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江歌之死”媽媽的沉思:孩子,我寧願你不善良!

而此事最令網友們憤慨的是, 江歌死後, 劉鑫300多天拒絕與江歌媽媽聯繫, 換新髮型, 朋友圈玩自拍, 無絲毫內疚之心。 在江媽媽用網路輿論影響其生活後,

劉鑫媽媽更是言語刺激江媽媽“你女兒自己命短!”

1992年3月21日, 在山東青島的一個不富裕的家庭裡, 江秋蓮經歷了懷胎十月的艱辛, 生下了女兒江歌。

本以為是一個全家喜悅的時刻, 但爸爸見到推出產房的母女倆, 第一句話就是:“操!怎麼是個女孩!”自那一刻起, 江秋蓮的心碎的稀爛。

接下來的日子裡, 才一歲多的江歌就和媽媽一起, 經常遭受打罵、虐待, 到孩子一歲半時, 江秋蓮終於不堪丈夫的暴力和不忠, 提出離婚。

父母離婚後的江歌家一貧如洗, 用媽媽江秋蓮的話說“連吃飯都成問題”。 孩子想吃西瓜, 媽媽買不起;80元的房租, 拖欠幾個月交不上。

但江歌卻表現出異常懂事, 小小年紀就知道藏起自己的渴望, 從不向媽媽提出任何要求。 在我們的孩子正在一哭二鬧三打滾的時候, 江歌已經知道要幫媽媽背沉甸甸的書包了。

江媽媽在集市上批發布料做衣服, 培養江歌, 供她讀書。 中學時, 江歌開始看動漫, 繼而迷上了日本文化。 江媽媽不但沒有阻攔,

而且看到女兒每次在電腦前被逗得哈哈大笑時, 心底反而湧出一絲欣慰。

用媽媽的話說:“江歌這20多年沒少跟我受苦!”是呀, 生活已經這麼苦了。 能讓女兒無憂無慮開懷大笑的東西, 江媽媽都喜歡。

一次, 女兒透露同班同學要去日本留學的消息, 雖然嘴上沒說什麼,

但眼神中露出的羡慕神情, 沒有逃過媽媽的眼睛。

這時江歌一家的生活已經有所改善, 村裡拆遷分了兩套小產權的房子。 江媽媽沒有任何糾結, 毅然決定賣掉一套房, 送女兒去日本讀書。

臨走前, 江媽媽花900塊錢給女兒買了一件羊絨大衣。 江歌聽說了價格後, 千方百計要退掉, 因為她知道900元, 對於這個家的生活是多麼的奢侈。 最後江媽媽撒謊衣服不能退, 才讓江歌坦然穿上這件大衣, 這, 也是江歌這輩子最貴的一件衣服。

品學兼優的江歌在日本學校演講 穿的就是這件人生中最貴的大衣

到了日本的江歌, 省吃儉用, 刻苦學習。 留學生一般需要兩年才能讀完語言學校, 然後才能申報日本大學。 江歌只用了10個月, 就考上了日本名校“日本法政大學”。 “她說過留學就是為了改變命運”。

的確, 江歌的努力, 讓辛苦20多年拉扯她長大的媽媽, 讓相依為命20多年的姥姥, 終於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她成為了全家人的驕傲!

但這個希望和驕傲, 在2016年11月3日淩晨被一個喪心病狂的男子瘋狂地捅了10刀, 喉嚨、前胸刀刀斃命。這個24歲的花季少女,就這樣香消玉殞在自己屋前、閨蜜反鎖的門口。

這不是一篇為了呼籲判決陳世峰死刑而寫的文章,也不是為了聲討劉鑫的道德淪喪。但我們不是不恨殺人犯,更不是同意劉鑫的做法。

小編費盡心思的羅列了一大堆江歌和媽媽原來的生活,只是因為同為媽媽,除了報仇和討公道,我們更加忍不住想說的是:

江歌!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江媽媽24年傾盡全部的撫養、24年的忍耐和期望。你卻替一個把你反鎖在門外的閨蜜死去,真的太不值了!

江歌!

你走後媽媽整天以淚洗面,每日翻看你舊時文字,親吻你的照片,她說她“不想走出來”。而你為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和一個“垃圾人”爭辯,這個死,真的太不值了!

江秋蓮善良、努力、有骨氣!她養了個好女兒,和她一樣心地善良。但看到江歌血淋淋的屍體,在無數個夜晚夢見回家的女兒後,不知江媽媽現在所想是否和我一樣:

孩子!有時候,我寧願你不善良!

似乎從孩子出生起,我們就教孩子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即使在大人的世界,生活不盡人意,身邊危險重重,我們也會把悲傷和恐懼強壓心底,在轉過身面對孩子時報以一個微笑,告訴TA世界有多美好!

可是,你嫌孩子太小不願告訴TA這世界有多邪惡,壞人卻不會嫌你的孩子小。

上周爆發的攜程虐童事件,虐的多少媽媽徹夜難眠,不也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不管我們的寶寶多小,做為媽媽,有些事一定要讓孩子儘早知道。

不但要讓孩子知道發生危險如何自保,更要學會不把自己陷於危險之中,這才是我們善良的底線!

之前看到“凡媽”寫的一篇文章,告訴自己的女兒,有幾種情況,請不必善良,我們加以修改,分享給大家:

孩子,我們應該善良,但必須有底線

☞你弱勢對方強勢,請不必善良

女兒,你是一個孩子,走在街上遇到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請求幫忙提東西,媽媽希望你不必善良,拒絕這個要求。作為成年人,他應該可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求助另一個成年人,而不應該尋找一個比他弱勢許多的孩子。這樣的求助裡,往往就埋藏著危險。

☞對方提出讓你進入封閉空間時,請不必善良

有時遭遇不幸的導火索,都是因為她們善良地接受了別人的求助,並隨陌生人進入封閉空間裡進行幫助。這是非常危險的。在公共場所,壞人的許多行動並不敢施展,但是當把你帶到封閉空間,一切就難說了。所以,當有陌生人提出請你到他家裡或者店裡幫忙時,請拒絕他。

☞面對長期尋求幫助的懶惰者,請不必善良

女兒,媽媽以前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人每天下班都會給家門口的乞丐一塊錢,半年過去,有一天他突然不想給了,結果他經過那個乞丐時,乞丐將他狠狠罵了一頓。

這世界有些人好吃懶做、有些人習慣依賴。人總是貪婪的,當你幫助他第一次之後,他會漸漸把你的善良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有一天,當你突然決定不幫他時,他會忘記你過去所有施於他的恩情,反而恨你此時不幫你。

救急不救窮,救命不救懶。對人好也要有底線,對好吃懶做的人“自私”,不一定是壞事。

☞生命危急關頭,請不必善良

當出現天災人禍時,請首先保全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儘快撤離危險區,然後再通知員警或者部隊,讓他們來救援困在災難中的人們。有時候你不管不顧地沖入救援現場,會給救援帶來更大的麻煩。

☞遇到“垃圾人”,一定收起自己的善良,有多遠、躲多遠!

“惹不起躲得起”這句話,不是膽小怕事,也不代表著慫包軟蛋,而是懂得規避的睿智。

比如醉漢,比如滿嘴髒話、動不動就出手打人的人,還比如像陳世峰那樣,精神疾病,衝動起來殺人放火的人……遇到這些人,趁早遠離,為這些垃圾人置自己於危險,太不值得!

別跟垃圾人去爭什麼公平正義,你對他們的適度“認慫”,就是把自己和險境隔絕,這才是對自己的保護。

別抱著“善良”的心態想著去拯救蒼生,有些壞人是永遠不會變好。遇到危險,先保護好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做賭注。

文中圖片源自“局面”

本文部分觀點節選自“凡媽手記”

喉嚨、前胸刀刀斃命。這個24歲的花季少女,就這樣香消玉殞在自己屋前、閨蜜反鎖的門口。

這不是一篇為了呼籲判決陳世峰死刑而寫的文章,也不是為了聲討劉鑫的道德淪喪。但我們不是不恨殺人犯,更不是同意劉鑫的做法。

小編費盡心思的羅列了一大堆江歌和媽媽原來的生活,只是因為同為媽媽,除了報仇和討公道,我們更加忍不住想說的是:

江歌!

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江媽媽24年傾盡全部的撫養、24年的忍耐和期望。你卻替一個把你反鎖在門外的閨蜜死去,真的太不值了!

江歌!

你走後媽媽整天以淚洗面,每日翻看你舊時文字,親吻你的照片,她說她“不想走出來”。而你為一個“極度自私的人”和一個“垃圾人”爭辯,這個死,真的太不值了!

江秋蓮善良、努力、有骨氣!她養了個好女兒,和她一樣心地善良。但看到江歌血淋淋的屍體,在無數個夜晚夢見回家的女兒後,不知江媽媽現在所想是否和我一樣:

孩子!有時候,我寧願你不善良!

似乎從孩子出生起,我們就教孩子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即使在大人的世界,生活不盡人意,身邊危險重重,我們也會把悲傷和恐懼強壓心底,在轉過身面對孩子時報以一個微笑,告訴TA世界有多美好!

可是,你嫌孩子太小不願告訴TA這世界有多邪惡,壞人卻不會嫌你的孩子小。

上周爆發的攜程虐童事件,虐的多少媽媽徹夜難眠,不也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嗎?

不管我們的寶寶多小,做為媽媽,有些事一定要讓孩子儘早知道。

不但要讓孩子知道發生危險如何自保,更要學會不把自己陷於危險之中,這才是我們善良的底線!

之前看到“凡媽”寫的一篇文章,告訴自己的女兒,有幾種情況,請不必善良,我們加以修改,分享給大家:

孩子,我們應該善良,但必須有底線

☞你弱勢對方強勢,請不必善良

女兒,你是一個孩子,走在街上遇到一個健康的成年人請求幫忙提東西,媽媽希望你不必善良,拒絕這個要求。作為成年人,他應該可以自己解決這個問題,或者求助另一個成年人,而不應該尋找一個比他弱勢許多的孩子。這樣的求助裡,往往就埋藏著危險。

☞對方提出讓你進入封閉空間時,請不必善良

有時遭遇不幸的導火索,都是因為她們善良地接受了別人的求助,並隨陌生人進入封閉空間裡進行幫助。這是非常危險的。在公共場所,壞人的許多行動並不敢施展,但是當把你帶到封閉空間,一切就難說了。所以,當有陌生人提出請你到他家裡或者店裡幫忙時,請拒絕他。

☞面對長期尋求幫助的懶惰者,請不必善良

女兒,媽媽以前聽過一個笑話:

一個人每天下班都會給家門口的乞丐一塊錢,半年過去,有一天他突然不想給了,結果他經過那個乞丐時,乞丐將他狠狠罵了一頓。

這世界有些人好吃懶做、有些人習慣依賴。人總是貪婪的,當你幫助他第一次之後,他會漸漸把你的善良幫助視為理所當然。有一天,當你突然決定不幫他時,他會忘記你過去所有施於他的恩情,反而恨你此時不幫你。

救急不救窮,救命不救懶。對人好也要有底線,對好吃懶做的人“自私”,不一定是壞事。

☞生命危急關頭,請不必善良

當出現天災人禍時,請首先保全自己的生命。我們應該儘快撤離危險區,然後再通知員警或者部隊,讓他們來救援困在災難中的人們。有時候你不管不顧地沖入救援現場,會給救援帶來更大的麻煩。

☞遇到“垃圾人”,一定收起自己的善良,有多遠、躲多遠!

“惹不起躲得起”這句話,不是膽小怕事,也不代表著慫包軟蛋,而是懂得規避的睿智。

比如醉漢,比如滿嘴髒話、動不動就出手打人的人,還比如像陳世峰那樣,精神疾病,衝動起來殺人放火的人……遇到這些人,趁早遠離,為這些垃圾人置自己於危險,太不值得!

別跟垃圾人去爭什麼公平正義,你對他們的適度“認慫”,就是把自己和險境隔絕,這才是對自己的保護。

別抱著“善良”的心態想著去拯救蒼生,有些壞人是永遠不會變好。遇到危險,先保護好自己,不要用自己的生活和生命去做賭注。

文中圖片源自“局面”

本文部分觀點節選自“凡媽手記”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