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老撾:中南半島的“中央王國”

老撾是一個內陸國家, 被5個國家所包圍:中國、越南、柬埔寨、泰國、緬甸。 以各種標準衡量, 老撾目前都很落後。 它的人口少, 大約590萬人口(2013年統計), 分佈在23.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是東南亞人口密度最稀的國家。 因為山地分割, 老撾的民族眾多, 大約有60多個。 老撾對於中國的重要性在於兩國有共同的邊界, 以及老撾各民族與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的血緣關係。

2016年10月31日, 老撾首都萬象, 身著老撾傳統服飾的女孩在塔鑾前跳舞。 塔鑾是老撾最著名的佛塔, 塔身高大雄偉, 金碧輝煌(圖源:新華社)

老撾最早形成國家在1353年, 都城在北部城市瑯勃拉邦, 稱為瀾滄國(1353—1707)。 瀾滄國開國之君法昂(1316—1373)是流亡者的兒子, 在吉蔑(高棉、真臘, 今柬埔寨)宮廷長大, 娶的是吉蔑公主。 他的軍隊也是吉蔑國王幫助建立的。 1707年之後, 瀾滄王國分裂為四個小王國。 北方的瑯勃拉邦, 清朝稱為南掌國。 老撾與中原王朝保持一般的使節來往和朝貢關係,

與另外的四個鄰國有長期的互動關係。

1350年, 暹羅(泰國)建立起強大的阿瑜陀耶王國, 在1353年佔領了吉蔑帝國的首都吳哥。 吉蔑從此一蹶不振。 吉蔑帝國的衰落使得越南能夠向南擴張, 攻打湄公河三角洲的占城。 越南還多次大規模入侵瀾滄王國。 越南在1471年事實上吞併占城國之後, 又於1479年發兵15萬攻佔瑯勃拉邦。

老撾在16和17世紀分別淪為緬甸和暹羅的藩屬, 首都也被這兩個國家佔領過。 為了離緬甸遠一些, 老撾於1560年遷都到萬象。 到18世紀末, 老撾的大部分土地被暹羅占去, 越南也占去了一角, 只剩下瑯勃拉邦一個小邦。

19世紀末, 中南半島又添新勢力。 法國殖民者從越南登陸入侵印度支那。

法國人於1893年打敗暹羅, 搶走老撾。 1940年, 法國正是國難當頭, 泰國開始報復, 向法國不宣而戰, 於次年割走湄公河以西的土地。 然後, 日本人來了。 趕走法國人, 佔領老撾, 宣佈老撾加人“大東亞共榮圈”。 5個月之後, 日本就無條件投降了。

越南、老撾、柬埔寨曾經同是法國的殖民地。 三個國家的共產黨原來是一個黨:印度支那共產黨。 但意識形態沒有完全能超越國界, 1951年, 大黨分裂, 三國分別建立共產黨。 它們有共同的目標:抵抗美國的入侵。 美軍撤軍後, 越南統一了南北方, 並企圖進一步統一印度支那, 於是出兵佔領了柬埔寨。 中越衝突之後, 老撾官方一再宣稱:“任何時候老撾將站在越南一邊”。 當時中老邊界也出現了武裝衝突。

1979年4月, 越南承認在老撾駐有軍隊。 後來, 隨著中越關係的改善, 中老關係也有所改善。 老撾現在還處在越南的影響之下。

在地緣政治上, 老撾對越南最為重要。 越南是一個形狀狹長的國家, 面向大海, 背靠老撾。 兩國有很長的陸地邊界。 越南要獲得戰略縱深只能向老撾發展。 1954年的奠邊府戰役就發生在越南西北靠近老撾的地方。 老共的軍隊殲滅了從老撾趕去的一支法國援軍, 並阻斷了被圍法軍向老撾的突圍。 如果老撾處於不太友好的勢力手中, 就等於在越南纖細的背後頂上一把刀。 越南已經表明它的企圖。 在1970年代末, 越南剛完成統一後就試圖繼承法國遺產, 建立一個印度支那國家。 那時, 越南在柬埔寨和老撾都駐紮有軍隊。

中越的邊界戰爭就證明了中國絕對不可能接受越南吞併柬埔寨和老撾, 或其中的任何一個。

由以上簡介可以看出, 自從第一次建國600多年來, 老撾一直飽受侵略, 甚至亡國, 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地理:老撾處於中南半島的中央, 是中南半島上的“中央王國”, 保持獨立非常不易。 除了北方的中國外, 任何一個鄰國強大了都會入侵它, 佔領它。 老撾與鄰國的關係發展得不是很順利。 但是, 濱海的占城消失了, 柬埔寨的面積大大的縮小了, 內陸的山國老撾延續到今天, 而且基本保持了它初次建國時候的版圖。 這大約得益于高山阻礙了入侵者的長期佔領和同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