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恐怖小說素材:西方七宗罪

(爆侃網文訊)七宗罪 en:Seven deadly sins, 正式譯名為七罪宗, 屬於人類惡行的分類, 並由13世紀道明會神父聖多瑪斯·阿奎納列舉出各種惡行的表現。

天主教教義中提出‘按若望格西安和教宗額我略一世的見解, 分辨出教徒常遇到的重大惡行’。

‘重大’在這裡的意思在於這些惡行屬於原罪, 例如盜賊的貪婪源於欲望。

這些惡行最初是由希臘神學修道士龐義伐草撰出8種損害個人靈性的惡行, 分別是貪食、色欲、貪婪、暴怒、懶惰、自負及傲慢。 龐義伐觀察到當時的人們逐漸變得自我中心, 尤以驕傲為甚。 懶惰在這裡是指‘精神上懶惰’。

六世紀後期, 教宗額我略一世將那8種罪行減至7項, 將自負並歸入驕傲, 傷悲並歸入懶惰, 並加入妒忌。 他的排序準則在於對愛的遺背程度。 其順次序為:傲慢、妒忌、暴怒、懶惰、貪婪、暴食及色欲。 較後期的神學家如聖多瑪斯·阿奎納則對這個排序方式抱有不同的意見。

‘重大惡行’與不可饒恕的大罪是不可混而一談。

聖經原文『和合本歌羅西書』

《歌羅西書》 2:18 不可讓人因著故意謙虛, 和敬拜天使, 就奪去你們的獎賞。 這等人拘泥在所見過的, (有古卷作這等人窺察所沒有見過的)隨著自己的欲心, 無故的自高自大,

《歌羅西書》 2:19 不持定元首, 全身既然靠著他筋節得以相助聯絡, 就因神大得長進。

《歌羅西書》 2:20 你們若是與基督同死, 脫離了世上的小學, 為什麼仍像在世俗中活著,

《歌羅西書》 2:21 服從那不可拿, 不可嘗, 不可摸, 等類的規條呢。

《歌羅西書》 2:22 這都是照人所吩咐所教導的。 說到這一切正用的時候就都敗壞了。

《歌羅西書》 2:23 這些規條, 使人徒有智慧之名, 用私意崇拜, 自表謙卑, 苦待己身,

其實在克制肉體的情欲上, 是毫無功效。

饕餮、貪婪、懶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憤怒, 相信大部分人一輩子都至少犯過一次上述“罪行”, 包括自己在內。 只是區別在於, 程度的不同以及認識的不同。

就自己而言, 承認不願意跟一個又懶又貪又驕奢淫逸又喜怒無常的人交往, 但假如一個人一點毛病也沒有, 正派得一塌糊塗, 而且說的話做的事都堪稱道德楷模, 我也很難跟他(或她)成為知己——理由很簡單, 你在他(她)面前太壓抑!

你剛準備甩開腮幫子大吃一頓, 他(她)就教導你不可饕餮;你正要擼胳膊挽袖子赴湯蹈火奮不顧身去爭取更大的勝利, 他(她)偏勸你不可貪婪;然後有一天你坐在陽光下放飛心情啥啥都不想啥啥都不做, 他(她)又警告你不可懶惰……總之,

你熱戀, 他(她)要你戒色;你憤怒, 他(她)要你制怒;你作為一個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所具備的喜怒哀樂, 他(她)即使不認為是“罪”, 也認為是不得體的表現, 他(她)永遠在你為成功忘乎所以的時候提醒你“勝不驕”, 在你為失敗號啕大哭的時候教導你“敗不餒”, 一個人活成那樣有什麼快樂可言?

寧願適度饕餮、適度貪婪、適度懶惰、適度淫欲;寧願在傲慢的時候傲慢, 嫉妒的時候嫉妒, 憤怒的時候憤怒, 也不願這一生從來沒有饕餮過, 貪婪過, 懶惰過, 淫欲過, 傲慢過, 嫉妒過以及憤怒過。 寧肯在這之後甚至之中, 深深懺悔, 道歉, 也不願到死的那一天, 對自己說:從來不知道什麼叫“饕餮”、“貪婪”、“懶惰”、“淫欲”、“傲慢”、“嫉妒”或“憤怒”!罪行

神曲裡七宗罪的順序:

但丁在神曲裡根據惡行的嚴重性順序排列七宗罪, 其次序為:

一)好色-不合法禮的性欲, 例如通姦。 (但丁的標準是‘過份愛慕對方’, 而這樣便會貶低了神對人們的愛)

二)饕餮-浪費食物, 或是過度放縱食欲、酗酒或屯積過量的食物。 (但丁的觀點是‘過份貪圖逸樂’)

三)貪婪-希望佔有比所需更多為之貪婪。 (或是以但丁的觀點, 貪婪是‘過度熱衷於尋求金錢上或權力上的優越’)

四)懶惰-懶惰及浪費時間。 (懶惰被宣告為有罪是因為: 其他人需更努力工作以填補缺失, 因應該的事情還沒有做好, 對自己是百害而無一利)

均衡:一方比另一方付出更多。 (從但丁的神學觀念上去看, 懶惰是‘未能全心愛上帝, 未能全副精神愛上帝, 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與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但丁描述為"love of justice perverted to revenge and spite")

六)妒忌-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但丁說:‘Love of ones own good perverted to a desire to deprive other men of theirs’)

七)驕傲-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holding self out of proper position toward God or fellows; Dantes definition was "love of self perverted to hatred and contempt for ones neighbor")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裡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 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 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衝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 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四種基本美德和神學三美德合稱為七德行。

未能全人之心靈愛上帝’-具體來說包括懶惰、怯懦、缺乏想像力、滿足及無責任心)

五)憤怒-源自憎恨而起的不適當(邪惡的)感覺,復仇或否定他人,在律法所賦與的權力以外,行使懲罰他人的意欲亦被歸作憤怒。(但丁描述為"love of justice perverted to revenge and spite")

六)妒忌-因對方所擁有的資產比自己豐富而心懷怨怒。(但丁說:‘Love of ones own good perverted to a desire to deprive other men of theirs’)

七)驕傲-期望他人注視自己或過度愛好自己。(因擁有而感到比其他人優越)(holding self out of proper position toward God or fellows; Dantes definition was "love of self perverted to hatred and contempt for ones neighbor")

四世紀當時的埃及僧侶伊瓦格裡厄斯?泊恩太格司(Evagrius Ponticus) 把這些罪行定為八種“致命的激情”(8 deadly passions), 而在東正教方面,這些衝動仍然被描述為“致命的激情” 而不是深藏在他們體內的罪孽。而主動迎接這些“激情”或拒絕與這些“激情”對抗的人在正統基督徒道德神學(Orthodox Christian moral theology)方面是被定位成有罪的。

四種基本美德和神學三美德合稱為七德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