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4年後,通州、香河、武清將正式通航!並建大運河國家公園!

建設大運河國家公園

古有“一京(北京)二衛(天津)三通州”的說法, 如今, 運河將再次成為北京市文物保護的焦點。

通州區將抓住一條主線,

即大運河通州段, 重點保護的則是路縣故城遺址、通州古城、張家灣古城、漷縣古城。 深入挖掘運河沿岸文物古跡、歷史故事, 籌建路縣故城遺址公園、運河博物館等;完善“三廟一塔”景區保護利用規劃, 整合周邊景區, 挖掘通州特色歷史文化元素, 建成運河歷史文化展覽館, 形成大運河文化旅遊帶。

▲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效果圖

據小編瞭解, 北運河(通州段)綜合治理工程早已啟動相關招標, 根據招標公告顯示, 工程將於2018年5月31日完工!屆時, 或將實現京杭大運河通州、香河和武清段正式通航。

公告中顯示:

①主槽擴挖、加高培厚堤防, 是為了使北運河河道達到規劃防洪標準, 解決副中心區域及下游河道周邊村莊農田的防洪排澇問題;

②新建船閘, 為實現北運河幹流通航創造條件;從各標段來看, 將涉及甘棠船閘、榆林莊船閘、楊窪船閘的建設。 而且在第1標段中透露, 將拆建武窯橋!

③修復河道生態、提升北運河下段河道景觀, 主要工程中透露, 將修建堤頂路、新建彩色瀝青巡河路。 也就是說, 未來在北運河岸邊將由兩條供大家休閒散步。

文物古跡將逐一被“喚醒”

剛剛已近提到, 運河邊文物古跡將逐一被“喚醒”, “一線、四區、多點”的文物保護規劃格局將現端倪。 一條主線即大運河通州段, 重點保護的則是路縣故城遺址、通州古城、張家灣古城、漷縣古城。

路縣故城遺址

在潞城鎮古城村發現的西漢路城縣古城遺址上, 擬原址整體保護古城遺址, 建設考古遺址公園。

通州古城

重點是圍繞“三廟一塔”打造運河歷史文化區,恢復“三廟一塔”運河歷史文化景區五進院落的整體風貌。

改擴建西海子公園,進一步擴大綠化空間和活動空間。

建設甕城博物館,增加運河文化展示和體驗相關內容,與“三廟一塔”空間連片,整體打造城市副中心的大運河文化標識區。

張家灣古鎮

張家灣古鎮始建於元代,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最大的集散中心,城樓、古廟、市肆、岸柳與石橋映帶,非常繁華壯美,故而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美譽。

▲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通運橋

建設重點,是重現古城歷史風貌,展現古代航運景觀和輝煌運河文化,與環球主題公園現代文化相呼應,打造漕運古鎮。

漷縣古城

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縣命名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的漷縣曾幾經興衰:漢代為鎮,遼代升為縣,元朝再升為州……如今,隨著副中心建設,這座千年古鎮正在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建設重點,是重現延芳澱昔日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濕地風光。

據此前報導,延芳澱濕地沿北運河而建,北起榆林莊閘,南至北京市界,呈帶狀延伸,全長約12公里,最寬處能達到3公里。濕地主體在漷縣鎮,也恰是北運河“九曲十八彎”的下游河段。

據介紹,延芳澱濕地的景觀設計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格子畫為靈感,把灘塗劃分為大大小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每個板塊種植一種水生植物。色彩交織,錯落有致。

香蒲翠綠,蘆葦灰褐,慈姑純白,嫩黃色的是菖蒲,紅烈烈的是美人蕉,紫色的則是千屈菜。

建設考古遺址公園。

通州古城

重點是圍繞“三廟一塔”打造運河歷史文化區,恢復“三廟一塔”運河歷史文化景區五進院落的整體風貌。

改擴建西海子公園,進一步擴大綠化空間和活動空間。

建設甕城博物館,增加運河文化展示和體驗相關內容,與“三廟一塔”空間連片,整體打造城市副中心的大運河文化標識區。

張家灣古鎮

張家灣古鎮始建於元代,曾是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最大的集散中心,城樓、古廟、市肆、岸柳與石橋映帶,非常繁華壯美,故而有大運河第一碼頭之美譽。

▲具有四百多年歷史的通運橋

建設重點,是重現古城歷史風貌,展現古代航運景觀和輝煌運河文化,與環球主題公園現代文化相呼應,打造漕運古鎮。

漷縣古城

作為歷史上唯一一個以縣命名的千年古鎮,歷史上的漷縣曾幾經興衰:漢代為鎮,遼代升為縣,元朝再升為州……如今,隨著副中心建設,這座千年古鎮正在重新煥發出生機和活力。

建設重點,是重現延芳澱昔日煙波浩渺、水天一色的濕地風光。

據此前報導,延芳澱濕地沿北運河而建,北起榆林莊閘,南至北京市界,呈帶狀延伸,全長約12公里,最寬處能達到3公里。濕地主體在漷縣鎮,也恰是北運河“九曲十八彎”的下游河段。

據介紹,延芳澱濕地的景觀設計以荷蘭畫家皮特·蒙德里安的格子畫為靈感,把灘塗劃分為大大小小的長方形和正方形,每個板塊種植一種水生植物。色彩交織,錯落有致。

香蒲翠綠,蘆葦灰褐,慈姑純白,嫩黃色的是菖蒲,紅烈烈的是美人蕉,紫色的則是千屈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