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國首家卡車服務平臺,投入千萬搶佔藍海!

10月中旬, 中美能效論壇在美國丹佛舉行。 會上, 中國商用車企業福田汽車與康明斯簽署了《綠色智慧卡車戰略合作備忘錄》, 意味著“中國超級卡車計畫”第二階段正式開啟, 將引領中國物流運輸向現代化、智慧化、集約化方向邁進, 推動物流業發展降本增效。

隨著物流運輸業的迅速發展及規範, 對卡車運輸的時效性、安全性要求越來越高, 催生出了潛力巨大、但目前相對仍處於藍海的卡車服務市場。 近日, 投融界記者採訪了“全國卡車綜合服務平臺”專案的負責人孟濤, 他已經在全國九個主要的省會城市進行了佈局。

集結行業小霸王, 打造專業卡車服務平臺

此次創業前, 孟濤已經從事卡車銷售服務多年, 期間他發現這個傳統的行業有很多問題。 總結來說, 可歸納為三點:1、異地維修難, 成本高, 時效及配件品質無法保障;2、維修企業設備及技術參差不齊, 競爭力差, 贏利點少;3、配件市場混亂, 配件品質及時效不能保證。

經過調查瞭解, 孟濤發現這些問題是行業通病, 但當時還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專門處理這個問題。 因為這些問題涵蓋了卡車服務的整個週期, 涉及到各方面的資源較多, 於是, 孟濤聯繫了幾位業內的朋友, 計畫一起把這件事做起來。

孟濤表示, “我們找的合作夥伴都是行業區域小霸王級別的, 擁有目前別人沒有的先進設備, 在技術硬實力方面優勢很突出。 ”舉例來說, 公司是目前西班牙Cojali集團在中國指定的唯一一家可以銷售Jaltest Asia診斷設備的平臺公司。

據介紹, 公司的核心團隊均從事汽車、物流相關工作10年以上, 並組建了涵蓋互聯網、銷售、維修、培訓諮詢等方面的專家團隊,

致力於打造中國專業的一站式卡車服務平臺。

直擊卡車服務痛點, 進軍千億車後市場

截止2015年底, 全國商用卡車保有量在2000萬元左右, 後市場規模保守估計在萬億元左右。 一般來說, 大部分商用卡車的行車里程均遠超乘用汽車, 以貨運重卡為例, 一年跑30萬公里是常態。

對比乘用汽車, 商用卡車的使用率高、損耗大、維修配件用量大、異地修理及突發故障頻率高。 矛盾的是, 相比於乘用汽車售後維修市場的人多、錢多、資源多, 商用卡車售後維修市場則表現出了明顯的人力、資源、技術等多方面的不足。

在這樣的背景下, 項目通過互聯網將車主及服務商進行連接, 致力於解決卡車異地保障如:維修、救援、事故車定損、理賠等痛點,

打造標準化維修服務網路。 平臺通過三高(品質, 時效, 便捷)和四個統一(服務標準, 維修價格, 結算, 配件品質及供應), 達到為客戶提供增收降成的目的。

孟濤介紹, 項目的初始資金為2000萬元, 已經投入1400萬元。 截至目前, 公司已經在九大主要城市進行了佈局,

服務站數量有300多家。 現階段平臺以服務B端客戶為主, 每個月的用戶增速在14%左右, 預計2017年年底可以完成8000萬元的收入。

關於專案的發展規劃, 孟濤告訴投融界, 平臺後期將逐步為客戶提供圍繞卡車生命週期更多的增值服務, 如新車集采、保險及金融, 配件供應、燃油, 路橋、物流資訊、二手車交易, 車輛維修系統管理、供應鏈金融以及大資料應用等, 進一步豐富專案的盈利方式。

為了加快專案的進程, 公司計畫出讓10%的股份, 融資2000萬元, 用於團隊擴建、平臺系統提升、品牌宣傳以及產品與服務研發, 全面進軍全國市場。 歡迎對專案感興趣的投資人洽談合作事宜, 有保險牌照及業務資源優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