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鄉賢範遵厚:給家鄉造一座盆景文化名園

潤松園一角。

給青少年講解園林藝術。 潤松園董事長范遵厚

遊客在潤松園流連忘返。

潤松園盆景

本報記者程天賜文/圖

在山東省臨沂市沂南縣磚埠鎮鐵山子村, 有一處承載著沂蒙情懷與江南山水園林精髓的文化名園——潤松園。 它是由當地鄉賢、著名企業家范遵厚為回報桑梓,多年悉心經營而成。 潤松園融生態、園藝、科普、觀光、扶貧示範于一體, 成為當代鄉賢文化的生動詮釋。

園內亭臺樓閣、曲徑水榭, 古色古香, 秀雅天成。 數以萬計的民間傳統石碾、磨盤變廢為寶, 裝點園內建築。 松、柏、桂花等各類精品盆景琳琅滿目。

范遵厚使深山野嶺的廢棄樹樁化朽木為神奇, 以巧妙的栽培工藝, 培育了享譽國內外的珍貴盆景資源, 獲得很高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遊覽潤松園, 勝似下江南”, 潤松園為臨沂鄉村旅遊增添了一道美景, 也帶動了沂蒙老區園林綠化與花卉盆景產業高效快速發展。

鄉賢創業路

農民出身的范遵厚, 現為臨沂市潤松園林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省花卉盆景奇石協會副主席。 他有著典型山東大漢的粗獷豪爽, 又不乏能準確把握時代脈搏與機遇的細膩和遠見卓識。 少年時代艱苦的條件讓范遵厚小學未畢業就離開校園。 18歲時他走出村子跑運輸, 販運沂蒙山區的紅薯乾、花生等特產到江蘇、上海等地。

誠信經營得到客戶的信賴。 上世紀90年代初, 江蘇一家老客戶企業轉制改行, 便將為上海某大型企業運送酒精原料的業務推薦給了厚道實誠的範遵厚經營。 範遵厚把握機遇, 拓展物流業務掘到了創業的第一桶金。 從此他如蛟龍入海, 事業越做越大。 他在上海浦東承攬園林綠化工程, 南方城市優美的綠化景觀給他很大觸動, 心想, 什麼時候自己的家鄉也能變得這樣美該多好啊。 他預感到環境綠化美化是將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新興產業。 於是, 在跑綠化樹木採購過程中, 他也開始買進一些盆景樹種、樁材帶回沂南老家培育。

他所在的村莊與智聖諸葛亮的出生地近在咫尺。 從小對諸葛亮智慧的膜拜, 在骨子裡對文化的渴求、對校園的眷念, 讓范遵厚形成了一個對他終生有益的習慣,不論何時何地,只要稍有閒暇就讀書看報思考。凡有精彩之處或者心有觸動而發的情思,他都記在筆記本上。多年下來,他積累了一摞摞的讀書筆記,他也在社會的歷練中成為一個胸懷丘壑、腹有詩書、才情勃發的實幹家。他投身市場經濟大潮終成時代的佼佼者,成為沂南縣、臨沂市知名的農民企業家。

上世紀90年代末,範遵厚事業初有所成,便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全身心地投入盆景藝術創作。常年奔走在上海、江浙等地,讓他對江南的園林情有獨鍾。建設一座融入家鄉沂蒙文化精髓的南派園林,成為他心中的夢想。

為了建造理想的園林,他一手抓商業物流獲取真金白銀,一手抓盆景收藏積聚綠色銀行;一面成立園林綠化公司承攬工程,一面組建綠化苗木合作社培植基地。潤松園林有限公司成為集花卉苗木產銷、松柏盆景培育、生態觀光、園林綠化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走出一條滾雪球式良性迴圈發展之路。

美哉潤松園

許多園林傑作,如上海的豫園、蘇州的拙政園、同裡的退思園等,都是園主幾代人創造積累的心血結晶。范遵厚心中樹立了高標準,決計也要給家鄉、給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范遵厚對園林藝術有著融會貫通的才情與非凡的領悟力。他一步一個腳印,自學成才,在園林、盆景藝術以及景觀建造方面達到很高的造詣。十多年來,他按照心中的夢想,博採眾長,自行大膽規劃設計。園內建築在徽派風格基礎上求變求新,聘請曲阜古建築專家營造雕樑畫棟的東方傳統文化氛圍;用沂蒙片石累砌花壇;大量收購舊村改造時群眾遺棄的磨盤、碾盤、碌碡、馬牛槽等石製品,組成方陣,上置盆景,讓人感受到壯觀與絕妙。

潤松園面積500多畝,園中套園,景內含景,通過巧妙的抑景、添景、借景、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漫步真柏園、松風園、桂花園、名木古樹園、苗木培育園等,曲徑通幽,移步換景。這裡栽植各類名木古樹8000余株,培育各種名貴桂花9000餘株,每年能生產桂花、流蘇等各類花卉苗木200余萬株,松柏盆景10余萬盆。其中,範遵厚創作的盆景藝術作品,蒼勁古樸,雄渾自然,深得泰松岱柏之妙。其代表作品《問青天》《七子之歌》《歷盡滄桑更風流》《扶搖直上》等,在各級盆景展賽中屢獲大獎。

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盆栽大師王選民來沂蒙潤松園參觀考察後直呼“沒想到”。王選民說:“作品代表著人品,厚德才能載物。沂蒙潤松園園主范遵厚先生有膽量、有肚量、有雅量,為人樸實無華、古道熱腸,其作品和人品都是一流的,在業內有著很高的聲譽。有了這些有利條件,沂蒙潤松園的發展後勁是非常足的,前景廣闊,明天的潤松園將會更加美好。”

仁風惠鄉里

範遵厚特別喜愛生長在家鄉沂蒙山上的蒼松翠柏。由於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這些松柏形成了獨特的禦寒構造和靈性、風采: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身姿偉岸,四季常青,曆嚴冬而不衰,經酷暑不改容。

范遵厚說,中國人自古對松柏情有獨鍾,不斷注入主觀情感和意趣。荀子雲:“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松柏成為君子品格、節操的代名詞。松柏也寄託著百姓長壽吉祥的願望。

范遵厚發揚松柏精神,踏遍塞北江南搜尋五針松、山松、雪松、樟子松、赤松、油松、白皮松、錦松、黃山松、金錢松、羅漢松、杜松、水松等盆景資源,用本地耐寒耐旱的黑松樁材嫁接,藝術地施以妙手、裁剪造化。經年累月,潤松園積累了大量松柏盆景素材,其中黑松樁材兩萬多株,大阪松樁材4萬多株。此外,還有數量頗豐的刺柏、側柏、真柏、地柏、檜柏、翠柏、巨柏、崖柏、黃楊、紫薇、淡竹等。這裡已成為沂蒙地區最大的高檔花卉苗木及松柏盆景培育、展示基地之一。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廣東等10多個省市。

潤松園與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協作關係,成立植物研究所,全面整理松柏盆景、珍稀花卉、鄉土樹種資源,建成了全國知名的植物種質資源庫。

范遵厚具有蒙山松一般敦厚質樸、勤勉善良的性格。他致富不忘鄉親,把園林盆景技術和資訊無償向周圍群眾傳授。他與50多戶有苗木種植意向的困難群眾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他發起成立永興苗木專業合作社,成為“省級先進示範社”,帶動周邊村發展花卉企業30餘家,幫助200余戶鄉親走上致富路。他長期資助敬老院和貧困學生。為弘揚沂蒙紅嫂文化,他每年出資與沂蒙現代紅嫂一起走進軍營開展軍地聯誼活動。

而今,潤松園入選“山東盆景名園”、山東電視臺影視拍攝基地,並作為臨沂市全域旅遊重要景點免費向公眾開放。范遵厚被評為沂南縣勞動模範、臨沂市“沂蒙鄉村之星”。範遵厚的目標是將潤松園建成國家級名園,可謂“胸中逸氣貫蒼穹”。

在潤松園勞作的鄉親。

讓范遵厚形成了一個對他終生有益的習慣,不論何時何地,只要稍有閒暇就讀書看報思考。凡有精彩之處或者心有觸動而發的情思,他都記在筆記本上。多年下來,他積累了一摞摞的讀書筆記,他也在社會的歷練中成為一個胸懷丘壑、腹有詩書、才情勃發的實幹家。他投身市場經濟大潮終成時代的佼佼者,成為沂南縣、臨沂市知名的農民企業家。

上世紀90年代末,範遵厚事業初有所成,便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全身心地投入盆景藝術創作。常年奔走在上海、江浙等地,讓他對江南的園林情有獨鍾。建設一座融入家鄉沂蒙文化精髓的南派園林,成為他心中的夢想。

為了建造理想的園林,他一手抓商業物流獲取真金白銀,一手抓盆景收藏積聚綠色銀行;一面成立園林綠化公司承攬工程,一面組建綠化苗木合作社培植基地。潤松園林有限公司成為集花卉苗木產銷、松柏盆景培育、生態觀光、園林綠化施工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走出一條滾雪球式良性迴圈發展之路。

美哉潤松園

許多園林傑作,如上海的豫園、蘇州的拙政園、同裡的退思園等,都是園主幾代人創造積累的心血結晶。范遵厚心中樹立了高標準,決計也要給家鄉、給後代留下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范遵厚對園林藝術有著融會貫通的才情與非凡的領悟力。他一步一個腳印,自學成才,在園林、盆景藝術以及景觀建造方面達到很高的造詣。十多年來,他按照心中的夢想,博採眾長,自行大膽規劃設計。園內建築在徽派風格基礎上求變求新,聘請曲阜古建築專家營造雕樑畫棟的東方傳統文化氛圍;用沂蒙片石累砌花壇;大量收購舊村改造時群眾遺棄的磨盤、碾盤、碌碡、馬牛槽等石製品,組成方陣,上置盆景,讓人感受到壯觀與絕妙。

潤松園面積500多畝,園中套園,景內含景,通過巧妙的抑景、添景、借景、框景、漏景等造景手法,融情于景,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藝術效果。漫步真柏園、松風園、桂花園、名木古樹園、苗木培育園等,曲徑通幽,移步換景。這裡栽植各類名木古樹8000余株,培育各種名貴桂花9000餘株,每年能生產桂花、流蘇等各類花卉苗木200余萬株,松柏盆景10余萬盆。其中,範遵厚創作的盆景藝術作品,蒼勁古樸,雄渾自然,深得泰松岱柏之妙。其代表作品《問青天》《七子之歌》《歷盡滄桑更風流》《扶搖直上》等,在各級盆景展賽中屢獲大獎。

中國盆景藝術家協會副會長、盆栽大師王選民來沂蒙潤松園參觀考察後直呼“沒想到”。王選民說:“作品代表著人品,厚德才能載物。沂蒙潤松園園主范遵厚先生有膽量、有肚量、有雅量,為人樸實無華、古道熱腸,其作品和人品都是一流的,在業內有著很高的聲譽。有了這些有利條件,沂蒙潤松園的發展後勁是非常足的,前景廣闊,明天的潤松園將會更加美好。”

仁風惠鄉里

範遵厚特別喜愛生長在家鄉沂蒙山上的蒼松翠柏。由於長期在寒冷的環境中生活,這些松柏形成了獨特的禦寒構造和靈性、風采:松枝傲骨崢嶸,柏樹莊重肅穆,身姿偉岸,四季常青,曆嚴冬而不衰,經酷暑不改容。

范遵厚說,中國人自古對松柏情有獨鍾,不斷注入主觀情感和意趣。荀子雲:“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松柏成為君子品格、節操的代名詞。松柏也寄託著百姓長壽吉祥的願望。

范遵厚發揚松柏精神,踏遍塞北江南搜尋五針松、山松、雪松、樟子松、赤松、油松、白皮松、錦松、黃山松、金錢松、羅漢松、杜松、水松等盆景資源,用本地耐寒耐旱的黑松樁材嫁接,藝術地施以妙手、裁剪造化。經年累月,潤松園積累了大量松柏盆景素材,其中黑松樁材兩萬多株,大阪松樁材4萬多株。此外,還有數量頗豐的刺柏、側柏、真柏、地柏、檜柏、翠柏、巨柏、崖柏、黃楊、紫薇、淡竹等。這裡已成為沂蒙地區最大的高檔花卉苗木及松柏盆景培育、展示基地之一。產品銷往北京、上海、江蘇、四川、廣東等10多個省市。

潤松園與山東農業大學等高等院校建立協作關係,成立植物研究所,全面整理松柏盆景、珍稀花卉、鄉土樹種資源,建成了全國知名的植物種質資源庫。

范遵厚具有蒙山松一般敦厚質樸、勤勉善良的性格。他致富不忘鄉親,把園林盆景技術和資訊無償向周圍群眾傳授。他與50多戶有苗木種植意向的困難群眾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他發起成立永興苗木專業合作社,成為“省級先進示範社”,帶動周邊村發展花卉企業30餘家,幫助200余戶鄉親走上致富路。他長期資助敬老院和貧困學生。為弘揚沂蒙紅嫂文化,他每年出資與沂蒙現代紅嫂一起走進軍營開展軍地聯誼活動。

而今,潤松園入選“山東盆景名園”、山東電視臺影視拍攝基地,並作為臨沂市全域旅遊重要景點免費向公眾開放。范遵厚被評為沂南縣勞動模範、臨沂市“沂蒙鄉村之星”。範遵厚的目標是將潤松園建成國家級名園,可謂“胸中逸氣貫蒼穹”。

在潤松園勞作的鄉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