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規是互聯網平臺治理的及時雨

網路媒體資訊逐步規範化

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幾大規定的出臺,無論是從網路媒體資訊發佈的規範還是從資訊的傳播秩序來講,都對維護良好的網路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同時,更把原本似乎無界限的、模糊的互聯網運營、管理和網路行為變得有序化,且更明晰、更具體化。 公眾監督、行政監管、違法處置等一系列管理措施和條款,從根本上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的個人資訊安全和線民權益,更好地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秩序和促進良好的互聯網生態環境健康發展。

人人都是新聞評論員的轉變

此次頒佈的《互聯網跟帖評論服務管理規定》明確,跟帖評論服務是指互聯網站、應用程式、互動傳播平臺以及其他具有新聞輿論屬性和社會動員功能的傳播平臺,以發帖、回復、留言、彈幕等方式,為使用者提供發表文字、符號、表情、圖片、音視頻等資訊的服務,網站不得向未認證真實身份資訊的使用者提供跟帖評論服務,而對新聞資訊提供跟帖評論服務的則採用先審後發制度。 這些規定從對評論用戶責任人的確定、評論用戶的管理、管理措施的採取都提出明確的要求。 此外,規定中明確提出“開發跟帖評論資訊安全保護和管理技術,創新跟帖評論管理方式,研發使用反垃圾資訊管理系統,提升垃圾資訊處置能力;及時發現跟帖評論服務存在的安全缺陷、漏洞等風險,採取補救措施,並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人們傳播資訊已經從小量級轉變為現在的“大資料”,因此資訊技術的提升更急需解決。 在大資料時代下,反垃圾管理系統,輿情監測系統變得尤為重要。

資訊安全正向傳播的維護

人在社會天生就要與人溝通傳播資訊,互聯網上每一個參與主體都需要進一步地思考如何在網路上與他人互動,如何影響他人或受他人影響。 我們在思考的時候並不是完全獨立的,在網路上我們相信什麼,為什麼會相信,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關係。 謠言以及群體恐慌,說明人們普遍都有模仿他人行為的傾向,所以在網路上我們不能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需要通過自身的學習和自省來構建自己對社會的看法和觀點,不能盲目從眾或人云亦云。

在互聯網時代的社會實踐中,互聯網運營商和管理者不僅需要勇於探索、不斷創新,更應具備學習新知識的能力,堅守國家立場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秉持打造和諧社會和核心價值觀理念,投身於新互聯網管理和治理形態下的互聯網生態環境建設。

(沈浩: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學院教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