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聊城人注意!“暖氣病”馬上進入高發期!

隨著氣溫越來越低

山東各地也陸陸續續地開始供暖了

暖氣來了

可以撒著歡在屋裡過夏天了

不過

暖氣雖好

但也要小心預防“暖氣病”

什麼是“暖氣病”?

又有哪些症狀?

我們該如何避免這種病找上門來呢?

快往下看

↓↓↓

何為“暖氣病”?

冬季室內暖氣開放, 門窗緊閉導致空氣流通不暢、乾燥, 會引起免疫功能和抵抗力的下降, 導致人們出現不同程度的內熱外寒症狀。 供暖期常出現的煩躁不安、鼻咽乾燥、頭暈眼花、皮膚發緊等, 這些症狀醫學上稱為“暖氣病”。

但你出現

1、情緒莫名焦躁、不安。

2、鼻咽乾燥, 易感冒或流鼻血。

3、皮膚發緊、出現幹皮, 嘴唇乾裂。

4、頭暈眼花、胸悶。

5、出虛汗。

6、血黏度增高、血壓改變。

7、尿量減少。

8、身體軟弱無力。

這些症狀中的任意五條, 那你可要小心了, “暖氣病”可能已經找上門了。

暖氣病”的危害有哪些?

造成“暖氣病”的最大原因在於人體水分丟失。

正常情況下,

人體每天會蒸發掉約1000毫升水分。 使用暖氣後, 室內乾燥, 丟失的水分就更多, 長時間處於這樣的環境中, 呼吸、心血管、泌尿系統和皮膚、眼睛部位等都會跟著“遭殃”。

① 呼吸系統

有了暖氣後, 乾燥溫暖的室內無異於一個病菌的"溫床"。 研究表明, 當空氣濕度低於40%的時候,

感冒病毒和其他能引發感染的細菌繁殖速度會加快, 隨著空氣中的灰塵擴散引發疾病。

暖氣房裡溫暖乾燥, 長期待在暖氣房裡明顯的症狀是口乾舌燥, 容易出現嘴唇乾裂、咽喉鼻腔乾燥, 甚至引起乾咳, 如果在暖氣房間裡久待又不注意補水, 就很容易引發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等疾病。

② 泌尿系統

來了暖氣後, 屋內太幹, 如果又經常忘了喝水, 要小心, 尿量會越來越少。 正常人尿量每天應該在1500—2000毫升左右, 它能起到沖洗尿路、避免感染的作用, 如果尿量過少, 會增加患泌尿系統感染和尿路結石的風險。

③ 心血管系統

供暖剛開始時, 恰恰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時期。 在室內溫度較高的情況下,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外出接觸冷空氣, 使血管收縮、痙攣, 導致血壓驟然變化, 引發疾病復發。

另外, 如果室內溫度較高, 同時不注意補水, 則容易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 給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帶來可能。

④ 眼睛

冬季戶外風乾物燥, 如果回到室內又因為溫度高造成機體缺水, 會影響淚液的迴圈, 造成乾眼症。 另外, 眼結膜乾燥極易增加患"紅眼病"的風險。

⑤ 皮膚

冬季,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乾燥、瘙癢,來了暖氣後,室內溫度較高,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老年人皮膚瘙癢,不當抓撓還會造成濕疹。

如何應對“暖氣病”?

一、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

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通常,室溫18℃至24℃之間最適宜,濕度50%至60%為宜。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半小時。

除了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在室內擺放植物時,最好選綠蘿、吊蘭,這些植物葉面蒸騰的水分比較多,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同時還有吸附空氣當中有害氣體的作用。

二、注意精神情緒調養,適當鍛煉

體育鍛煉必不可少,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一般可以選擇慢跑、騎自行車等。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晚起。

同時,要注意多曬太陽、加強體育鍛煉,儘量避免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易怒、抑鬱等狀態。但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

專家認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氣病”,這部分人更不能“貓冬”。

三、多攝入濕潤、溫熱的食物

要多喝水,研究表明每天需飲2000毫升的水。體內缺失水分,新陳代謝受阻,會加速衰老。還要多吃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

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蔔、番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供暖季還會引起皮膚乾燥,導致瘙癢症,因此洗澡時水溫應在32℃左右,不宜過多使用香皂。

健康小貼士

半夜口渴:半夜口渴是暖氣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以喝烏梅麥冬茶來治療。烏梅3枚,麥冬3克,加開水沖泡後飲用。

鼻幹出血:暖氣引起的鼻幹以早晨睡醒後最為嚴重,有的鼻腔可有少許血絲,嚴重者則會出現鼻流血。可以用金銀花、羅漢果泡水飲用。鼻出血可以飲藕節湯。

咽喉腫痛:金銀花、生甘草、膨大海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對暖氣烘烤引起的咽喉紅腫、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咳嗽:暖氣病引起的咳嗽一般為乾咳,痰少或者沒痰,可以取梨榨取汁液後,略加涼開水飲用。

便秘:因暖氣病出現的便秘,宜“潤”不宜“瀉”,可用芝麻核桃飲: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炒熟研碎每次取10克,加蜂蜜10毫升,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

⑤ 皮膚

冬季,人的皮膚本身就容易乾燥、瘙癢,來了暖氣後,室內溫度較高,更會加速皮膚水分流失,使皮膚纖維失去韌性而導致斷裂,從而形成無法恢復的皺紋。老年人皮膚瘙癢,不當抓撓還會造成濕疹。

如何應對“暖氣病”?

一、控制好室內溫度和濕度

要想預防“暖氣病”,控制好居室溫度、空氣濕度最關鍵。通常,室溫18℃至24℃之間最適宜,濕度50%至60%為宜。多開窗通風,最好早晚各開一次窗,每次通風時間不少於半小時。

除了用加濕器、在床前擺盆水來加濕外,在室內多養些綠色植物,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在室內擺放植物時,最好選綠蘿、吊蘭,這些植物葉面蒸騰的水分比較多,既可以調節室內空氣濕度,同時還有吸附空氣當中有害氣體的作用。

二、注意精神情緒調養,適當鍛煉

體育鍛煉必不可少,應根據天氣情況和個人的身體健康狀況合理安排運動量。一般可以選擇慢跑、騎自行車等。最好的調養方式就是要睡眠充足,早睡晚起。

同時,要注意多曬太陽、加強體育鍛煉,儘量避免因植物神經功能失調而引起的緊張、易怒、抑鬱等狀態。但運動健身的活動量不宜過大,也不宜劇烈,以微微出汗為宜。

專家認為,老年人和孩子最容易得“暖氣病”,這部分人更不能“貓冬”。

三、多攝入濕潤、溫熱的食物

要多喝水,研究表明每天需飲2000毫升的水。體內缺失水分,新陳代謝受阻,會加速衰老。還要多吃水果,如蘋果、梨、香蕉、橘子等。

為了預防“暖氣病”,可以多吃一些濕潤並具有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芝麻、蘿蔔、番茄、豆腐、銀耳等,不吃或少吃辛辣食品,不飲或少飲酒。供暖季還會引起皮膚乾燥,導致瘙癢症,因此洗澡時水溫應在32℃左右,不宜過多使用香皂。

健康小貼士

半夜口渴:半夜口渴是暖氣病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以喝烏梅麥冬茶來治療。烏梅3枚,麥冬3克,加開水沖泡後飲用。

鼻幹出血:暖氣引起的鼻幹以早晨睡醒後最為嚴重,有的鼻腔可有少許血絲,嚴重者則會出現鼻流血。可以用金銀花、羅漢果泡水飲用。鼻出血可以飲藕節湯。

咽喉腫痛:金銀花、生甘草、膨大海沸水沖泡,代茶頻飲,對暖氣烘烤引起的咽喉紅腫、疼痛有很好的療效。

咳嗽:暖氣病引起的咳嗽一般為乾咳,痰少或者沒痰,可以取梨榨取汁液後,略加涼開水飲用。

便秘:因暖氣病出現的便秘,宜“潤”不宜“瀉”,可用芝麻核桃飲:黑芝麻、核桃仁各30克,炒熟研碎每次取10克,加蜂蜜10毫升,溫開水沖服,每日1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