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同的教育風格,一樣的教學效果

我在尚學堂的第一節課, 見到了尚學堂的老師, 胡琦光老師, 大家叫他老胡, 是一個慈祥的長者, 不緊不慢的講述著Java的基礎課程, 因為缺了第一周的課程, 我抱著電腦忐忑的裝上了傳說中的紅蜘蛛。 是的, 忐忑, 因為這時候我還不知道Java是幹嘛的, Javaee是幹嘛的, 也不知道什麼是框架, 什麼是web, 只是憑藉在大學裡學到的基礎在努力回憶著和Java有關的內容。 但是很快我發現了, 這種不安的心情很快消失了。 因為老胡, 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先生總是不緊不慢的一遍遍的做工工整整的板書, 這讓我很安心, 因為當了20年學生的我知道這種慢吞吞的做板書的老師,

是絕對不會扔下你不管的。 就是這樣, 老胡的板書影響了我以後的求知生涯。

於是我開始學習老胡的風格寫筆記, 在每天的課程結束後, 把老師筆記整理好, 並在每天的筆記後面留下一兩頁空白, 老胡說這叫留白,

在你以後看自己的筆記時方便補充對知識點的理解。 其實坦白來說, 我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理解物件導向是什麼, 後來正是最後的留白拯救了我, 老胡說, 我講的東西你敲十遍, 理解不了的東西寫在後面, 第二天來問我。 一個月後, 我追上了大部隊的進度。

其實一直以來我的心情都很滖, 特別是剛到尚學堂的那一個月, 簡直滖到每天都是垂頭喪氣耷拉著頭, 不知道明天該幹什麼, 我覺得每一個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心情都是這樣, 一天天的熬著畢業, 等待畢業即失業的命運降臨。 慢慢的, 我發現了尚學堂的奇妙之處, 準確來說, 那是一種精神。 同行的學員常常抱著鍵盤敲擊代碼到深夜淩晨, 老胡也是每天頂著黑眼圈來上課。

但是, 那是一種精神, 在他們臉上沒有疲憊, 只有精神。

在這樣的氛圍下, 到了三月份, 帝都的春天。 在一個劇烈的沙塵暴天過後, 老胡敲完了初級入門篇的最後一個代碼, 說你們千萬不要留級來找我, 然後飄然離去。 於是充滿搞笑色彩的李毅老師來到了我們面前——我們邁入了中級班。 李毅老師, 別名大帝, 我們私下都叫大老師, 為我們帶來了春天的氣息。 初春的季節裡, 大老師滿頭大汗的給我們安裝了一天的開發環境, myeclipse for spring 8.6等等。 接下來的幾天裡, 我們感受到了大帝和老胡迥然不同的授課風格, 如果說老胡的風格是小米加步槍, 一板一眼的彈孔, 一字一句的板書。 那麼大帝就是劇烈的炮擊, 高濃度的知識點在有限的時間裡傾泄而下,

所有的精髓濃縮在課前的提綱中, 繁複而瑣碎。 後來我才知道, 中級web的散碎知識點, 以大帝的炮擊風格才能達到壓縮式理解, 分散式使用的奧義。 既然初次理解有難度, 那麼大帝就一遍一遍的敲出來, 最後以一個完全手工敲出來的servlet/jsp的資訊管理專案, 解答了所有中級內容的疑點。 那種感覺就是, 在白天被肆虐的炮火虐了一整天後, 在傍晚時大帝幽幽的笑聲中瞬間秒懂了每顆炮彈的含義, 深入淺出, 破而後立。

六月初, 在即將畢業的本科學校, 我擺脫大學時代學渣形象的重要時刻來臨了。 此時雖未學完尚學堂的所有課程, 但在尚學堂風格的影響下, 我用十天的時間, 完成了畢業設計, 即大帝風格的手工資訊管理專案——新生報到管理系統。 第一次使用JSP/servlet+mysql+Tomact的環境親手寫完一個專案, 第一次同時完成軟體硬體的通信功能對接, 第一次站在很多老師的面前滔滔不絕的演示著自己實現的各類功能。 畢業季的夏天有太多的第一次...當答辯老師問我:這些複雜的邏輯是如何設計出來的, 以前自己學過嗎?我都會說,我是在北京尚學堂培訓出來的。

以前自己學過嗎?我都會說,我是在北京尚學堂培訓出來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