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跟上潮流:俄軍將列裝首款無人攻擊機

10月27日, 在一場國防部電視電話會上,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宣佈空天軍將於近期列裝第一款國產察打一體無人機, 這意味著俄軍終於跟上世界航空技術發展的潮流, 讓無人機承擔直接打擊任務。 據悉, 紹伊古沒有公開具體列裝的型號, 但匯總各方面的資訊, 由俄羅斯喀琅施塔得飛機公司研製的“獵戶座”-E大型無人機技術最為成熟, 並在8月份莫斯科航展期間為紹伊古以及俄總統普京做了精彩的功能展示, 因此, 外界紛紛推測它就是俄空天軍的“理想選擇”。

俄“獵戶座”-E大型無人機

不甘落後的心態

10月28日, 俄西部軍區發言人穆戈諾夫上校稱, 該軍區在2017年接收的無人機數量超過30架, 飛行訓練時長超過2016年的15%, 重點強化了電子偵察和對抗課目。

對於紹伊古披露無人攻擊機將服役的資訊, 俄軍事觀察家馬上聯想到這些年俄武裝力量在敘利亞的作戰行動。

自2015年9月30日參戰至今, 俄空天軍和海軍航空兵已損失了兩架蘇-24前線轟炸機、蘇-33和米格-29KR艦載機各一架, 還報銷了5架直升機, 5名空勤人員陣亡。 與之對應的是, 俄軍在敘利亞前線只損失了3架無人機, 且無人員傷亡, 但它們卻讓俄軍對敵人縱深目標的打擊效能提高了幾十倍, 只可惜這些無人機沒有攜帶武器, 否則對付“時間敏感性目標”的效果就更加出色了。

目前, 在敘參戰的俄軍無人機的使用頻率達到參戰初期的3.5倍, 月平均出動架次達1000多次, 提升了航空兵和炮兵的作戰效果。 俄軍轟炸極端組織的視頻幾乎全部依賴無人機拍攝, 宣傳效果良好。 要指出的是, 西方軍事強國越來越傾向於動用察打一體無人機攜帶多發對地攻擊導彈和制導炸彈實施低強度作戰,

每出動三個架次的打擊效果就相當於常規攻擊機的一個架次, 使用成本不到10%, 且完全不用擔心人員傷亡。 由此算來, 俄軍無人機在敘利亞的作戰任務超過1.6萬架次, 倘若其中30%能夠用於攻擊, 就可減少常規飛機出動1500架次, 相當於減少了在敘俄軍部隊集群半年的航空兵作戰費用, 經濟效益極其可觀, 這恐怕就是紹伊古急切宣佈無人攻擊機快要服役的原因。

俄“獵戶座”-E大型無人機模型

最有希望的明星

“獵戶座”-E無人機總體佈局類似美國MQ-1“掠奪者”和中國“彩虹”-5。 “獵戶座”-E採用尾部螺旋槳推進式, 翼展16.2米, 長8米, 最大起飛重量1100千克, 最大載荷200千克, 飛行時速140-250千米, 最大滯空時間可達24小時, 飛行高度8000米, 作戰半徑250千米。 無人機上有一部X波段多功能雷達, 機頭和機身後下方分別設置了白光/紅外攝像機和鐳射測距/目標指示儀。 關於“獵戶座”-E的機載精確制導彈藥, 俄媒體沒有更多報導, 但提到一個標準的作戰單元配備4-6架無人機和兩輛指揮方艙車、兩輛後勤維修車,

以多機輪換出動模式, 可實現24小時不間斷監控打擊。

喀琅施塔得公司的一位元消息人士透露, “獵戶座”-E無人機採用模組化結構, 並可搭配使用以執行預定任務:各類偵察、拍照攝像、監視目標及巡邏, 還能攜帶武器。 為了滿足俄國防部苛刻的技術要求, 該公司特意邀請俄羅斯交通安全系統公司為“獵戶座”-E研製機載電子系統、操控和導航系統, 機身則請喀山“雄鷹”設計局代為進行了風洞試驗, 確保性能的可靠與先進。 俄軍事專家鄧尼斯·費杜季諾夫說, “獵戶座”-E無人機可對重0.8~1噸和重4.55噸的兩類外國無人機構成競爭, 尤其是對美國“掠奪者”無人機構成巨大的市場競爭壓力, 後者最初被用作偵察機, 但在後來的各個型號中裝備了兩枚反坦克導彈,而重型的“死神”無人機則是在“掠奪者”基礎上放大設計的版本,能攜帶多達14枚“地獄火”導彈。(中國國防報)

俄“獵戶座”-E大型無人機操作臺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但在後來的各個型號中裝備了兩枚反坦克導彈,而重型的“死神”無人機則是在“掠奪者”基礎上放大設計的版本,能攜帶多達14枚“地獄火”導彈。(中國國防報)

俄“獵戶座”-E大型無人機操作臺

【訂閱關注“國防時報排頭兵”,縱覽軍情,聚焦熱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