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千靈山,一個比香山更適合登高望遠的地方

說起爬山, 北京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香山的鬼見愁, 不論春夏秋冬, 亦無論時間早晚, 香山的山路上總是不缺登山的人。 但實際上北京的周邊有很多的山峰, 而千靈山就是一處比香山更適合登山的地方。

千靈山, 史稱極樂峰, 位於王佐鎮西北部馬鞍山, 主峰海拔699米, 比香山的鬼見愁還要高100多米, 是北京近郊一座最高的山峰之一。 從蓮石路一路向西自駕車大約只需半小時就可以抵達千靈山風景區。

經大門進入景區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棵柿子樹, 初冬季節樹上的葉子已所剩無幾, 紅紅的柿子還高高地掛在枝頭, 在陽光的照射下呈現出耀眼的紅色, 這種可能山裡人並不稀罕的水果對城裡人來說卻是極致的誘惑。

路邊是一塊塊自下而上逐級升高的水池, 水池裡的水已在入夜零度以下溫度的浸淫下出現一層薄薄的冰面, 紅色的金魚依然在冰面下方歡快地遊動, 陽光穿透磨砂玻璃般的冰面給水中的魚兒送去了溫暖, 遠遠看去給人一種格外溫馨的感覺。

水池中一尊巨大的玄武遠遠地就吸引了遊人的目光, 玄武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靈獸, 屬於傳統文化中的四象之一, 龜蛇合體, 為水神, 居北海, 龜長壽, 玄冥成了長生不老的象徵, 冥間亦在北方, 故為北方之神。 而玄武又可通冥間問卜, 因此玄武有別於其它三靈, 被稱為玄天上帝、“真武大帝”, 是道教所奉之神。 所以玄武的出現一般意味著附近有道觀的存在。

踏上這些石階, 千靈山的登山之旅就正式開始了, 這裡與香山的最大不同在於登山的山道是沿著山路盤旋而上的, 時而臺階、時而平道, 所以儘管海拔更高, 但攀登起來並不比香山更費力。 沿路還有滴翠亭、滌塵亭、聖水亭、懷古亭、神山亭、伏虎亭、千靈亭等供遊人休憩之處。

初冬時節,太陽漸漸遠去,大風也不緊不慢地填補了陽光留下的空隙,一場大風過後,伴隨著氣溫的降低,山裡的天空卻格外地透亮起來,日月同輝這種在市區只是偶爾才能看到的天象在山裡似乎是一種常態。

居高臨下俯瞰,山谷中的道路以及路旁的水系似一條蜿蜒的長龍橫臥在山間,水面如同鏡子一樣反射著陽光,呈現給遊人的是一幅絕佳的畫面。

登高遠望,我們生活的城市就在不遠的前方,京城最高的中國尊也清晰可見,從高處望去,這座京城最高的建築使我想到了一個成語“鶴立雞群”,較之於平面,這種差別在高處往往會給人更直觀的感受。

途中一座精緻的石塔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護國寶塔,由京都東直門外牛房主禪明輝及其徒普照、信官郝春共同建造。塔高6米餘,為八角十一層實心密簷式石塔。塔身刻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大肚彌勒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佛像154尊,以及獅、龍、羊、象、犀角、金錢等吉祥瑞獸和雜寶紋飾。造型大方,雕刻精美,堪稱塔中精品。

拐過一道石階,一叢叢黃色的小花不經意間撞入眼簾,儘管已是初冬,這些生長在石縫裡的小花還在葳蕤生長,含苞怒放,對於正在艱辛爬山的遊人來說這些小花不啻於一道盛宴上的美味,使人頓時忘記了身體的勞累。

雖然山路陡峭,但如果能和親朋摯友在遊人稀少、空氣清新的山上爬山遠足,登高望遠,遠離城市的喧囂,這實在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快到山頂處有一座白塔,是為實山上人修建的。實山上人,清代千靈山高僧。出家前為石匠,曾為戒台寺雕刻石獅。受佛教思想感染,每鑿一錘,即口喊一聲佛號。石獅刻成後,出家為僧。一度雲遊四方,遍訪高僧。最後回到極樂洞,面壁苦修,十年未出山洞,發長可繞臂,終成一代高僧。為臨濟正宗第十九代宗師。

千靈山的極樂峰下有金色大佛,旁邊有木制臺階可直通大佛腳下,在臺階的頂端有一平臺,站在平臺上視野極其開闊,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山頂有纜車直通山下,千靈山索道是北京目前最長的觀光索道,全長1869米,落差達到395米。索道運行速度為每秒1米,單程執行時間28分鐘。

極樂峰正下方有一座石塔,此塔為道孚塔。道孚,明代北京著名律宗高僧,大萬壽寺即戒台寺第一代開山大壇主。正午的陽光打在塔身上,給塔身勾勒出一圈金光,使精緻的石塔又平添了幾分神韻。回來後經查詢資料方知千靈山原本是戒台寺的屬地,千靈山的北門有一條小路可直抵戒台寺。本想近觀塔身,由於時間、體力的緣故,只能無奈放棄。

下山時天空泛起了一絲白雲,與碧空如洗的藍天相比,藍天白雲更受攝影人的喜愛。

快到山底的時候,路旁一側的小樹上結滿了小小的紅果,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光影,在這些小樹的點綴下,這條小路也充滿了迷人的魅力。

下到山底已是正午時分,山上的一條瀑布垂直而下,在陽光下猶如一條長長的白練掛在山上。此時可以很好地體會《廬山瀑布》中:“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中的意境。

初冬時節,太陽漸漸遠去,大風也不緊不慢地填補了陽光留下的空隙,一場大風過後,伴隨著氣溫的降低,山裡的天空卻格外地透亮起來,日月同輝這種在市區只是偶爾才能看到的天象在山裡似乎是一種常態。

居高臨下俯瞰,山谷中的道路以及路旁的水系似一條蜿蜒的長龍橫臥在山間,水面如同鏡子一樣反射著陽光,呈現給遊人的是一幅絕佳的畫面。

登高遠望,我們生活的城市就在不遠的前方,京城最高的中國尊也清晰可見,從高處望去,這座京城最高的建築使我想到了一個成語“鶴立雞群”,較之於平面,這種差別在高處往往會給人更直觀的感受。

途中一座精緻的石塔吸引了我的注意,這是建于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的護國寶塔,由京都東直門外牛房主禪明輝及其徒普照、信官郝春共同建造。塔高6米餘,為八角十一層實心密簷式石塔。塔身刻有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大肚彌勒佛、文殊菩薩、普賢菩薩等佛像154尊,以及獅、龍、羊、象、犀角、金錢等吉祥瑞獸和雜寶紋飾。造型大方,雕刻精美,堪稱塔中精品。

拐過一道石階,一叢叢黃色的小花不經意間撞入眼簾,儘管已是初冬,這些生長在石縫裡的小花還在葳蕤生長,含苞怒放,對於正在艱辛爬山的遊人來說這些小花不啻於一道盛宴上的美味,使人頓時忘記了身體的勞累。

雖然山路陡峭,但如果能和親朋摯友在遊人稀少、空氣清新的山上爬山遠足,登高望遠,遠離城市的喧囂,這實在是一種美好的享受。

快到山頂處有一座白塔,是為實山上人修建的。實山上人,清代千靈山高僧。出家前為石匠,曾為戒台寺雕刻石獅。受佛教思想感染,每鑿一錘,即口喊一聲佛號。石獅刻成後,出家為僧。一度雲遊四方,遍訪高僧。最後回到極樂洞,面壁苦修,十年未出山洞,發長可繞臂,終成一代高僧。為臨濟正宗第十九代宗師。

千靈山的極樂峰下有金色大佛,旁邊有木制臺階可直通大佛腳下,在臺階的頂端有一平臺,站在平臺上視野極其開闊,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山頂有纜車直通山下,千靈山索道是北京目前最長的觀光索道,全長1869米,落差達到395米。索道運行速度為每秒1米,單程執行時間28分鐘。

極樂峰正下方有一座石塔,此塔為道孚塔。道孚,明代北京著名律宗高僧,大萬壽寺即戒台寺第一代開山大壇主。正午的陽光打在塔身上,給塔身勾勒出一圈金光,使精緻的石塔又平添了幾分神韻。回來後經查詢資料方知千靈山原本是戒台寺的屬地,千靈山的北門有一條小路可直抵戒台寺。本想近觀塔身,由於時間、體力的緣故,只能無奈放棄。

下山時天空泛起了一絲白雲,與碧空如洗的藍天相比,藍天白雲更受攝影人的喜愛。

快到山底的時候,路旁一側的小樹上結滿了小小的紅果,陽光透過樹葉在地面留下斑駁的光影,在這些小樹的點綴下,這條小路也充滿了迷人的魅力。

下到山底已是正午時分,山上的一條瀑布垂直而下,在陽光下猶如一條長長的白練掛在山上。此時可以很好地體會《廬山瀑布》中:“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千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中的意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