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聲音"在中國被叫停 爭議戳破天價版權泡沫

據媒體11月13日報導,荷蘭Talpa終止與唐德影視“the voiceof”版權合作,並要求唐德繼續支付剩餘的4125萬美元的授權費用。 隨著引進模式熱潮中的代表“the voice of”如今無處落腳,光憑舶來品身份就能吃得開的綜藝局面已經不再。

the voice of在中國被叫停

唐德影視於13日早間發佈公告,公佈了其與好聲音版權方荷蘭Talpa傳媒就《中國好聲音》授權合同問題的最新進展。 唐德稱,公司已收到Talpa發來的關於終止協議的函件,並要求唐德繼續支付剩餘的4125萬美元的授權費用。 同時也做出回應:表示公司不認可Talpa單方面提出終止協議的行為,將繼續督促其根據協定的約定履行義務;就Talpa未按照協議約定履行其義務的行為,公司將視乎Talpa後續履約情況決定是否追究其包括退還已支付許可費、賠償違約金和其他損失等違約責任,並在必要時,在法律法規允許的範圍內採取必要的法律措施維護公司合法權益;公司實際控制人吳宏亮承諾,如果公司被裁定需支付剩餘許可費,他將承擔支付義務,以確保公司不會因此遭受經濟損失。

引進版權泡沫大

隨著前幾年引進模式井噴式發展,模式費在中國水漲船高,甚至出現了天價泡沫。 其中“TheVoice Of…”的版權費就經歷了暴漲,2012年,燦星製作與浙江衛視從荷蘭Talpa公司引進節目模式,按照國際慣例,節目的模式費用占節目整體製作費的5%左右,燦星向Talpa支付了節目模式費人民幣200多萬元。

2013年,燦星製作與Talpa公司進行第一次續約談判,當時Talpa公司表示,國內有其它衛視及製作公司願意出一億元採購“TheVoice Of…”節目模式,要將模式費漲到每年人民幣1億元。 燦星製作最終以每年6000萬元版權費的價格得以續約成功。 2016年初,Talpa公司單方面拒絕與燦星製作進行續約談判,與唐德影視簽訂了意向書。

原創才是硬道理

去年7月,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限制引進模式數量。 模式的真正價值,必須依賴本土電視製作團隊的創意和創作才能得到體現。 燦星製作副總裁陸偉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將來的電視市場是屬於具有原創能力的優秀製作團隊的,“燦星也在進一步加強原創模式創作,不排斥跟海外有經驗的電視模式機構公司合作,但必須擁有百分之百的智慧財產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