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厲害了!金牛區火車北站地鐵站進行多項改造,未來你的出行將是……

作為成都首條地鐵環線

正在空載試運行的7號線

備受大家的期盼與關注

其開通將正式開啟

成都地鐵“井+環”線網化運營時代

金牛這個地鐵站對7號線開通起關鍵作用

金牛區火車北站地鐵站,

作為7號線上的重要交通樞紐,

上接鐵路成都站、下連二環高架、

緊鄰荷花池批發市場與城北客運站,

是成都市內重要的客流集散地。

它的籌備進度對整個7號線的開通

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籌備進展如何呢?

昨天據地鐵相關運營公司發佈消息稱,

為保障地鐵7號線如期高品質開通,

成都地鐵在總結既有線路籌備經驗的基礎上,

立足線網, 統籌謀劃,

按照“線網+線路”分層級開展各項籌備工作,

並提前開放了火車北站東、西端站廳及出入口。

這也是成都地鐵

首個將未開通線路站廳及出入口

投入既有線運營的車站。

火車北站地鐵站將如何改造?

“3”大突破

No.1 首個使用未開通線路站廳的車站

為了保證客服品質, 為乘客提供舒適的候車環境, 綜合多方面因素考慮, 成都地鐵運營決定再次提前開啟7號線西端站廳, 這也是成都地鐵首個將未開通線路站廳投入既有線運營的車站。

沒有前期經驗借鑒, 車站聯合施工方多次討論和調整施工計畫, 實行24小時施工, 白天黑夜連軸轉, 在做好施工安全卡控的同時, 也對每一項設備設施良好狀態進行逐一確認。 從施工開始到西端站廳開放投用, 僅用時6天時間, 利用運營結束後的空檔時間順利完成了新增18台自動售票機、4台半自動售票機、2台安檢、11組進站閘機及14組出站閘機全面測試。

No.2 加緊推進車站自動售檢票設備改造

據瞭解, 地鐵7號線開通後, 火車北站將成為地鐵1、7號線換乘站,迎接更大的客流挑戰,為了更好的滿足車站客運組織需要,保持換乘站內設備設施的連貫統一,今年9月,火車北站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自動售檢票設備改造工作。

國慶期間,成都地鐵火車北站客運量再創新高,面對龐大的客流現狀,成都地鐵運營精心策劃,決定提前開啟7號線東端站廳及H出入口。同時,對導向指示進行確定,對各類設備設施進行調試,確保改造順利。

No.3 同時使用兩套自動售檢票設備

火車北站1、7號線站廳全面開放後,車站擁有兩套投入使用的自動售檢票設備。面對車站擴容帶來的工作量上浮以及兩套設備在技術、操作規範上的明顯差異,車站一方面對人員進行了增加和協調,另一方面組織開展針對性培訓,確保所有員工熟練掌握兩套設備操作規範。

“6”大改變

火車北站也迎來了新的改變:

火車北站出入口由原來的3個增加至6個;

進站閘機增加11組,出站閘機增加14組;

安檢機增加3台,現有6台;

自動售票機增加8台,半自動售票機增加3台;

站內增設母嬰候車室,預計將與7號線開通同步投用;

此外,隨著東、西端站廳的投用,乘客走形路徑、車站客運組織方式以及車站應急預案等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

“5”大調整

△變則通,非付費區通道巧變換乘繞行場地。

針對1、7號線AFC設備佈局,成都地鐵將北端站廳非付費區與西端站廳非付費區通道設置成換乘客流非付費區繞行的重要通道,當1換7、7換1出現換乘大客流,均可將此區域作為繞行場地,實施卡控措施,緩解月臺壓力。

這種“一個通道,兩種設置”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車站空間,解決了換乘大客流的非付費區繞行問題。

△換位元思考,優化票亭排隊方式。

針對現行票亭傳統排隊方式非付費區面積利用率較低,票亭欄杆設計不利於乘客服務等問題,首次嘗試利用固定欄杆在票亭前設置新式繞行回路的方式,讓乘客自行選擇視窗辦理事務,避免設備故障情況下重新排隊的尷尬,提高客服品質。同時,對站內用於限流的欄杆進行優化並對站內重點區域進行安全防護設置,在提升客運組織效率的同時極大的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客運組織安全。

△“以舊換新”,提升客運服務品質。

由於車站1號線AFC設備使用時間長、故障率攀升,車站經前期積極協調,落實了車站AFC設備更新的計畫。據瞭解,預計本月內火車北站1號線閘機、自動售票機將更換為1號線三期新設備,一定程度緩解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客運服務問題,提升運營服務品質。

△合理調整,提高客運組織品質。

火車北站C口作為客流集中點,特別是在早高峰期間特點突出,而C口安檢機原設置於進站閘機前,容易對無包通道乘客與安檢乘客產生交叉干擾,為此,車站對C口安檢機進行位置調整,有效實現分流,最大程度降低干擾。

△ 擴能改造,提升車站空間利用率。

為保證7號線開通後,火車北站1號線月臺滿足大客流情況下,進站與換乘客流疊加需要,成都地鐵拓寬月臺候車面積39.73平方米,一定程度改善了乘客候車環境。

大家關注的地鐵7號線

將於今年年底正式開通試運營,

屆時將進一步方便小夥伴們的出行,

大家一起期待吧!!!

火車北站將成為地鐵1、7號線換乘站,迎接更大的客流挑戰,為了更好的滿足車站客運組織需要,保持換乘站內設備設施的連貫統一,今年9月,火車北站啟動了為期1個月的自動售檢票設備改造工作。

國慶期間,成都地鐵火車北站客運量再創新高,面對龐大的客流現狀,成都地鐵運營精心策劃,決定提前開啟7號線東端站廳及H出入口。同時,對導向指示進行確定,對各類設備設施進行調試,確保改造順利。

No.3 同時使用兩套自動售檢票設備

火車北站1、7號線站廳全面開放後,車站擁有兩套投入使用的自動售檢票設備。面對車站擴容帶來的工作量上浮以及兩套設備在技術、操作規範上的明顯差異,車站一方面對人員進行了增加和協調,另一方面組織開展針對性培訓,確保所有員工熟練掌握兩套設備操作規範。

“6”大改變

火車北站也迎來了新的改變:

火車北站出入口由原來的3個增加至6個;

進站閘機增加11組,出站閘機增加14組;

安檢機增加3台,現有6台;

自動售票機增加8台,半自動售票機增加3台;

站內增設母嬰候車室,預計將與7號線開通同步投用;

此外,隨著東、西端站廳的投用,乘客走形路徑、車站客運組織方式以及車站應急預案等也相應的發生了改變。

“5”大調整

△變則通,非付費區通道巧變換乘繞行場地。

針對1、7號線AFC設備佈局,成都地鐵將北端站廳非付費區與西端站廳非付費區通道設置成換乘客流非付費區繞行的重要通道,當1換7、7換1出現換乘大客流,均可將此區域作為繞行場地,實施卡控措施,緩解月臺壓力。

這種“一個通道,兩種設置”的方式巧妙地利用了車站空間,解決了換乘大客流的非付費區繞行問題。

△換位元思考,優化票亭排隊方式。

針對現行票亭傳統排隊方式非付費區面積利用率較低,票亭欄杆設計不利於乘客服務等問題,首次嘗試利用固定欄杆在票亭前設置新式繞行回路的方式,讓乘客自行選擇視窗辦理事務,避免設備故障情況下重新排隊的尷尬,提高客服品質。同時,對站內用於限流的欄杆進行優化並對站內重點區域進行安全防護設置,在提升客運組織效率的同時極大的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客運組織安全。

△“以舊換新”,提升客運服務品質。

由於車站1號線AFC設備使用時間長、故障率攀升,車站經前期積極協調,落實了車站AFC設備更新的計畫。據瞭解,預計本月內火車北站1號線閘機、自動售票機將更換為1號線三期新設備,一定程度緩解因設備故障導致的客運服務問題,提升運營服務品質。

△合理調整,提高客運組織品質。

火車北站C口作為客流集中點,特別是在早高峰期間特點突出,而C口安檢機原設置於進站閘機前,容易對無包通道乘客與安檢乘客產生交叉干擾,為此,車站對C口安檢機進行位置調整,有效實現分流,最大程度降低干擾。

△ 擴能改造,提升車站空間利用率。

為保證7號線開通後,火車北站1號線月臺滿足大客流情況下,進站與換乘客流疊加需要,成都地鐵拓寬月臺候車面積39.73平方米,一定程度改善了乘客候車環境。

大家關注的地鐵7號線

將於今年年底正式開通試運營,

屆時將進一步方便小夥伴們的出行,

大家一起期待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