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青島境內有近400種鳥類 觀鳥地圖為你指明方向

原標題:專家"繪製"青島觀鳥地圖 想觀鳥可去這些地兒

近日,本報報導了觀鳥志願者來青尋找“鳥中大熊貓”遺鷗的故事後,受到了不少鳥類愛好者的關注。 島城共有多少種鳥類?哪些地方適宜觀鳥?半島全媒體記者就此採訪了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和觀鳥協會專家,精心繪製了一張“觀鳥地圖”,希望能幫助感興趣的您,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觀鳥之旅。

近400種鳥類,珍稀的不少

青島市林業局野保站高級工程師王希明向記者介紹,根據2016年年底的最新統計,目前青島境內已記錄有鳥類19目58科114屬393種,是山東省鳥類種類最多、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

特別是島城東部沿海山區森林和膠州灣大沽河濕地流域,每年春秋季節都有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過境,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線路上的重要“驛站”。 這些鳥類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珍禽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金雕、遺鷗等11種,有大天鵝、灰鶴、蒼鷹、燕隼、雕梟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青島市觀鳥協會在近期組織觀鳥及相關調查中,已記錄鳥類近300種,包括中華鳳頭燕鷗、青頭潛鴨、白鶴等3種極危物種,黑臉琵鷺、小青腳鷸、大濱鷸,大杓鷸等10種瀕危物種,還有新發現的史氏蝗鶯、黃腹柳鶯、黑鳽、禿鷲、山鶥、長尾鴨、黑雁等14種。

據專家介紹,近年來島城每年都能發現一些新的鳥類。 去年,被稱為“神話鳥”的黑嘴端鳳頭燕鷗在青島膠州灣畔被發現。

黑嘴端鳳頭燕鷗又叫中華鳳頭燕鷗,這種珍稀鳥類已經在青島絕跡了80年之久,全世界分佈不超過100只。 黑嘴端鳳頭燕鷗是鷗科鳥類中最稀少的一種,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鳥種之一。 去年,在膠州灣被觀察到的還有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頭鶴,一共有9只。 白頭鶴為濕地的旗艦物種,是鶴類家族中行蹤隱秘的成員。

觀鳥志願者還在薑山濕地“偶遇”3只丹頂鶴。 據專家介紹,這種世界瀕危鳥類已經多年未在青島觀察到了。

兩處鳥類天堂,多處觀鳥勝地

據悉,每到遷徙期,正是觀鳥的好時機,途經島城的候鳥們會選擇從海島路線、東部山區林地路線和大沽河濕地河流路線遷徙:海島沿線多是信天翁等海洋鳥類遷徙,大沽河濕地河流路線多為白鷺、野鴨、天鵝、大杓鷸等濕地水鳥遷徙,而東部山區林地則是鳥類遷徙種類和數量最多的路線,以森林鳥和包括貓頭鷹在內的各類猛禽為主。

青島市觀鳥協會會長薛琳向記者詳細介紹了島城觀鳥的去處。

“得益於封閉管理,棘洪灘水庫是冬季各種雁鴨的越冬地,是青島鴨子種類最多、數量最多的地方。 ”薛琳介紹,這裡發現過斑臉海番鴨、赤嘴潛鴨、斑背潛鴨等少見鳥種,尤為難得的是每年都有極危物種青頭潛鴨的記錄。

萊西薑山濕地是山東半島最大的內陸型濕地,也是青島鳥類最豐富的區域。 “這裡是大量的雁鴨和灰鶴越冬地,其中花臉鴨較為稀少,多種猛禽在此越冬,比如普通鵟、白尾鷂、灰背隼、黑翅鳶、雀鷹等。

”薛琳說,春秋遷徙季節,鳥類更多,這裡有過丹頂鶴、東方白鸛、黑鸛、白琵鷺、大天鵝、青頭潛鴨、烏雕、靴隼雕的停留記錄,夏天有大量的夜鷺、池鷺、白鷺在這裡繁殖。 這兩處“鳥類天堂”都得益於封閉性的管理。

薛琳介紹,對於普通市民來說,較為適合觀鳥的地方當屬膠州灣大沽河口。 這裡每年都有蠣鷸、黑腹濱鷸、灰斑鴴、白腰杓鷸、翹鼻麻鴨、數種海鷗在此越冬,數量較大。 春秋遷徙季節,80%過境青島鳥兒都會在這裡出現。 這裡發現過極危物種白鶴、青頭潛鴨、中華鳳頭燕鷗,瀕危物種丹頂鶴、小青腳鷸、黑面琵鷺等。 “夏天,集中在大沽河口的繁殖鳥主要有黑翅長腳鷸、反嘴鷸、環頸鴴、白額燕鷗、普通燕鴴等。

”薛琳介紹,在此觀鳥還可以看到大群飛鳥形成的“鳥浪”。

即墨鼇山灣與大沽河口鳥類情況類似,但數量稍少。 除了以上幾處區域比較大的觀鳥地,薛琳還向記者推薦了幾個值得一去的地方:唐島灣濕地公園有部分林鳥和水鳥,偶爾會發現一些稀奇品種;潮連島、大公島等海島是扁嘴海雀、白額鸌、黑叉尾海燕等海鳥的繁殖地;城陽夏莊白沙河、高新區墨水河入海口也是不錯的觀鳥地。

在市區,棧橋可以看到海鷗;近期南薑碼頭裡,也有海鷗群集的壯觀景象。 薛琳介紹說,春秋季節,浮山、太平山都是到山頭觀鷹的好地方。 靠近太平山的人工湖附近鳥也較多。 位於環灣路的白泥地公園也值得去。 在鳥類遷徙季節,五四廣場都可以成為觀鳥好去處。薛琳就在這裡拍到過成群的鴛鴦,還有翱翔的黑翅長腳鷸。

■提醒 專業觀鳥學問大,春季得保護遷徙候鳥

想做個專業觀鳥者,需要穿著防滑、防水、便於行走的鞋,配備防風雨的衝鋒衣。穿著與自然環境顏色相近的衣服。還需要準備望遠鏡。薛琳介紹說,觀鳥還需要學習鳥類知識,鑒別眼前的鳥是何品種。另外要熟悉鳥類過境時間和潮汐時間。“省事的辦法就是找到共同愛好者,由‘老鳥’帶著‘菜鳥’去觀鳥。”

而每年4月底,近百萬隻候鳥會陸續途經青島。對於鳥類來說,遷徙過程中會存在各種意外,也會發生一些不文明現象,像拉網捕鳥、用彈弓打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薛琳表示,“愛鳥最重要的是保護鳥所生活的環境,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觀鳥護鳥的隊伍裡。一起努力去保護好膠州灣——這個青島最大的鳥類繁育區、遷徙中轉站,讓擁灣發展的青島有一片鳥兒自由的天空。”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編輯:光影]

在鳥類遷徙季節,五四廣場都可以成為觀鳥好去處。薛琳就在這裡拍到過成群的鴛鴦,還有翱翔的黑翅長腳鷸。

■提醒 專業觀鳥學問大,春季得保護遷徙候鳥

想做個專業觀鳥者,需要穿著防滑、防水、便於行走的鞋,配備防風雨的衝鋒衣。穿著與自然環境顏色相近的衣服。還需要準備望遠鏡。薛琳介紹說,觀鳥還需要學習鳥類知識,鑒別眼前的鳥是何品種。另外要熟悉鳥類過境時間和潮汐時間。“省事的辦法就是找到共同愛好者,由‘老鳥’帶著‘菜鳥’去觀鳥。”

而每年4月底,近百萬隻候鳥會陸續途經青島。對於鳥類來說,遷徙過程中會存在各種意外,也會發生一些不文明現象,像拉網捕鳥、用彈弓打鳥。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薛琳表示,“愛鳥最重要的是保護鳥所生活的環境,希望更多的人加入觀鳥護鳥的隊伍裡。一起努力去保護好膠州灣——這個青島最大的鳥類繁育區、遷徙中轉站,讓擁灣發展的青島有一片鳥兒自由的天空。”

半島全媒體記者 韓小偉

[編輯:光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