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乙肝病毒不可以殺滅嗎 教你看懂乙肝病毒檢查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以肝臟炎性病變為主並可引起多器官損害的一種傳染病。 本病廣泛流行於世界各國, 主要侵犯兒童及青壯年, 少數患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 它已成為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的世界性疾病, 也是我國當前流行最為廣泛、危害性最嚴重的一種傳染病。 乙型病毒性肝炎無一定的流行期, 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但多屬散發。 近年來乙肝發病率呈明顯增高趨勢。

乙肝病毒的四大特性

一、嗜肝性。 乙肝病毒感染人體後, 隨著血流進入肝臟, 通過肝細胞膜上的乙肝病毒受體直接與肝細胞膜結合,

先脫去外殼, 其核心進入胞漿;然後脫去核殼, 其病毒基因進入吒扣胞核內複製(即相當於繁殖)。 治療藥物必須是小分子才能進入細胞內, 而且還要對肝細胞無毒性作用。

二、泛嗜性。 隨著檢驗技術的進步, 發現乙肝病毒可以感染淋巴細胞不能達到的組織, 如周圍血單核細胞、脾;骨髓、淋巴結、小腸、胰腺、腎上腺、睾丸、卵巢等。 一般人認為將凸肝病毒引起的肝硬化或肝癌手術切除, 換一個無乙肝感染的正常的肝全好些。 其實不然, 近年肝移置術後結果提示, 在沒有採取任何預防乙肝預防措施的前提下, 乙肝病毒相關性肝病行肝移植術後, 乙肝病毒的再感染率高達90%。 採取乙肝高價免疫球蛋白和拉米呋定聯合抗病毒措施,

可使其再感染率降低至30%。 可見患者體內其他組織潛伏病毒, 是術後肝臟再感染的來源。

三、變異性。 乙肝病毒是一種易於變異的病毒, 為了逃避機體對其消除和殺傷而發生的變異, 可在乙肝病毒結構不同部位發生, 變異可自發或在藥物治療後發生。 變異的乙肝病毒不僅對人體致病性發生改變, 還將影響對乙型肝炎的診斷、治療和預防。 發生變異的乙肝病毒對以首有效的藥特產生抵抗打;從而降低療效或產生耐藥現象。

四、不可殺性。 乙肝病毒進入人體的肝細胞內, 在細胞酶的作用下, 最後形成共價閉合環狀基因(CCCDNA), 它是形成乙肝病毒的原始範本, 穩定的生存於細胞核內, 不斷的複製乙肝病毒。

當今尚未研究出一種殺滅這種範本的藥物。 目前使用的藥物主要是抑制範本的複製, 一旦停藥解除抑制作用, 這種範本又會重新複製乙肝病毒。

怎樣判斷乙肝傳染性

乙肝的發病呈家族或單個散發, 先天或出生時感染者, 一般病毒攜帶往往呈慢性甚至終身攜帶, 後天感染者的一般很少發生慢性乙肝。 從這個角度看乙肝的傳染性主要是針對家族成員以及血液, 血製品, 手術, 外傷等情況而言。 一般接觸幾乎不會導致HBV感染而引起慢性乙肝。 絕大多數的正常人, 接觸HBV後, 體內都有正常的免疫臨視系統及處理系統, 病毒侵入體內, 可及時被發現並於以清除, 這樣一個過程, 大多數人都在不知不覺中進行和完成。

如果出現以下幾情況, 均可以為HBV處於高傳染期。

1、乙肝“三對”(HBV五項指標)檢查時出現大三陽的情況, 即表面抗原(HBsAG)E抗原(HBeAG)核心抗體(HBcAB)同時陽性, 這是HBV經典組合模式。 其中E抗原陽性是HBV複製的直接證據, 這種情況出現, 表示體內有HBV複製, 傳染性強。 (分為乙肝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乙肝前S1抗原)

2、乙肝“三對”檢查, 出現小三陽的情況即表面抗原, E抗體, 核心抗體同時陽性。 同時乙肝病毒去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陽性, 說明HBV有變異情況發生, 雖然E抗原為陰性, 但及HBV-DNA卻為陽性, 足以說明HBVAB處於複製狀態傳染強。

3、乙肝“三對”檢查, 出現表面抗原, 核心抗體為陽性, 甚至於只有核心抗體為陽性時, HBV-DNA檢測仍為陽性, 這依然反映HBV仍處於複製狀態, 傳染性強。

4、乙肝“三對”檢查, 只有核心抗體為陽性, 但核心抗體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為陽性, 也說明具有傳染性。

5、乙肝“三對”檢查, 全部為陰性, 但是肝功能異常, 進一步檢查HBV-DNA或抗HBCIGM為陽性, 也可說明HBV仍具傳染性。

6、如果血液HBV檢查沒有發現陽性指證, 但及肝功持續異常, 經肝組織活檢, 發現HBVE抗原或核心抗體為陽性, 仍可說明乙肝有傳染性, 衡量乙肝是否傳染的最重要指標是HBR-DNA和E抗原, 無論什麼情況下, 只要這兩項呈陽性, 就可認為, 具有傳染性。

哪些生活方式會傳染乙肝

血液是乙肝傳播的重要途徑。 輸血過程中被感染乙肝比較常見, 注射器的針頭、手術器械也是重要的源頭。 只能儘量不接觸血液, 才能降低傳染乙肝幾率。

母嬰傳播乙肝占相當大的比例。 乙肝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感染類型。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阻止乙肝母嬰傳播,有效率達90%以上。

性生活不當易惹乙肝。精液、陰道分泌物能傳播乙肝病毒,保險方法是打乙肝疫苗或使用安全套。接吻一般不會發生傳播。科學實驗證明:含有乙肝病毒的唾液不能使猩猩感染,故接吻一般不會發生傳播。除非對方口腔出血,此時接吻有可能傳染乙肝。蚊子叮咬不會傳播乙肝。乙肝病毒在蚊子體內只能存活48小時,而蚊子吸血的間隔時間在72小時以上,所以蚊子叮咬不會傳播乙肝。

一起就餐不會傳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經胃腸道傳播,乙型肝炎不是胃腸道傳染病。共餐、共用食具不會傳染,一家人不需要分餐。

乙肝母親可將乙肝病毒傳給新生兒,尤其攜帶乙肝表面抗原的母親為主要的感染類型。新生兒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阻止乙肝母嬰傳播,有效率達90%以上。

性生活不當易惹乙肝。精液、陰道分泌物能傳播乙肝病毒,保險方法是打乙肝疫苗或使用安全套。接吻一般不會發生傳播。科學實驗證明:含有乙肝病毒的唾液不能使猩猩感染,故接吻一般不會發生傳播。除非對方口腔出血,此時接吻有可能傳染乙肝。蚊子叮咬不會傳播乙肝。乙肝病毒在蚊子體內只能存活48小時,而蚊子吸血的間隔時間在72小時以上,所以蚊子叮咬不會傳播乙肝。

一起就餐不會傳染乙肝。乙肝病毒不經胃腸道傳播,乙型肝炎不是胃腸道傳染病。共餐、共用食具不會傳染,一家人不需要分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