的是至少價值200億元的金山銀山

十九大報告指出, 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五年來, 寧夏一直把生態建設放在首要位置上 。 讓生態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 讓美麗風景帶來嶄新動能, 生態紅利、生態反哺效應正在為寧夏營造一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麗畫卷。

這些畫面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在鹽池縣拍攝的, 由於過度放牧, 草場嚴重沙化, 當地有句話叫“一年一場風, 從春刮到冬”。

鹽池縣高沙窩鎮村民 龍祥

以前就是風沙大, 像我們小的時候, 沙子都能上到房頂上那種。

鹽池縣哈巴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 常海軍

老百姓種地春天種下的苗子, 讓沙子滾沒了, 苦。

只有與土地沙化進行不懈的鬥爭,

才能將農牧民從貧困中解救出來, 寧夏先後建立了鹽池、靈武、同心、中衛四個全國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 把沙化土地封禁保護起來, 先後探索出了週邊灌木固沙林、周邊喬灌防護林和內部經果林、養殖業、牧草種植、沙漠旅遊業六位一體的防沙治沙發展沙區經濟模式。

在沙漠裡種枸杞、葡萄、蘋果、蔬菜,在荒漠中舍飼養羊,種植檸條,通過平茬復壯技術把檸條、沙柳作為優質飼料、燃料......寧夏人民的聰明才智讓荒蕪的沙漠變成了遍地生金的綠色銀行。

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 平學智

一方面抓我們的生態的改善,另一方面通過生態的改善,通過林業產業的培育,實現生態美、環境美、同時實現人民富裕。

在鹽池縣寧鑫生態牧場,九零後創業者馮歡正在收穫生態變化帶來的紅利。當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在和灘羊悠閒的散步,他將有限的羊場改造成蜿蜒曲折的跑道,在不破壞草場的情況下,讓灘羊享受過去在草場閒庭漫步滿灘吃草的自然狀態,羊的運動量大了,心情好了肉質自然鮮美。

鹽池縣寧鑫生態牧場負責人 馮歡

我利用咱們野外的草,我把草收割回來飼喂我的羊,羊在生長過程中排泄了大量的羊糞,但是我再把羊糞做成有機的原始的羊糞,我再把羊糞還歸於田,通過大田種出來玉米秸稈、高粱草、蘇丹草,我再把這些優質牧草再返還於羊,通過一種良性的迴圈達到一個生態迴圈的目的,即不破壞了草原,又能讓羊快速的出欄,達到我養羊應有的經濟效益。

像寧鑫這樣的生態牧場,已經打開了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市場,在G20峰會、金磚五國峰會,鹽池的生態羊肉被端上了國際餐桌。昔日危害鹽池老百姓生活的“沙老虎”,變成了造福百姓的“金產業”,作為防沙治沙主戰場的鹽池縣,貧困面由2011年的48.5% 下降到2016年的8.5%實現了歷史的突破。寧夏各類沙產業產值達35億元以上。寧夏也成為了全國唯一的省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

比起沙產業所釋放的生態紅利,寧夏的特色優勢經濟林產業前景也毫不遜色,枸杞、紅棗、蘋果、花卉等特色優勢經濟林產業正在每一個縣區中發揮著脫貧先鋒的作用.尤其是枸杞產業,年綜合產值達到了150億元,中寧枸杞以161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全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十強。

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 陳建華

總的思路就是按照品牌引領、科技支撐、三產融合、社會化服務和互聯網+的整體思路來打造我們寧夏枸杞產業的升級版。

目前寧夏發展特色優勢經濟林437萬畝,每年可吸引45萬勞動力就業,林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了200多億元。未來五年,寧夏將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今後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啟動一批林業建設工程項目,加快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西北地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未來五年,寧夏計畫完成營造林500萬畝,治理荒漠化土地450萬畝,把全區森林覆蓋率從13.3%提高到16%。

在沙漠裡種枸杞、葡萄、蘋果、蔬菜,在荒漠中舍飼養羊,種植檸條,通過平茬復壯技術把檸條、沙柳作為優質飼料、燃料......寧夏人民的聰明才智讓荒蕪的沙漠變成了遍地生金的綠色銀行。

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 平學智

一方面抓我們的生態的改善,另一方面通過生態的改善,通過林業產業的培育,實現生態美、環境美、同時實現人民富裕。

在鹽池縣寧鑫生態牧場,九零後創業者馮歡正在收穫生態變化帶來的紅利。當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在和灘羊悠閒的散步,他將有限的羊場改造成蜿蜒曲折的跑道,在不破壞草場的情況下,讓灘羊享受過去在草場閒庭漫步滿灘吃草的自然狀態,羊的運動量大了,心情好了肉質自然鮮美。

鹽池縣寧鑫生態牧場負責人 馮歡

我利用咱們野外的草,我把草收割回來飼喂我的羊,羊在生長過程中排泄了大量的羊糞,但是我再把羊糞做成有機的原始的羊糞,我再把羊糞還歸於田,通過大田種出來玉米秸稈、高粱草、蘇丹草,我再把這些優質牧草再返還於羊,通過一種良性的迴圈達到一個生態迴圈的目的,即不破壞了草原,又能讓羊快速的出欄,達到我養羊應有的經濟效益。

像寧鑫這樣的生態牧場,已經打開了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的市場,在G20峰會、金磚五國峰會,鹽池的生態羊肉被端上了國際餐桌。昔日危害鹽池老百姓生活的“沙老虎”,變成了造福百姓的“金產業”,作為防沙治沙主戰場的鹽池縣,貧困面由2011年的48.5% 下降到2016年的8.5%實現了歷史的突破。寧夏各類沙產業產值達35億元以上。寧夏也成為了全國唯一的省級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

比起沙產業所釋放的生態紅利,寧夏的特色優勢經濟林產業前景也毫不遜色,枸杞、紅棗、蘋果、花卉等特色優勢經濟林產業正在每一個縣區中發揮著脫貧先鋒的作用.尤其是枸杞產業,年綜合產值達到了150億元,中寧枸杞以161億元的品牌價值進入全國農業區域品牌價值十強。

自治區林業廳副廳長 陳建華

總的思路就是按照品牌引領、科技支撐、三產融合、社會化服務和互聯網+的整體思路來打造我們寧夏枸杞產業的升級版。

目前寧夏發展特色優勢經濟林437萬畝,每年可吸引45萬勞動力就業,林業及相關產業產值達到了200多億元。未來五年,寧夏將把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自治區十二次黨代會精神作為今後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啟動一批林業建設工程項目,加快我國西部地區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和西北地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建設。未來五年,寧夏計畫完成營造林500萬畝,治理荒漠化土地450萬畝,把全區森林覆蓋率從13.3%提高到1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