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8條生態政策聚力打造秀外慧中美麗寧夏

11月13日, 在充分聽取民意、經過20多次修改後, 寧夏《關於推進生態立區戰略的實施意見》正式發佈。 這份字裡行間包含民意民情的《實施意見》, 用28條更加突出政策支持、更加突出行動色彩的政策措施為百姓構築起一個可期許、可觸摸的天藍地綠水美空氣清新的美麗寧夏。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用保護眼睛和對待生命來比喻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黨的十九大更是將建設美麗中國作為強國目標之一提出。 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來甯視察時的重要指示, 結合寧夏生態脆弱的實際和百姓現實需求,

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大力實施生態立區戰略。

生態立區, 如何落棋?如何“提筆作畫”將藍圖變為現實?又如何為美麗中國貢獻寧夏“色彩”?

《實施意見》給出時間表、路線圖:將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融于寧夏實際, 以沿黃經濟帶建設和生態修復、污染治理、制度機制為重點, 提出了一系列工作要求和配套支持政策;聚焦全區水土涵養、水土保持、防風防沙、生物多樣性保護等生態建設短板, 以及大氣、水、土壤污染等突出環境問題, 提出實施一系列指向性明確的行動,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力爭通過一個時期的努力, 解決寧夏突出環境問題。

《實施意見》圍繞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控和督查、強化生態立區戰略實施的組織保障6部分,

提出了28條政策措施。

細看每一條政策措施, 處處皆是民心所盼。

——打造沿黃生態經濟帶, 推動產業結構綠色轉型、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嚴格產業項目准入、強化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培育生態優先意識和理念、推進城鎮綠色化發展和加快美麗鄉村建設等措施, 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宣導推行綠色生活方式、加快建設綠色城鄉”三大舉措, 打造生態優先、產城融合、人水和諧的沿黃生態經濟帶, 為百姓提供宜居宜業的優美環境。

——實施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

強化河湖全域化、系統化、綜合化保護和治理, 加強賀蘭山、六盤山、羅山為重點的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修復, 統籌推進荒山荒漠、平原綠洲、城鄉通道、河湖溝渠造林綠化等, 通過開展母親河保護、賀蘭山六盤山羅山重點保護、新一輪國土綠化、自然保護區整治、農田保護和荒漠化治理五大行動, 推動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 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還百姓一個天藍雲白、山清水秀的優美環境。

——打好環境污染防治攻堅戰, 強化煤塵、煙塵、揚塵、汽塵、異味污染綜合防治和重污染天氣應對, 加快水環境污染防治, 強化城鎮汙水處理等, 進一步細化“藍天、碧水、淨土”三大行動的目標、任務和具體舉措,

用3-5年基本解決環境突出問題, 讓百姓呼吸上新鮮空氣, 喝上乾淨放心的水。

——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機制改革方面, 通過改革生態環境保護體制、健全生態環境保護決策機制、政績考核和責任追究機制、綠色投入和激勵機制、生態建設和環境治理市場體系、生態保護補償制度、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七項制度機制, 形成源頭預防、過程嚴管、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 為“環境優美”建立起保駕護航的長效機制。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管控和督查, 實施“三區三縣”分類管控、開發強度管控和責任分級管控制度,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 建立領導幹部干預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登記制度等,

通過加強空間規劃管控、環境立法管控、環境風險管控三大管控措施, 強化黨政督察、執法監管、社會監督三大監督措施, 落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企業主體責任, 構築立體責任體系, 為美麗寧夏建設保駕護航。

——強化生態立區戰略實施的組織保障,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和科技創新, 加大財政投入, 統籌整合專項資金, 穩定增加生態環保資金支援力度, 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智力支撐、資金保障、能力建設”四大舉措, 確保《實施意見》順利實施, 開花結果。

28條政策措施, 是生態立區戰略的落地生根的具體舉措, 也是對全區百姓的莊嚴承諾。

“我們將深入實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行動, 確保2020年生態環境品質總體改善。 ”自治區環保廳負責人說, 下一步,將按照《實施意見》要求,開展燃煤、煙塵、機動車、揚塵污染協同治理,全面淘汰城市建成區2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抓好異味治理,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限期、限產整改,還群眾清新空氣;加強黃河支流、重點湖泊保護和入黃排水溝整治,全面取締工業企業直排口,推進污水集中治理、廢水深度治理,為群眾創造更多親水環境;實施土壤環境監測全覆蓋,嚴格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從源頭保障人居環境安全。

下一步,將按照《實施意見》要求,開展燃煤、煙塵、機動車、揚塵污染協同治理,全面淘汰城市建成區2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抓好異味治理,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限期、限產整改,還群眾清新空氣;加強黃河支流、重點湖泊保護和入黃排水溝整治,全面取締工業企業直排口,推進污水集中治理、廢水深度治理,為群眾創造更多親水環境;實施土壤環境監測全覆蓋,嚴格整治農業面源污染,從源頭保障人居環境安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