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殲31做了什麼,俄羅斯軍方耿耿於懷,美專家說出了真相

近年的國際軍貿市場如此火熱, 中國製造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 現在一個新的機遇已經來臨!新一代戰鬥機市場的形成中, 隨著美制F35戰機成熟, 美國已經先行在五代機市場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如何進入這一市場已經擺到我們面前。 中國已經開發出了五代機, 殲20, 今年即可以入役, 可惜它要優先供應我軍, 那麼搶佔國際市場的重任將由殲31來擔任了。 殲31為我研製的第二種五代機, 於2012年10月31日才實現首飛。

據美國軍事專家稱, 中航工業沈飛集團開發和製造殲-31平攤到每架的成本約7000-8000萬美元, 這一數額雖然要比2000多萬美元的“梟龍”公開價格高出不少, 但在國際上一些高端戰鬥機陣容中, 還算比較低的。 比如:歐洲的“陣風”、“颱風”報價都超過1億美元, 而美國F-35A在大批量生產後也只能達到8000多萬美元的水準。 因此, 我們看出, 殲-31報價的絕對值雖然不小, 但相對值其實並不大,

能以如此價格買到足以匹敵F-35的五代機其實已經很划算了。 因此真實原因不言而喻:殲-31很可能搶了俄羅斯戰機的生意。

目前殲31的新型原型機將於近期首飛, 並換裝國產的發動機, 即WS-13發動機。 該發動機性能更好不說, 還有升級的空間。 如果未來能升級為向量發動機,

那麼將具備高機動能力, 更適用於航母甲板的短距起降。 殲31為多用途設計, 最大載彈量為8噸, 適於執行各種任務, 性能上自然不及殲20, 確切的說, 殲20為重型機, 殲31為輕型機, 兩者屬於高低檔搭配組合, 類似於美軍的F22與F35的關係。 也就是說, 殲31不是做為殲20的競爭對手, 而是搭檔來發展的, 中國空軍沒有理由拒絕裝備殲31, 海軍也可能需要殲31來充任下一代的艦載機, 因為它的設計考慮到了艦載的問題。

另外, 殲31的動向一直被人關注, 只是在殲20存在, 大家的目光被引吸過去了。 如果比較一下的話, 國外比國內更關注於殲31, 關注的焦點之一, 殲31何時會服役。 一個讓許多中國軍迷意外的結果, 殲20的性能不是更好嗎?憑什麼要關注殲31那?其實背後隱情很簡單, 殲20太遠, 殲31很近。 殲31已正式做為外貿型號, 只要進展順利, 可能在5年後, 實現交付使用, 成為國際市場上僅有幾個五代機型號之一, 可能成為許多國家空軍的主力裝備, 這樣對於外國人來說, 殲31距離他們很近的,

自然更有吸引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