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解讀之四

利劍高懸 震懾常在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解讀之四

巡視是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 是黨內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有效方式,

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的制度優勢。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總結過去五年的工作和歷史性變革中, 在對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作出的重大部署中, 均重點提及巡視工作, 十九大黨章修正案將巡視制度由原來的一款拓展為一條。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全面總結了十八大以來巡視工作取得的成果, 指出“巡視實現一屆任期全覆蓋, 發現問題、形成震懾, 成為全面從嚴治党的利劍”“條條要整改、件件有著落, 發揮標本兼治戰略作用”, 並建議今後要繼續“發揮黨內監督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監督相結合的優勢, 落實黨內監督各項制度, 不斷深化政治巡視, 做到一屆任期內對所轄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同時要“深化省區市巡視工作, 推進中央單位巡視和市縣巡察工作, 構建上下聯動的監督網。 ”這些都是對巡視工作五年來實踐經驗的深刻總結和務實運用, 是全面從嚴治黨實踐、理論、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 為推動巡視工作向縱深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不斷深化政治巡視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巡視工作。 中央政治局會議、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23次研究巡視工作, 聽取每一輪巡視情況彙報、審議巡視情況專題報告, 習近平總書記每次都發表重要講話, 全面系統闡述巡視工作方針與任務。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央給了巡視組尚方寶劍,

是‘欽差大臣’, 是‘八府巡按’, 就要盡職履責, 不能大事拖小, 小事拖了, 對腐敗問題要零容忍。 不管級別有多高, 誰觸犯法律都要問責, 都要處理, 我看天塌不下來。 ”犀利表述振聾發聵, 擲地有聲, 既說出了中央懲治腐敗的堅強決心, 也道出了億萬人民群眾的共同期待。

黨中央兩次修訂《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 制定中央巡視工作五年規劃、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見、被巡視黨組織配合中央巡視組開展巡視工作的規定, 把巡視作為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重大舉措、作為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 從聚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 圍繞“四個著力”發現問題;到緊緊圍繞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 著力發現管黨治黨寬鬆軟問題;再到聚焦堅持党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推動形成良好黨內政治生態, 政治巡視的定位越來越清晰、指向越來越精准。 巡視工作把講政治作為首要標準, 以党的政治建設為統領, 以“四個意識”為政治標杆, 把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擺在首要位置, 牢牢把握政治方向、政治立場和政治大局, 把政治和業務有機統一起來, 善於從厚植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高度辨析問題, 把好政治關這個首要關口, 盯住“關鍵少數”, 查找政治偏差, 督促被巡視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從政治上、大局上向核心看齊, 用實際行動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

實現一屆任期內巡視全覆蓋

實現對所轄地方、部門和企事業單位巡視全覆蓋, 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政治承諾。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巡視全覆蓋作出明確部署, 要求改進中央和省區市巡視制度, 做到對地方、部門、企事業單位全覆蓋。 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創新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共開展12輪巡視,巡視了277個黨組織,對16個省區市開展“回頭看”,對4個中央單位開展了“機動式”巡視;各省區市黨委共組織巡視了8362個黨組織。同時,中央軍委組織開展13批次巡視,完成了對軍委管理的黨組織的常規巡視全覆蓋和回訪巡視全覆蓋。在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全覆蓋,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修訂後的黨內監督條例和巡視工作條例都對巡視全覆蓋作出明確規定。黨的十九大把巡視全覆蓋的創新實踐寫入黨章,生動詮釋了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的重要規律,真正做到了黨內監督無禁區、無例外。這為今後巡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級黨委落實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必須著眼巡視監督長遠發展,謀劃和推動好新時代巡視工作,在深化標本兼治上下功夫,提升巡視全覆蓋的綜合效應。

不斷創新巡視方式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依然嚴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出發,明確了“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巡視工作方針,極大增強了巡視的威懾力和實效性,巡視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成為黨之利劍、國之利器。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巡視工作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實行巡視組組長、巡視物件、巡視組與巡視物件關係“三個不固定”;堅持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相結合,突出專的特點,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機動靈活、精准發現,見微知著、由表及裡,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資料顯示,中央巡視組受理信訪159萬件,與幹部群眾談話5.3萬人次,有效實現了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同時,嚴格落實巡視監督責任,牢固樹立有重大問題應當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如實報告就是瀆職的觀念,把握“樹木”和“森林”關係,發揮全面從嚴治党利劍作用。

推進中央單位巡視工作

中央和國家機關是党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中樞,權力集中、地位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權力越大,越容易產生“燈下黑”,強化黨內監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國家機關管好。黨內監督條例對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組(黨委)巡視工作作出明確部署,新修改的巡視工作條例提出了具體要求。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已有67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探索開展巡視工作,有力促進中央和國家機關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強化了對權力的監督制約,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按照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的要求,下一步要根據工作需要,推動中央有關部委和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開展巡視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保證中央單位巡視工作規範發展。中央有關部委和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開展巡視工作,要著力發現並推動解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到位、黨的觀念淡薄、紀律鬆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作用虛化等“燈下黑”問題,堅決打通“中梗阻”、防止“燈下黑”,把加強党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推進市縣巡察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結合各地實踐探索,把巡察制度作為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的重大創新舉措,制定《關於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見》,推動各省區市黨委全面鋪開市縣巡察工作。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顯示,各省區市黨委全部開展市縣巡察,形成了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格局。據統計,截至黨的十九大召開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個副省級城市全部建立了巡察制度,336個市地、2483個縣區開展了巡察工作。市縣巡察緊密結合基層實際,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發現和推動查處侵吞挪用、克扣強佔惠民資金特別是扶貧資金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作為、亂作為、妄作為、胡作為等脫離群眾問題,以及“雁過拔毛”、“村霸”等微腐敗問題,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管黨治党新氣象,增強獲得感、受益感,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築牢了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下一步,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的“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的重大部署,按照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會上的講話要求,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切實擔負起黨中央賦予的職責,謀劃好新一屆中央巡視工作,深化政治巡視巡察,構建上下聯動的監督網。全面鋪開市縣巡察工作要以黨的紀律為尺子,著力發現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現象,及時糾正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跑偏走樣、效果層層遞減等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

中央巡視工作領導小組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要求,創新組織制度和方式方法,共開展12輪巡視,巡視了277個黨組織,對16個省區市開展“回頭看”,對4個中央單位開展了“機動式”巡視;各省區市黨委共組織巡視了8362個黨組織。同時,中央軍委組織開展13批次巡視,完成了對軍委管理的黨組織的常規巡視全覆蓋和回訪巡視全覆蓋。在黨中央堅強有力領導下,巡視工作在黨的歷史上首次實現一屆任期內全覆蓋,體現了全面從嚴治黨的堅定決心。修訂後的黨內監督條例和巡視工作條例都對巡視全覆蓋作出明確規定。黨的十九大把巡視全覆蓋的創新實踐寫入黨章,生動詮釋了從嚴治黨“基礎在全面”的重要規律,真正做到了黨內監督無禁區、無例外。這為今後巡視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各級黨委落實黨的十九大戰略部署,必須著眼巡視監督長遠發展,謀劃和推動好新時代巡視工作,在深化標本兼治上下功夫,提升巡視全覆蓋的綜合效應。

不斷創新巡視方式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依然嚴峻複雜的反腐敗鬥爭形勢出發,明確了“發現問題、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的巡視工作方針,極大增強了巡視的威懾力和實效性,巡視工作取得突出成效,成為黨之利劍、國之利器。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五年來巡視工作不斷創新方式方法,實行巡視組組長、巡視物件、巡視組與巡視物件關係“三個不固定”;堅持常規巡視和專項巡視相結合,突出專的特點,緊盯重點人、重點事、重點問題,機動靈活、精准發現,見微知著、由表及裡,發揮政治“顯微鏡”和“探照燈”作用。資料顯示,中央巡視組受理信訪159萬件,與幹部群眾談話5.3萬人次,有效實現了黨內監督與群眾監督相結合。同時,嚴格落實巡視監督責任,牢固樹立有重大問題應當發現而沒有發現就是失職、發現問題沒有如實報告就是瀆職的觀念,把握“樹木”和“森林”關係,發揮全面從嚴治党利劍作用。

推進中央單位巡視工作

中央和國家機關是党和國家治理體系的中樞,權力集中、地位重要。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權力越大,越容易產生“燈下黑”,強化黨內監督首先要把中央和國家機關管好。黨內監督條例對中央和國家機關黨組(黨委)巡視工作作出明確部署,新修改的巡視工作條例提出了具體要求。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指出,已有67個中央和國家機關探索開展巡視工作,有力促進中央和國家機關加強党的領導、党的建設和全面從嚴治黨,強化了對權力的監督制約,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按照黨的十九大黨章修正案的要求,下一步要根據工作需要,推動中央有關部委和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開展巡視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保證中央單位巡視工作規範發展。中央有關部委和國家機關部門黨組(黨委)開展巡視工作,要著力發現並推動解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到位、黨的觀念淡薄、紀律鬆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機關黨委和機關紀委作用虛化等“燈下黑”問題,堅決打通“中梗阻”、防止“燈下黑”,把加強党的領導、全面從嚴治黨要求落實到各個領域、各個方面。

推進市縣巡察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結合各地實踐探索,把巡察制度作為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的重大創新舉措,制定《關於市縣黨委建立巡察制度的意見》,推動各省區市黨委全面鋪開市縣巡察工作。十八屆中央紀委向黨的十九大的工作報告顯示,各省區市黨委全部開展市縣巡察,形成了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格局。據統計,截至黨的十九大召開前,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5個副省級城市全部建立了巡察制度,336個市地、2483個縣區開展了巡察工作。市縣巡察緊密結合基層實際,突出問題導向,著力發現和推動查處侵吞挪用、克扣強佔惠民資金特別是扶貧資金等損害群眾切身利益問題,不作為、亂作為、妄作為、胡作為等脫離群眾問題,以及“雁過拔毛”、“村霸”等微腐敗問題,讓群眾切身感受到管黨治党新氣象,增強獲得感、受益感,密切了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繫,築牢了黨執政的群眾基礎。下一步,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作出的“深化政治巡視,堅持發現問題、形成震懾不動搖,建立巡視巡察上下聯動的監督網”的重大部署,按照趙樂際同志在中央紀委監察部傳達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大會上的講話要求,不鬆勁、不停步、再出發,切實擔負起黨中央賦予的職責,謀劃好新一屆中央巡視工作,深化政治巡視巡察,構建上下聯動的監督網。全面鋪開市縣巡察工作要以黨的紀律為尺子,著力發現違反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的現象,及時糾正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跑偏走樣、效果層層遞減等問題,推動全面從嚴治党向基層延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