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0分”考生十年後重新高考,別再相信“讀書無用論”了!這些年他都經歷了什麼?

2008年, 19歲的安徽考生徐孟南第一次參加高考, 但是他並沒有在考卷上填寫正確答案, 而是寫了滿篇自己的“教育宣言”。 註定, 這樣的考卷無法將他送入大學。

走出考場十年, 他輾轉各地工廠打工, 成家生子, 漸漸覺得當年的做法“太不值”。 幾天前, 徐孟南進行了2018年的高考報名, 時隔十年, 當年的這位“白卷”考生, 希望能夠重返高考考場。

徐孟南目前邊工作邊備考

交白卷寫“教育宣言”

徐孟南1989年出生在安徽省亳州市的一個鄉村家庭, 家裡一共四個孩子, 讀書成為了他們未來能夠出人頭地的一個最重要的選擇。

“我小時候比較內向的, 但是一直到高一之前, 學習成績都還很好, 在班級裡能夠排在中上等的水準。 ”徐孟南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 “上了高一以後, 開始喜歡看一些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書, 就對當時的考試制度啊有一些不滿意, 變得比較叛逆。 ”

為了“讓考試制度改變”,

徐孟南曾經給當地的教育主管部門、媒體甚至作家寫信, 但是都並未得到答覆, 這讓徐孟南有一點兒小小的失望, 只能偶爾在網上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之後, 徐孟南開始厭學, 經常會跑到網吧去打遊戲, 但是他並沒有告訴家人自己是因為對考試不滿而選擇逃避學習的, “那個時候成績下降很快, 老師和父母都特別生氣, 但是現在想想, 他們都是在替我著急。 ”他說。

2008年, 徐孟南和其他考生一起, 參加了高考, 但是他並沒有按照考試的要求規範答題, 而是在卷子上寫滿了自己的“教育宣言”。

並非臨時起意

徐孟南告訴記者, 自己當年的做法其實並不是在考場上臨時起意, 而是早早就計畫好了的, “那幾年比較小, 想法可能也比較簡單, 就一直覺得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去改變考試體制。 ”他說, “我當時想, 我把我的想法寫在考卷上, 或許就會引起大家的重視, 能夠被關注, 讓我的‘宣言’也被更多人瞭解, 從而帶來改變。 ”

徐孟南說, 他當時的這份“教育宣言”主要內容就是希望改變應試教育,

讓大家按照興趣選擇自己的學習方向, 並且增加日常生活知識的考試等等。

“我本來以為, 這樣的答題一定會得0分的, 但是沒想到成績下來之後, 我發現自己的總成績單上竟然還有100多分, 我到現在也沒想明白這些分是怎麼得到的。 ”徐孟南告訴北青報記者。

但是考試之後, 等了很長時間, 徐孟南想要的“引起關注”卻一直沒有發生, 他的那些“考試宣言”便也隨著他的考卷而石沉大海。

徐孟南已報名2018年高考

漂泊打工10年開始反思

高考結束, 100多分的成績無法將徐孟南送進更高一級的學府, 他只能選擇跟隨父母外出打工, 多年來, 他一直在浙江許多企業做工人, 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

“流水線的工作比較簡單, 但是也很辛苦, 每天7點多就需要起來工作, 上班時間都在10個小時, 有的時候需要加班就會更辛苦一些。 ”徐孟南說, “這樣的工作並沒有什麼技術含量, 只是每天在做重複的工作, 但是如果現在想要換好一些的工作, 都需要比較高的學歷, 而我只是高中畢業, 很多時候並不能夠達到學歷上的要求。”

這些年,徐孟南幹過燈箱製作、浴室用品的組裝,還曾經在親戚的企業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工作,但是都並不穩定,而且十分辛苦。

在更換工作的時候,徐孟南都會留意用人單位的學歷要求,如果超過高中,他就不會去應聘了。因為只能從事比較初級的工作,“還是挺辛苦的,有時候連著幾個月都沒辦法休息一天,請假的話就要扣錢,而我的以前上了大專或者大學的同學,他們的工作都有比較充分的業餘時間,光這個就讓我很羡慕。”他說。

高考之後的近十年時間裡,徐孟南還完成了結婚生子的過程,現在,他每年都外出打工,而愛人和孩子則留在老家,“有的時候我也會想,當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當時認真答題,可能現在會是另外的一種人生。”

高考後的幾年,徐孟南一直比較關心“白卷考生”一類的新聞,他也曾經在安徽、江蘇的一些高中做過宣講,讓還在讀高中的孩子好好學習,不要因為一時的叛逆而錯過了高考這樣的機會。

工作時戴耳機“補課”

徐孟南說,雖然自己一直在反思,但是他也並不認為考試制度應該一成不變,只是這樣的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改變,而不應該用在考卷上寫“考試宣言”這樣比較過激的做法。

“我關注了上海和浙江等地區這幾年公佈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實和我當年的想法有很多類似,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課,學習的內容更加全面等等。”徐孟南說,“不過人應該先駕馭好自己,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幾天前,徐孟南完成了自己2018年高考的報名工作,他說現在高考不限制年齡了,對他來說算是一個機會,他也希望能夠重新走進考場,彌補自己當年的那次“衝動”。

而關於即將參加2018年高考的事情,徐孟南還暫時沒有和父母愛人講,他說相信他們會理解自己的,而現在的自己只是想能夠安心地備考,“現在每天還需要上班,好在現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戴著耳機,我就會把一些課程下載下來,一邊工作一遍聽課。”徐孟南說,“然後就是利用下班以後的時間了,已經很多年沒有學習過了,所以差的課程會比較多。”

徐孟南告訴記者,對於2018年的高考,自己一定會認真面對,肯定不可能再交“不靠譜”的答案了,他知道自己差的課程比較多,所以並不奢望能夠考上本科,他的目標是希望先考上大專,以後有機會再繼續深造。

那些年他們也想考零分,然後呢?

在高考中交白卷,徐孟男並非獨一無二。

2008年高考爆出一個意外,來自雲南的考生吉某4科僅得168分。事後,吉某解釋,原本是想要考0分的,考理科綜合時,他抱著“閑著也是閑著”的想法胡亂做了些題,沒想到還得了132分。

令人費解的是,在他所開的博客上,曾發表過很多數學論文。但高考查分顯示,他數學只得了8分。對此,他說,分數未必能準確衡量一個人的真實水準。

他的舉動也讓身邊人費解。班主任表示,“作為他以前的高中班主任,不知該做何評價,我曾對他說過,不管天賦如何,高考成績還是得上去,你複習資料這麼多、這麼雜,應該認准一套,在搞懂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方面的深入。”當年他最好的同學也不支持這種做法。

2006年高考爆出的最大冷門是河南南陽考生蔣某某交了白卷。當時,她在試卷上用雙色筆答卷“批”高考、並把自己的筆名寫到密封線外。在母校,很多老師都對此事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冷漠。事後蔣某某說覺得這件事有點可笑。她還表示,後來有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

2010年,來自陝西的張某,因為自我炒作“零分狀元”,而成為網路紅人。當年,張某的語文、數學、綜合、外語四門科目和總分均為零分,是名副其實的交白卷。

他後來解釋,他考零分是想學美國的比爾•蓋茨。然而,他在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卻選擇做“竊卡大盜”——制作偽卡消費套現信用卡。張某後來在看守所說:“也許就是太渴望成功,急功近利。”這樣的結局也和他在網路上發表的豪言壯語——10年內賺1000萬元的目標,相去甚遠。

網友評論

對這件事,你怎麼看?

很多時候並不能夠達到學歷上的要求。”

這些年,徐孟南幹過燈箱製作、浴室用品的組裝,還曾經在親戚的企業做過一段時間的管理工作,但是都並不穩定,而且十分辛苦。

在更換工作的時候,徐孟南都會留意用人單位的學歷要求,如果超過高中,他就不會去應聘了。因為只能從事比較初級的工作,“還是挺辛苦的,有時候連著幾個月都沒辦法休息一天,請假的話就要扣錢,而我的以前上了大專或者大學的同學,他們的工作都有比較充分的業餘時間,光這個就讓我很羡慕。”他說。

高考之後的近十年時間裡,徐孟南還完成了結婚生子的過程,現在,他每年都外出打工,而愛人和孩子則留在老家,“有的時候我也會想,當年的做法可能真的是太不值得了,如果當時認真答題,可能現在會是另外的一種人生。”

高考後的幾年,徐孟南一直比較關心“白卷考生”一類的新聞,他也曾經在安徽、江蘇的一些高中做過宣講,讓還在讀高中的孩子好好學習,不要因為一時的叛逆而錯過了高考這樣的機會。

工作時戴耳機“補課”

徐孟南說,雖然自己一直在反思,但是他也並不認為考試制度應該一成不變,只是這樣的問題一定會逐步得到改變,而不應該用在考卷上寫“考試宣言”這樣比較過激的做法。

“我關注了上海和浙江等地區這幾年公佈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實和我當年的想法有很多類似,例如學生可以自主選課,學習的內容更加全面等等。”徐孟南說,“不過人應該先駕馭好自己,再去考慮其他的事情。”

幾天前,徐孟南完成了自己2018年高考的報名工作,他說現在高考不限制年齡了,對他來說算是一個機會,他也希望能夠重新走進考場,彌補自己當年的那次“衝動”。

而關於即將參加2018年高考的事情,徐孟南還暫時沒有和父母愛人講,他說相信他們會理解自己的,而現在的自己只是想能夠安心地備考,“現在每天還需要上班,好在現在工作的時候可以戴著耳機,我就會把一些課程下載下來,一邊工作一遍聽課。”徐孟南說,“然後就是利用下班以後的時間了,已經很多年沒有學習過了,所以差的課程會比較多。”

徐孟南告訴記者,對於2018年的高考,自己一定會認真面對,肯定不可能再交“不靠譜”的答案了,他知道自己差的課程比較多,所以並不奢望能夠考上本科,他的目標是希望先考上大專,以後有機會再繼續深造。

那些年他們也想考零分,然後呢?

在高考中交白卷,徐孟男並非獨一無二。

2008年高考爆出一個意外,來自雲南的考生吉某4科僅得168分。事後,吉某解釋,原本是想要考0分的,考理科綜合時,他抱著“閑著也是閑著”的想法胡亂做了些題,沒想到還得了132分。

令人費解的是,在他所開的博客上,曾發表過很多數學論文。但高考查分顯示,他數學只得了8分。對此,他說,分數未必能準確衡量一個人的真實水準。

他的舉動也讓身邊人費解。班主任表示,“作為他以前的高中班主任,不知該做何評價,我曾對他說過,不管天賦如何,高考成績還是得上去,你複習資料這麼多、這麼雜,應該認准一套,在搞懂的前提下再去做其他方面的深入。”當年他最好的同學也不支持這種做法。

2006年高考爆出的最大冷門是河南南陽考生蔣某某交了白卷。當時,她在試卷上用雙色筆答卷“批”高考、並把自己的筆名寫到密封線外。在母校,很多老師都對此事表現出不同尋常的冷漠。事後蔣某某說覺得這件事有點可笑。她還表示,後來有種竹籃打水一場空的感覺。

2010年,來自陝西的張某,因為自我炒作“零分狀元”,而成為網路紅人。當年,張某的語文、數學、綜合、外語四門科目和總分均為零分,是名副其實的交白卷。

他後來解釋,他考零分是想學美國的比爾•蓋茨。然而,他在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卻選擇做“竊卡大盜”——制作偽卡消費套現信用卡。張某後來在看守所說:“也許就是太渴望成功,急功近利。”這樣的結局也和他在網路上發表的豪言壯語——10年內賺1000萬元的目標,相去甚遠。

網友評論

對這件事,你怎麼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