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戰機發生事故後,飛行員和戰鬥機哪個重要?保飛機員還是保飛機?

軍事飛行一定是伴隨著有犧牲出現的。 從空軍成立到現在六十多年, 有兩千多位飛行員獻出了生命。 即使是全世界艦載機運用的領頭雁美國海軍, 近年來的飛行事故也不在少數。 從1949年到1988年, 美海軍39年累計摔機上萬架超8000飛行員死亡。

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曹先建, 在飛機出故障後, 為了挽救戰機, 錯過了最佳的逃生時機, 導致高度不夠, 降落傘不能完全打開。 被救起後檢查發現曹先建有多處爆裂性骨折。

而這場事故發生21天后, 有另一位飛行員張超也因在飛機出故障時為了保住飛機而錯過最佳跳傘時機,

最終壯烈犧牲。

那麼戰機發生事故後, 飛行員和戰鬥機到底哪個重要?保飛機員還是保飛機?

保飛機員, 飛機員身份過億

一方認為:飛行員比飛機寶貴多了啊, 你們要多看重自己啊!掉個飛機算什麼, 回來開架新的就又是一條好漢。

超過千小時的飛行員身價都是過億的。

培養飛行員的確是需要巨大花費的。 新華日報曾報導過, 據空軍招飛局南京選拔中心主任馬東介紹, 一名合格的戰鬥機飛行員必須達到800個小時的飛行訓練時間, 每小時的成本是40萬元。 加上其它花費, 培養一名戰鬥機飛行員至少需要3.4億元。

而參加殲-15訓練準備上航母的這支艦載航空兵部隊更是精英中的精英。 當初這些飛行員入選該部隊的標準是要求飛過至少5個機種, 飛行時間超過1000小時, 三代戰機飛行時間超過500小時, 基本都是海軍航空兵各飛行部隊的骨幹飛行員, 任何一位都極其寶貴。

除了試飛機, 原型機, 普通量產機的價值遠不如飛行員自己。 空軍到底要犧牲多少飛行員才能養成先保人的的習慣?我看這只能說明領導層的思維模式還停留在30年前的水準。

保飛機, 飛機可以相當貴重呀

也有讀者認為飛機的確很貴重, 飛行員先考慮飛機也無可厚非。 實話實說, 各先進機型產能還真沒有到掉個飛機算什麼的地步。

美國人掉一架F35一年能直接堆三位數, 要是掉的是F22呢!4億一架, 責任實在太大!

其實是看飛機員本能反應

這並非是看“誰更貴重”的問題, 而是飛行員的本能反應。 保飛機還是保人不是飛行員和指揮塔臺說了算, 是飛行員在那一刻的本能反應。

那一瞬間, 如果飛行員的本能是去拉彈射手柄, 那麼就是保飛行員, 如果飛行員那一刻的本能反應是救飛機, 那就是塔臺喊破喉嚨讓飛行員跳傘飛行員也不會跳。

指責中國不愛惜飛行員生命都是一種被西方洗腦的偏見

第二架殲15出現俯仰故障導致飛行員犧牲的案例裡, 塔臺在第一時間就監測到了異常, 指揮員第一時間發出棄機指令, 但是飛行員當時並沒有聽從跳傘指令而是盡力挽救飛機最後錯過跳傘最佳時機犧牲。

當時維持不住速度的戰機飛速下墜失去高度, 按特殊情況處置規定, 遇到這種故障時, 飛行員是可以立即跳傘的。 但是在這種緊急關頭, 飛機員們都沒有選擇立即跳傘, 而是想盡力去保住戰機。 “飛機出現了故障,大家首先考慮的就是我怎麼把它飛回來,安全地飛回來,不想把飛機摔到外面,不到萬不得已,飛行員也是不會放棄飛機的。”

在央視《開講啦》9月30日那期中,空軍試飛專家,空軍指揮學院(原)訓練部副部長李中華也說過:“不是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你依然要盡你的努力來挽救飛機。”

那些無端指責中國空軍不愛惜飛行員生命的人,都是渣。

為什麼飛行員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極力去挽救戰機?

除了因為戰機本身十分重要之外,也許是因為只有保住了出故障的飛機,才能更好地排查故障原因。我覺得現在的飛行員保飛機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犧牲不要緊飛機不能損失,而是只有保住出故障的飛機,故障原因查尋出來可能性才會提高。他們想的是最好保住飛機找出故障,不要再有下一個跟自己一樣遇險的飛行員。

試飛員李中華曾說過,試飛員總是竭盡全力保飛機,否則設計製造中錯誤有可能會被一直重複。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應該能想到兩年前李通在飛J10時候避開民宅跳傘的事情。

現代戰鬥機是一個系統工程,一架飛機正常飛行時候出故障很少是因為單獨的一件事,所以如果找不到原因同樣的事情就會再次發生。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科目和空軍相比更難,面臨的環境也更險惡,把飛機逼到極限這是艦載機的特質,不是哪個所鬧哪一出的問題。現在摔飛機固然不是好事,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科研人員會從錯誤中學習,有能力讓戰時少流血,不會出現像鵝毛那樣艦載機跳水比賽的情況。

黑匣子能幫忙嗎?

有同學要問了,不是有黑匣子嗎?而且相應資料也會回傳。

黑匣子也不是萬能的,就算它是萬能,也不能保證摔了飛機以後100%能提取資料。歷史上黑匣子裡的資料和錄音無法提取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且有黑匣子有飛機的情況下總比只有黑匣子沒飛機的狀況找尋事故原因要快。時間也是成本的一種。

可敬的飛行員

飛行員也知道跳傘保命,但是他們與我們一看飛機出問題就跳傘的心理是不一樣的,他們肯定在心頭肩上為這片土地扛起了比我們多得多的責任和信念,所以遭遇事故的處理方式自然不同。

我以前也總愛說保住你們自己,你們比飛機貴重得多。

後來我不說了,飛行員不會比我笨,他不會在明知道一丁點兒希望都不存在的情況下非得和飛機同生共死。他之所以那樣選擇,一定是為了比我說的跳傘保命或飛機摔了再造一架更重要的原因。那麼我作為接受他們保護並感恩他們保護的一分子願意尊重並接受他的決定。

這位讀者認為,飛行員比我們專業,有自己的責任在,做出的判斷肯定也有著自己的理由。既然是他們主動做出的判斷,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並接受。

失敗是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但再大的困難也不會阻擋我國飛行員們保衛藍天的意志。

那麼,你怎麼看?至少我要向可敬的飛機員們致敬!

“飛機出現了故障,大家首先考慮的就是我怎麼把它飛回來,安全地飛回來,不想把飛機摔到外面,不到萬不得已,飛行員也是不會放棄飛機的。”

在央視《開講啦》9月30日那期中,空軍試飛專家,空軍指揮學院(原)訓練部副部長李中華也說過:“不是到山窮水盡的地步,你依然要盡你的努力來挽救飛機。”

那些無端指責中國空軍不愛惜飛行員生命的人,都是渣。

為什麼飛行員寧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極力去挽救戰機?

除了因為戰機本身十分重要之外,也許是因為只有保住了出故障的飛機,才能更好地排查故障原因。我覺得現在的飛行員保飛機並不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犧牲不要緊飛機不能損失,而是只有保住出故障的飛機,故障原因查尋出來可能性才會提高。他們想的是最好保住飛機找出故障,不要再有下一個跟自己一樣遇險的飛行員。

試飛員李中華曾說過,試飛員總是竭盡全力保飛機,否則設計製造中錯誤有可能會被一直重複。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應該能想到兩年前李通在飛J10時候避開民宅跳傘的事情。

現代戰鬥機是一個系統工程,一架飛機正常飛行時候出故障很少是因為單獨的一件事,所以如果找不到原因同樣的事情就會再次發生。海軍艦載機飛行員的訓練科目和空軍相比更難,面臨的環境也更險惡,把飛機逼到極限這是艦載機的特質,不是哪個所鬧哪一出的問題。現在摔飛機固然不是好事,但是我相信我們的科研人員會從錯誤中學習,有能力讓戰時少流血,不會出現像鵝毛那樣艦載機跳水比賽的情況。

黑匣子能幫忙嗎?

有同學要問了,不是有黑匣子嗎?而且相應資料也會回傳。

黑匣子也不是萬能的,就算它是萬能,也不能保證摔了飛機以後100%能提取資料。歷史上黑匣子裡的資料和錄音無法提取的情況也不是沒有發生過。而且有黑匣子有飛機的情況下總比只有黑匣子沒飛機的狀況找尋事故原因要快。時間也是成本的一種。

可敬的飛行員

飛行員也知道跳傘保命,但是他們與我們一看飛機出問題就跳傘的心理是不一樣的,他們肯定在心頭肩上為這片土地扛起了比我們多得多的責任和信念,所以遭遇事故的處理方式自然不同。

我以前也總愛說保住你們自己,你們比飛機貴重得多。

後來我不說了,飛行員不會比我笨,他不會在明知道一丁點兒希望都不存在的情況下非得和飛機同生共死。他之所以那樣選擇,一定是為了比我說的跳傘保命或飛機摔了再造一架更重要的原因。那麼我作為接受他們保護並感恩他們保護的一分子願意尊重並接受他的決定。

這位讀者認為,飛行員比我們專業,有自己的責任在,做出的判斷肯定也有著自己的理由。既然是他們主動做出的判斷,我們應該學會尊重並接受。

失敗是前進道路上不可避免的問題,但再大的困難也不會阻擋我國飛行員們保衛藍天的意志。

那麼,你怎麼看?至少我要向可敬的飛機員們致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