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掌摑!拖拽!磕頭——都進來看看,你有沒有在教育中踩這樣的雷區

近日, 在網上看到這麼一則新聞——導購掌摑孕婦, 被其夫踢飛, 還被拉住頭髮拖拽。 這是孕婦的丈夫事後的解釋。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今天不說孕婦, 不說其夫, 就說一下這個導購。 撇開其他不談, 就這個導購因為言語糾紛, 便糾集熟人想給對方教訓的行為來說, 是非常不理智的, 也非常不恰當。 我們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人, 簡單的一句話就會擊中他爆點, 讓他做出過激行為,
有時候非常不理解, 這人怎麼這麼易怒這麼小肚雞腸。 今年夏天, 發生在我的學生小月身上的一件事讓我明白了, 如今又出現了如此相似的導購掌摑孕婦事件, 讓我忍不住寫下這篇文章, 希望能夠引起各位家長的深思。

今年暑假小月在飯店打工, 也被打了, 起因也是上廁所。 前面顧客上廁所上的時間長了一點, 小月就在廁所的門上蹬了一腳, 顧客出來罵了小月一句, 小月就跟顧客對罵, 之後你來我往就起了肢體衝突, 最後小月被顧客推了一把, 頭磕在了洗手臺上, 顧客才甘休。

小月為什麼會這樣?這和她的成長經歷息息相關。

小月是家裡的獨生女, 一雙大大的眼睛很是漂亮, 一家三代擠在一套90平米的兩居室裡,

奶奶患有心臟病, 時不時就得住院, 爺爺是一家老廠的工人, 小月的爸爸滿18歲就接替了他爺爺的崗位, 一個月工資800元, 媽媽在超市做導購一個月大概2000元。 可是小月從小的吃穿用度絕對是社區裡拔尖的, 她媽媽也是把女兒要嬌養發揮到了極致。 一年級的時候小月尿了褲子, 有同學說她, 她媽媽就追到學校把全班同學都罵了一頓, 至此, 小月在小學6年期間老師同學無人敢惹, 更談不上教育交流了。 初中分到了我的班級, 我發現長大之後的小月更不得了。 她奶奶批評她, 她就把她奶奶的心臟病藥扔了, 她爸爸要打她, 她媽媽就威脅他爸爸, 敢打就離婚。 小月的姑姑看小月10點多了, 還不起床吃飯, 就去叫小月, 小月就罵她姑姑有病,
她姑姑照屁股打了小月一巴掌, 她媽媽就從超市趕回來把她姑姑趕出了家門, 把小月領回娘家住了兩個月, 小月的姑姑說再不登門, 小月和她媽媽才回來, 之後, 小月的奶奶爸爸也寒了心, 不再管她。 初二早戀, 經常帶小男生鑽到我們所在單元的防盜門裡面待好長時間, 我就跟她家裡人反映了一下, 結果之後三天每天我家車都有一道從前至後的劃痕, 後來我單獨問過她一次, 才沒有再增新痕, 但我的自行車經常被拔氣門芯, 最嚴重的一次車胎被戳了五個洞, 社區裡的鄰居都看見好幾次, 小月的奶奶知道後, 讓小月去我家給我道歉, 小月的媽媽就嚷嚷:“誰有證據?拿出來看看?沒有就別一直嚷嚷,
淨幫著外人欺負自家孩子!”後來, 小月的奶奶登門給我道歉, 看著老人家花白的頭髮, 滄桑的臉, 滿眼的愧疚, 隱藏的無奈, 我選擇了原諒, 開始了只要小月在家就步行去學校的生涯。

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今年夏天(也就是她上中專的第二年出去打工被打後)才有所改變, 上星期碰上小月, 她竟然稀奇的對我說了一聲“老師好”?!

過分寬容的生長環境, 讓小月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偏激的寵溺, 讓小月根本沒有回饋別人的習慣;別人不順她意的行為, 讓小月有了自己特權被侵佔的憤怒;媽媽的無理攪三分, 讓小月根本沒有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意識。 所以, 過分盲目的放縱, 被生活狠狠地打了臉。 還好, 生活的警示讓小月的行為有所改變, 希望上述的女導購也能反思自己,遇事寬容冷靜的處理,然後嚴於律己,不要預支自己的幸運,不要總是在生活狠狠給你一巴掌的時候,才開始有所改變——這樣的成長太沉重!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教育16歲的兒子時說的話,願我們的孩子都不要經歷像那位導購和小月那樣太過沉重的成長經歷。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覺得樂育說的還有點道理,就關注樂育吧!

希望上述的女導購也能反思自己,遇事寬容冷靜的處理,然後嚴於律己,不要預支自己的幸運,不要總是在生活狠狠給你一巴掌的時候,才開始有所改變——這樣的成長太沉重!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美國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教育16歲的兒子時說的話,願我們的孩子都不要經歷像那位導購和小月那樣太過沉重的成長經歷。

圖片來自網路

圖片來自網路

覺得樂育說的還有點道理,就關注樂育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