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衛生院來了三甲醫生,竟然不會看病!

十多年前, 在9月裡的一個趕集日, 陰雨綿綿, 某衛生院迎來某三甲醫院專家團隊的義診。

其中, 衛生院中醫科門診被作為該三甲醫院一位職稱為內分泌專家的主治醫師的義診室, 該中醫科門診醫生的任務就是在一旁觀摩學習, 同時為專家和病患之間“打雜”。

輔助檢查不能滿足專家的義診需求

該衛生院所在地氣候潮濕, 很多村民得了中醫學所稱的濕溫病, 表現為頭暈乏力, 肢困疲倦, 食納不佳等。 前來義診的村民大多數或多或少伴有這些症狀, 甚至好多以頭暈為主訴就診。

該內分泌專家或許是專業意識較強原因吧,

凡以頭暈為主訴就診病例, 要麼考慮顱腦是不是有問題, 要麼考慮是不是血糖有問題。

然而, 衛生院那台清晰度不高的X攝片機無法滿足排除顱腦問題的條件, 並且當時還沒有全面開展血糖監測, 同樣不能排除是否得了糖尿病。

很多前來就診的村民得到該專家的診察結論是“到我們醫院做了檢查再說”。

一些腸道疾病或呼吸系統疾病患者“闖入”內分泌科義診室, 該專家認真詢問病情後, 要麼開出胸部X攝片, 要麼開出血常規、尿常規、大便常規。 那名衛生院中醫科醫生成了帶領病人去拍X攝片, 或做“三大常規”檢查的“導醫”。

其實, 專家開出這些檢查申請單的時候, 衛生院中醫科門診醫生就早有預感,

“檢查結果或許會讓專家更茫然”。

果不其然, 面對一批破舊機器和技術跟不上的輔助檢查人員檢查出來的輔助結果, 專家顯得一臉的茫然, 似乎找不到病人處方的用藥依據, 只好跟病人說“先觀察一段時間看, 不行到我們醫院來看”。

專家和患者互相不理解

“我們這兒離專家的醫院幾百公里, 怎麼到那兒看得起病。 ”很多村民似乎不滿意專家的診斷結論, “還不如我們鄉下的醫生, 這些專家連藥都不開一顆。 ”

而專家給出的診斷結論是:“你們這些地方是什麼原因哦, 那麼多疑似血糖有問題、睡眠品質有問題的病人, 連個血糖都不能監測, 怎能診斷疾病?”

三方茫然折射出基層診療困境

當天, 來衛生院中醫科門診醫生診室義診的內分泌科專家大約義診了30人,

只給幾名症狀明顯的病人開了口服藥, 其餘都“需要到醫院檢查才能確診”。

義診結束後, 該專家坦言:“在基層看病真難, 簡單的輔助檢查都不能做, 同時病人似乎都不願意做, 根本沒有確切診斷依據, 怎能談治療?還有, 很多專科藥品都沒有, 不知道怎麼開藥, 根本沒法處方。 ”

很多當天接受義診的村民, 後來來衛生院中醫科診病時, 談及專家義診都這樣說:“不知道那些專家怎麼在農村來就是看不好病, 他們似乎總是顧及這樣, 顧及那樣的, 很多專家離開機器就無法看病, 連最起碼的脈診、脈搏都依賴機器。 不像我們農村醫生, 什麼科病都可看。 ”

當義診專家們走後, 衛生院的醫生們似乎沒有學到什麼東西,

甚至有的同事坦言:“就是走過場而已, 我們基層醫生與專科醫生之間本身存在差距, 短時間交流難找到‘共同語言’。 ”

一位在衛生院工作了25年的老醫生說, “很多義診或幫扶衛生院, 都是流於形式, 對衛生院職工來說, 很難起到作用。 ”

當義診專家、病患、衛生院三方都在義診活動中感覺茫然的時候, 陪伴專家義診一天的衛生院中醫科醫生感覺收穫不少, 一方面讓他醒悟了專科醫生與全科醫生有著不同的生存價值、生存環境等;

另一方面讓他認識到基層醫療機構基礎設施跟不上, 給醫生帶來的煩惱不少;再一方面就是, 作為基層醫生, 必須一輩子都要學習再學習才行。

十多年過去的今天, 鄉鎮衛生院在公共衛生方面投入加大,

絕多數衛生院都能做血糖監測、心電圖檢查等項目, 並且在一些地方已推行遠端會診系統建設, 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醫生可以在診室與上級醫療機構醫生“面對面”會診。

三甲醫院專家到鄉鎮衛生院義診還會遇到哪些麻煩呢?過去的困境, 今天得到解決了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