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智利的海岸線為什麼那麼長?

智利, 美洲國家, 位於南美洲西南部, 鄰國按順時針排列分別為秘魯、玻利維亞和阿根廷, 西邊瀕臨大西洋。 面積75.7萬平方公里, 比青海省大5萬多平方公里(約為浙江面積的一半), 人口1837萬。

智利是世界上地形最狹長的國家, 其國土南北之間的距離約為4350公里, 比中國南北之間的距離少1000多公里(相當於北京到哈爾濱)。 其東西之間最寬處距離約為362公里, 僅為中國東西距離的1/144, 還沒有合肥到上海長。

智利擁有長達1萬多公里的海岸線, 可以說全國範圍都能看見海, 這是很多內陸國家羡慕不來的。

最初的時候, 智利的海岸線並沒有這麼長。

智利曾是西班牙殖民地, 當時西班牙殖民者佔領秘魯, 從秘魯入侵智利, 智利反抗無效之後淪陷。 淪陷之後的智利受秘魯控制, 智利當地的印第安人經過多次反抗, 最終於1818年獨立為國。

獨立之後的智利政局不穩, 因之前被秘魯控制的原因, 智利和秘魯之間的關係並不親密, 曾多次進行反對秘魯的戰爭。 後來為了反抗共同的敵人西班牙, 智利和秘魯組成同盟, 但這並不意味著兩國之間關係的改善。

阿塔卡馬沙漠位於南美洲西海岸中部, 智利、秘魯、玻利維亞三國交界處, 西班牙殖民時期這個地區沒有嚴格的歸屬劃分, 三國均宣佈對此享有控制主權, 彼此之間互不妥協。 因這裡多為沙漠, 雖然有主權爭議, 並未因此掀起大的波瀾。 後來這裡發現了大量的鳥糞(有機肥料)和硝石(製造火藥的原料之一), 三國之間的爭執開始變得白熱化。

當時智利佔有沙漠南部地區, 玻利維亞和秘魯分別佔有中部和北部地方, 而這些資源大部分集中在沙漠中北部, 智利是三國中佔有資源最少的國家, 為此智利一直試圖擴大佔有區域。

因為外界原因, 玻利維亞和智利發生衝突,

在英國的介入下, 戰爭就此爆發。 智利意圖通過這次戰爭佔領整個阿塔卡馬地區, 因為共同的威脅, 秘魯和玻利維亞組成統一戰線。

這場目的以爭奪硝石和鳥糞的戰爭最終以智利獲勝終結, 玻利維亞和秘魯為此割讓了大部分地區給智利, 玻利維亞也因此有一個臨海國家變成內陸國, 智利獲得了阿塔卡馬大部分土地,這其中就包括原本屬於玻利維亞的1000多公里出海口。

智利最初海岸線只是現在的1/3,往北智利吞併了玻利維亞的海岸線,往南智利佔領了巴塔哥尼亞的印第安土著西部狹長地帶,地形越來越狹長,海岸線也越來越長。

智利獲得了阿塔卡馬大部分土地,這其中就包括原本屬於玻利維亞的1000多公里出海口。

智利最初海岸線只是現在的1/3,往北智利吞併了玻利維亞的海岸線,往南智利佔領了巴塔哥尼亞的印第安土著西部狹長地帶,地形越來越狹長,海岸線也越來越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