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長江部分航段綠色航運仍存障礙 需將綠色發展理念融入航運發展全過程

拆除老舊小碼頭、鼓勵使用岸電、推進船舶油改氣……近年來,長江航道正積極推動綠色航運發展,以便更好地發揮長江黃金水道的綜合效益。 但在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仍存部分發展障礙。 專家建議,要多管齊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航運發展的全方面和全過程。

綠色航運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今年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了《關於推進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初步建成航道網路有效銜接、港口佈局科學合理、船舶裝備節能環保、運輸組織先進高效的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體系。

記者近日在皖江部分沿線地區走訪時瞭解到,安徽各沿江地區正在拆除老舊小碼頭,並開始科學配置岸線資源。

“為推動港口岸線整合,長江蕪湖段按照疏堵結合、上大壓小的原則,加大老舊小碼頭整合,先後關停或拆除了近80座小、散、弱尤其是污染嚴重的老舊碼頭,有效改善了港口生態環境。 ”蕪湖市地方海事局規劃建設科科長徐輝告訴記者,在岸線資源配置上,對於符合規劃、岸線利用率高、有利於臨港產業集聚的專案,優先安排岸線資源。

在其他皖江城市,也正在開展綠色港口建設。 據統計,安徽省上報國家發改委的224個非法碼頭,目前已拆除或部分拆除80%。

與此同時,航道也得到了有效疏通,運航能力大幅度增強。

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副局長李斌介紹說,合肥港合裕線航道是安徽省會合肥市及巢湖周邊地區通往長江的唯一水上通道,也是安徽省繼長江、淮河之後的第三條重要航道。 為增加其通行能力,目前正在對該航道進行改造升級,預計年底前會升級為二級航道,屆時,3000噸級的巨輪可常年通行,標準化更高的大型船舶將進入合肥港。

作為綠色航運的重要環節,船舶同樣是綠色航運的重要保障之一。 如今,合肥港完成老舊船舶拆解390艘;蕪湖港納入污水裝置改造的船舶約1300餘艘,已完成改造550艘,剩餘將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改造。

而在有“萬里長江第一港”之稱的雲南水富港碼頭,記者眼前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象:金沙江裡幾艘1500噸級以上的貨船靠在岸邊,幾輛從向家壩樞紐開來的翻壩轉運車輛正輪番向一艘4700噸級的貨船傾瀉磷礦石。

岸邊堆放的集裝箱、件雜貨以及磷礦、硫磺、煤礦等散貨,讓碼頭顯得格外擁擠。 為處理揚塵,灑水車來來回回不停作業。

雲南昭通市海事局副局長聶勇告訴記者,此前水富港已經對排放不達標、油耗大的老舊船進行了更新改造。 所有到水富港的船隻報崗時,昭通海事局除了要對證書、證照、人員等方面進行審查外,對船上的油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處理也要進行檢查。

部分航段綠色航運仍存梗阻

長江經濟帶綠色航運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也存在多點梗阻,如一些船東和船員環保意識不夠,船舶加裝的污水裝置形同虛設。

多地地方海事局相關監管負責人反映,很多船舶在加裝了汙水處理和垃圾收集裝置以後,並沒有打開使用,生活污水和垃圾依舊直排入河道和江中,“經常看到一些吃完的速食麵盒子、零食包裝等漂在水面上。 ”

船舶的老齡化問題也成為推進綠色航運的絆腳石。 “根據《船舶報廢拆解和船型標準化補助資金管理辦法》,2002年以後生產的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船舶不享受拆解補助政策,且沒有達到報廢年限,我們無法強制拆解”,安徽省合肥市地方海事局安全管理科科長王曉軒告訴記者,這其中有很多船舶沒有能力自費加裝汙水處理裝置,也不能進行強制報廢,如果涉水作業,會產生污染。

記者走訪發現,長江幹線及支流還存在一定數量、污染嚴重的簡易小碼頭,依法拆除整合難度很大。

王曉軒說,“因為涉及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附近漁民和船員的生產生活利益,地方小碼頭的拆除和整合工作比較艱難。 ”

而港口揚塵污染涉及多部門交叉管理,也導致監管出現盲點。 記者走訪多地地方海事局瞭解到,港口的揚塵管理涉及到環保、水利、海事等多個部門交叉管理,目前執法尚未形成合力,很多港區內的揚塵污染存在監管盲點,控制揚塵污染的措施和規定不夠細化。 “不知道到底歸誰管,管起來又擔心涉及到其他部門”,徐輝說。

對金沙江航段來說,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則是下游水電站與航運發展之間的矛盾。

雲南省海事局規劃處副處長倪蘇俊表示,到2020年和2030年,金沙江水路貨物運輸需求預計將分別達到1500萬噸和3000萬噸。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樞紐建設與航運發展之間仍有較大矛盾。”倪蘇俊說,“向家壩升船機尚在建設且通過能力僅有112萬噸,翻壩轉運系統通過能力在200萬噸左右,已經出現不能滿足水路貨物運輸過壩需求的窘境;溪洛渡樞紐未同步建設通航設施與翻壩轉運體系位置,限制了航運功能發揮;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通航方案尚不明了。”

還需把綠色理念融入全過程

為加快長江綠色航運發展,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在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中的主骨架和主通道作用,業內人士建議,要多管齊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航運發展的全方面和全過程。

首先,應明晰監管領域,消除監管空白。“長江的管理設計到漁業、水利、環保、海事等多個部門,長江航段各地區應對監管交叉領域進行明晰。”安徽省海事局副局長王恩國表示,各部門要建立聯絡協調機制,互幫互助,共同治理。

其次,要規範港口建設程式。安徽大學長三角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程紹鉑建議,在港口建設專案審批上,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於未通過環評審查的專案,一律不予辦理開工備案手續;對於未通過環評驗收的專案,一律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和投入運行。

第三,需推進船舶行業結構調整,簡化岸電申請補貼程式。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施平說,應該加快淘汰老舊船舶,引導新型標準船舶的研發、建造,優化運力結構,推進水運供給側改革。而多地地方海事部門也建議,應進一步簡化船舶使用岸電的財政補貼審批程式,並儘快出臺操作性強的內河岸電專案編制規範和標準,鼓勵船舶使用岸電,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此外,程紹鉑還建議,綠色航運應該與地方經濟統籌發展。管理部門可以考慮劃定複合功能區,劃分重點開發和重點保護區域,且重點開發的區域必須以堅持綠色發展為前提,這樣既保存了經濟實力也保護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馬列所所長黃小軍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雲南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把特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應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把雲南建成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加快雲南連接長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通道建設,推進金沙江航道和水富港擴能工程等重大通道專案,積極構建雲南北入長江的綜合交通通道。

“但從目前情況來看,樞紐建設與航運發展之間仍有較大矛盾。”倪蘇俊說,“向家壩升船機尚在建設且通過能力僅有112萬噸,翻壩轉運系統通過能力在200萬噸左右,已經出現不能滿足水路貨物運輸過壩需求的窘境;溪洛渡樞紐未同步建設通航設施與翻壩轉運體系位置,限制了航運功能發揮;白鶴灘、烏東德水電站相繼開工建設,通航方案尚不明了。”

還需把綠色理念融入全過程

為加快長江綠色航運發展,充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在長江經濟帶綜合立體交通走廊中的主骨架和主通道作用,業內人士建議,要多管齊下,把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到航運發展的全方面和全過程。

首先,應明晰監管領域,消除監管空白。“長江的管理設計到漁業、水利、環保、海事等多個部門,長江航段各地區應對監管交叉領域進行明晰。”安徽省海事局副局長王恩國表示,各部門要建立聯絡協調機制,互幫互助,共同治理。

其次,要規範港口建設程式。安徽大學長三角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程紹鉑建議,在港口建設專案審批上,嚴格執行環保“一票否決制”,對於未通過環評審查的專案,一律不予辦理開工備案手續;對於未通過環評驗收的專案,一律不予辦理竣工驗收和投入運行。

第三,需推進船舶行業結構調整,簡化岸電申請補貼程式。安徽省交通運輸廳廳長施平說,應該加快淘汰老舊船舶,引導新型標準船舶的研發、建造,優化運力結構,推進水運供給側改革。而多地地方海事部門也建議,應進一步簡化船舶使用岸電的財政補貼審批程式,並儘快出臺操作性強的內河岸電專案編制規範和標準,鼓勵船舶使用岸電,減少污染物的產生。

此外,程紹鉑還建議,綠色航運應該與地方經濟統籌發展。管理部門可以考慮劃定複合功能區,劃分重點開發和重點保護區域,且重點開發的區域必須以堅持綠色發展為前提,這樣既保存了經濟實力也保護了生態環境,一舉多得。

雲南省社會科學院馬列所所長黃小軍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雲南可以充分發揮比較優勢,把特色資源轉化為經濟優勢;同時,應建設綜合立體交通走廊,把雲南建成長江上游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加快雲南連接長江上游中心城市和主要港口通道建設,推進金沙江航道和水富港擴能工程等重大通道專案,積極構建雲南北入長江的綜合交通通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