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機動車限號到底能不能解決交通擁堵問題?

我每天上班花一個小時在路上, 其中有15分鐘是交通擁堵造成。 如果大家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或者拼車, 就能減少路上的車輛, 從而降低交通擁堵情況。

假定所有的人都乘公交或者拼車, 交通不堵了, 我就可以節約15分鐘在路上。 但乘坐公交和拼車也有成本, 比如我要花時間和拼車的人協調或者要將就公交的時間。 如果我需要花15分鐘和拼車的人協調或者等公車, 對我個人而言乘公交或者拼車並沒有節約時間。 因此我並不一定會選擇這種出行方式, 儘管這種情況對社會而言仍然是一個更好的結果:交通通暢後,

空氣污染降低了。

另外, 讓大家同時選擇不開車也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情況, 因為一旦交通不堵塞了, 人們就會開始放棄拼車或者坐公交, 選擇獨自開車。 因此, 最後交通堵塞成為唯一的均衡結果, 是市場失靈的一個非常典型例子。

如何才能解決交通堵塞, 實現上面提到的好的均衡結果呢?

不管大家高不高興, 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沒有任何捷徑, 只能減少路上的車輛。 無論是限制新車牌照, 還是限制單雙號, 都是這個思路。 現在很多人一邊抱怨交通擁擠, 空氣霧霾嚴重, 一邊又抵制任何限號的政策, 這顯然很不現實。 解決擁堵和空氣污染可以通過提高開車成本, 比如對道路在高峰期收費或者限號行駛。

交通堵塞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開車者並沒有把自己引起的交通堵塞從而浪費其他人的時間計算在開車成本裡。 也就是說個人在決定要不要開車時, 開車伴隨的負的外生效應沒有被計算。 通過收費可以改變開車成本, 從而糾正價格上的扭曲。 中國採用的限號規定是提高價格的一個極端例子:在某一天, 你開車的價格是無窮大

不少城市目前已經採用的限號行駛就是價格控制。 正常情況下, 購車後一星期可以開7天, 限號行駛後只能開6天。 這樣降低了汽車帶來的效用, 從一定角度上其實相當於提高了擁有汽車的成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