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軍委副主席許其亮重磅文章,再點郭伯雄、徐才厚名

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許其亮, 14日在《人民日報》發表《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署名文章。

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認真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許其亮

黨的十九大精闢概括習近平主席領航強軍興軍的偉大成就和理論創造, 鮮明提出習近平強軍思想, 為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提供了根本引領和科學指南。 牢固確立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的指導地位, 對於堅定不移走好中國特色強軍之路, 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一、習近平強軍思想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偉大軍事實踐的寶貴結晶和根本引領

時代是思想之母, 實踐是理論之源。 黨的十八大以來,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立足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全域, 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 圍繞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 確立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 明確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的時代課題, 佈局展開強軍興軍的戰略舉措, 全力推進國防和軍隊建設, 開創了強軍興軍新局面。 5年砥礪奮進, 黨的軍事理論創新與軍事實踐創造同步發展, 習近平強軍思想在強軍實踐中豐富昇華, 強軍事業在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下闊步前行。

扭住忠誠於黨、聽党指揮強基固本, 我軍思想政治根基更加牢固。 面對國內外形勢深刻複雜變化, 面對意識形態領域尖銳複雜鬥爭, 確保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永遠不變, 是新的時代條件下我軍面臨的根本性問題。 習主席始終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作為強軍之魂, 高度重視從思想上政治上建設和掌握部隊, 領導召開古田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鮮明提出我軍政治工作時代主題, 開啟了思想建黨、政治建軍的新篇章。 全軍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 緊跟中央部署扎實開展黨內集中教育, 每年突出一個主題搞好部隊思想政治教育, 組織開展黨史軍史學習教育,

著力打造強軍文化, 打好意識形態鬥爭主動仗, 廣大官兵維護核心、聽從指揮的忠誠信仰不斷強化, 爭做習主席的好戰士、爭當“四有”新時代革命軍人、爭創“四鐵”過硬部隊成為價值追求。 全面徹底肅清郭伯雄、徐才厚流毒影響, 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深化清理、祛除霧霾, 人民軍隊政治生態得到有效治理, 我軍重整行裝再出發、踏上強軍新征程。

適應強國強軍時代要求深化改革, 人民軍隊組織架構和力量體系實現革命性重塑。 党的領袖、軍隊統帥的決心意志, 是改革的決定性因素和堅強保證。 習主席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作為決定軍隊未來的關鍵一招, 親自領導、設計和推動改革, 開闢中國特色的改革強軍之路。

這次國防和軍隊改革力度深度廣度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過的, 我軍打破長期實行的總部體制、大軍區體制、大陸軍體制, 形成軍委管總、戰區主戰、軍種主建新格局, 調整組建五大戰區、五大軍兵種、軍委機關15個職能部門, 領導指揮體制實現歷史性變革。 裁減軍隊員額30萬, 調整軍兵種比例, 建設現代化聯勤保障部隊, 部署展開武警部隊改革, 部隊規模結構和力量編成得到優化。 深化軍隊院校、科研機構、訓練機構改革, 打造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 堅持改轉並行, 推進職能、作風、工作方式“三個轉變”, 完善法規制度和政策機制, 為新體制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通過大變革大重塑,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聚焦能打勝仗強化練兵備戰,軍事鬥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的根本價值所在。這5年,習主席領導軍事鬥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豐碩,我軍軍事能力有了質的躍升。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引領我軍積極進取、主動塑造,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實現拓展提升。樹立戰鬥力標準,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大抓戰鬥精神培育,大抓聯合作戰和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建設聯合後勤、打仗後勤,把我軍練兵備戰帶到一個新水準。決策實施科技興軍戰略,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設立國防科技“創新特區”,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加快由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出塢下水,殲—20、運—20等一批先進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黨中央、習主席領導指揮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開展釣魚島維權鬥爭,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組織海空力量出島鏈常態巡航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實施海外護航撤僑行動,建立吉布地海外保障基地,加強邊境管控、反恐維穩等,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振了國威軍威,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圍繞永葆人民軍隊本色正風肅紀、厲行法治,人民軍隊實現浴火重生。作風優良是一支英雄部隊的天然風貌,作風鬆散嚴重背離人民軍隊的本色形象。習主席和軍委針對一個時期部隊特別是領導幹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緊緊扭住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從嚴治軍不放鬆,從制定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到全面落實《準則》《條例》,紮緊制度籠子,從踐行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到“兩學一做”,從整頓思想、整頓用人、整頓組織、整頓紀律到“八個專項清理整治”、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實現巡視全覆蓋,一步步革除積弊、正本清源,部隊新風正氣不斷上揚。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嚴肅查處一批高級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大力糾治發生在官兵身邊的不正之風,保持高壓態勢、壓緊壓實“兩個責任”,軍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緊跟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制定頒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完善紀檢、巡視、司法、審計監督工作格局,強化法規制度執行力,推動我軍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5年之功奠定強軍基業,我軍由內而外實現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這些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習主席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著強軍實踐,昇華于強軍實踐,凝結著習主席建軍治軍的創新創造,已經並必將繼續指引我軍奮力開拓一個強軍新時代。實踐昭示,沿著習主席開闢的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堅定前行,必須高舉習近平強軍思想這面旗幟不動搖。

二、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強軍思想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指導意義

習主席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和軍隊統帥,在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不平凡征程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巨大理論勇氣和戰略智慧,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深邃思考和戰略籌畫,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科學思想體系。党的十九大將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面部署新時代的強軍事業,標誌著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與時俱進。

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人民軍隊聽誰指揮、怎樣鑄牢軍魂”“為什麼強軍、怎樣強軍”“打什麼仗、怎樣打勝仗”等基本問題,豐富發展了我們黨建軍治軍思想和方針原則,指引了人民軍隊的強軍新征程。提出建設一支聽党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強調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人民軍隊要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進一步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規定了我軍新時代使命任務。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目標引領,鮮明確立了軍隊建設的時代主題。提出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強調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立起了統攬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綱;強調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強化作戰需求牽引,提高創新對戰鬥力的貢獻率,全面提高我軍體系作戰能力,提高國防和軍隊發展精准度,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平衡發展、相容發展,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發展的戰略指導。提出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強調政治建軍是立軍之本,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最緊要的是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鬥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四個帶根本性的東西立起來;強調改革是強軍必由之路,必須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強調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必須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提高科技創新對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的貢獻率,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強調依法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這些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的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戰略抓手,科學確立了強軍興軍的戰略佈局。提出軍隊要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加強練兵備戰,強調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大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準,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構建適應資訊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加強以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為重點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建設,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形成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的鮮明導向。提出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強調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進一步明確了實現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的重要途徑。提出建設現代化武裝員警部隊,強調忠誠於黨始終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著力提高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不斷提高資訊化條件下防衛作戰能力,永葆武警部隊性質、本色、作風,進一步明確了武警部隊建設的永恆課題和時代要求。提出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強化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強調正確認識和把握戰爭與和平、軍事與政治、發展與安全、威懾與實戰、人與武器以及軍事訓練中的辯證法,形成了具有時代性獨創性的軍事辯證法思想,為強軍打贏提供了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強軍思想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軍事篇”,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是人民軍隊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昇華了我們黨對軍事指導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提升到新境界,為我軍實現強軍目標、邁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點亮了照耀強軍征程的時代燈塔。

三、堅定不移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貫徹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各領域全過程

黨的十九大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繪就了把人民軍隊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靶心圖表路線圖,明確了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實踐要求。

(一)堅持党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真理。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推進軍隊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党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龍頭”,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定海神針”,這次鄭重寫入黨章,彰顯了我們党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我軍維護核心、聽從指揮,首要的是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習主席指揮。

(二)準確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黨的十九大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目標下運籌謀劃,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意味著將原來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目標實現時間提前了1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體現了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強軍的戰略要求,彰顯了我們党加快強軍步伐的決心氣魄;強調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就是要以先進軍事理論引領軍事實踐,以先進組織形態解放和發展戰鬥力、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以高素質人才方陣托舉強軍事業,以先進武器裝備體系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明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主要標誌和實現路徑。

(三)統籌推進軍隊建設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深入推進強軍事業,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戰略任務,明確了戰略要求。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軍,扎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讓党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鞏固拓展改革階段性成果,在政策制度調整、運行機制創新、軍事管理革命上聚焦發力,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著眼打贏明天的戰爭,強化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扭住智慧化這個重要發展方向,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和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建設,努力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強化法規制度執行,增強官兵法治素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準。

(四)聚焦備戰打仗提升履行使命能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要求我軍履行使命能力有一個大的躍升。必須適應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發展趨勢,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這個作戰體系,力量基礎是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行動中樞是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運行支撐是科學完備的聯合作戰體制機制,根本保證是党的集中統一領導。必須緊盯前沿緊盯對手,加快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這一能力形態,描繪了一流軍隊全域全維遂行任務的制勝能力,揭示了資訊化戰爭網路中心、資訊主導、體系支撐、聯合制勝的內在本質,明確了新時代我軍能力建設的目標要求。必須適應國家安全環境深刻變化,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堅決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五)彙聚磅礴力量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人民戰爭偉力來源於人民,強軍事業根植於國家經濟社會深厚土壤。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關鍵在於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扎實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準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綜合效益最大化。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完善和落實軍人榮譽制度體系,加強退役軍人管理保障,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係,凝聚起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強大力量。

通過大變革大重塑,人民軍隊體制一新、結構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

聚焦能打勝仗強化練兵備戰,軍事鬥爭準備取得重大進展。能打仗、打勝仗是軍隊的根本價值所在。這5年,習主席領導軍事鬥爭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豐碩,我軍軍事能力有了質的躍升。制定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引領我軍積極進取、主動塑造,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實現拓展提升。樹立戰鬥力標準,大抓實戰化軍事訓練,大抓戰鬥精神培育,大抓聯合作戰和新型軍事人才培養,建設聯合後勤、打仗後勤,把我軍練兵備戰帶到一個新水準。決策實施科技興軍戰略,構建軍民融合創新體系,設立國防科技“創新特區”,發展高新技術武器裝備,國防科技和武器裝備建設加快由跟跑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航空母艦出塢下水,殲—20、運—20等一批先進武器裝備列裝部隊,天河二號超級電腦、北斗二號衛星工程等一批關鍵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特別是黨中央、習主席領導指揮一系列重大軍事行動,開展釣魚島維權鬥爭,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組織海空力量出島鏈常態巡航和搶險救災、國際維和,實施海外護航撤僑行動,建立吉布地海外保障基地,加強邊境管控、反恐維穩等,有效維護了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提振了國威軍威,增強了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圍繞永葆人民軍隊本色正風肅紀、厲行法治,人民軍隊實現浴火重生。作風優良是一支英雄部隊的天然風貌,作風鬆散嚴重背離人民軍隊的本色形象。習主席和軍委針對一個時期部隊特別是領導幹部理想信念、黨性原則、革命精神、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緊緊扭住全面從嚴治黨和全面從嚴治軍不放鬆,從制定軍委加強自身作風建設十項規定到全面落實《準則》《條例》,紮緊制度籠子,從踐行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到“兩學一做”,從整頓思想、整頓用人、整頓組織、整頓紀律到“八個專項清理整治”、全面停止軍隊有償服務、實現巡視全覆蓋,一步步革除積弊、正本清源,部隊新風正氣不斷上揚。以頑強意志品質正風肅紀、反腐懲惡,嚴肅查處一批高級幹部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大力糾治發生在官兵身邊的不正之風,保持高壓態勢、壓緊壓實“兩個責任”,軍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鬥爭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效。緊跟全面依法治國進程,加大依法治軍、從嚴治軍力度,制定頒發《關於新形勢下深入推進依法治軍從嚴治軍的決定》,加快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完善紀檢、巡視、司法、審計監督工作格局,強化法規制度執行力,推動我軍治軍方式根本性轉變。

5年之功奠定強軍基業,我軍由內而外實現政治生態重塑、組織形態重塑、力量體系重塑、作風形象重塑,人民軍隊在中國特色強軍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這些歷史性變革和歷史性成就的取得,根本在於習主席的堅強領導,在於習近平強軍思想的科學指引。習近平強軍思想引領著強軍實踐,昇華于強軍實踐,凝結著習主席建軍治軍的創新創造,已經並必將繼續指引我軍奮力開拓一個強軍新時代。實踐昭示,沿著習主席開闢的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堅定前行,必須高舉習近平強軍思想這面旗幟不動搖。

二、深刻理解把握習近平強軍思想的豐富內涵和重大指導意義

習主席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和軍隊統帥,在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的不平凡征程中,以馬克思主義政治家的巨大理論勇氣和戰略智慧,對國防和軍隊建設作出深邃思考和戰略籌畫,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形成了內涵豐富、博大精深的科學思想體系。党的十九大將習近平強軍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把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納入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全面部署新時代的強軍事業,標誌著黨的軍事指導理論的與時俱進。

習近平強軍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時代“人民軍隊聽誰指揮、怎樣鑄牢軍魂”“為什麼強軍、怎樣強軍”“打什麼仗、怎樣打勝仗”等基本問題,豐富發展了我們黨建軍治軍思想和方針原則,指引了人民軍隊的強軍新征程。提出建設一支聽党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強調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人民軍隊要堅決維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地區和世界和平,進一步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中的地位作用,拓展和規定了我軍新時代使命任務。提出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進一步明確了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目標引領,鮮明確立了軍隊建設的時代主題。提出與時俱進創新軍事戰略指導,強調深入貫徹新形勢下軍事戰略方針,堅持積極防禦戰略思想,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有效塑造態勢、管控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立起了統攬軍事力量建設和運用的總綱;強調更加注重聚焦實戰、更加注重創新驅動、更加注重體系建設、更加注重集約高效、更加注重軍民融合,強化作戰需求牽引,提高創新對戰鬥力的貢獻率,全面提高我軍體系作戰能力,提高國防和軍隊發展精准度,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發展、平衡發展、相容發展,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發展的戰略指導。提出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強調政治建軍是立軍之本,必須堅持黨對軍隊絕對領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我軍政治工作,最緊要的是把理想信念、黨性原則、戰鬥力標準、政治工作威信四個帶根本性的東西立起來;強調改革是強軍必由之路,必須著力解決制約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體制性障礙、結構性矛盾、政策性問題,建設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建設絕對忠誠、善謀打仗、指揮高效、敢打必勝的聯合作戰指揮機構,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軍事力量體系,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強調科技創新是核心驅動,必須堅持自主創新的戰略基點,提高科技創新對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的貢獻率,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強調依法治軍是強軍之基,必須強化全軍法治信仰和法治思維,構建中國特色軍事法治體系,按照法治要求轉變治軍方式,這些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的重點領域、主攻方向、戰略抓手,科學確立了強軍興軍的戰略佈局。提出軍隊要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加強練兵備戰,強調牢固樹立戰鬥力這個唯一的根本的標準,大力提高軍事訓練實戰化水準,建設一切為了打仗的後勤,構建適應資訊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加強以聯合作戰指揮人才為重點的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建設,確保部隊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進一步明確了軍隊建設的根本指向,形成了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項工作向打仗用勁的鮮明導向。提出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強調軍民融合是國家戰略,既是興國之舉又是強軍之策,形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構建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進一步明確了實現發展和安全兼顧、富國和強軍統一的重要途徑。提出建設現代化武裝員警部隊,強調忠誠於黨始終是第一位的政治要求,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必須堅決聽從黨中央和中央軍委指揮,著力提高遂行多樣化任務能力,不斷提高資訊化條件下防衛作戰能力,永葆武警部隊性質、本色、作風,進一步明確了武警部隊建設的永恆課題和時代要求。提出全面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強化戰略思維、辯證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強調正確認識和把握戰爭與和平、軍事與政治、發展與安全、威懾與實戰、人與武器以及軍事訓練中的辯證法,形成了具有時代性獨創性的軍事辯證法思想,為強軍打贏提供了科學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習近平強軍思想與毛澤東軍事思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胡錦濤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軍事篇”,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中國化時代化的新飛躍,是人民軍隊的強軍之道、制勝之道,昇華了我們黨對軍事指導規律的認識,把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和當代中國軍事實踐提升到新境界,為我軍實現強軍目標、邁向世界一流提供了科學指南和行動綱領,點亮了照耀強軍征程的時代燈塔。

三、堅定不移把習近平強軍思想全面貫徹到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各領域全過程

黨的十九大著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對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戰略部署,繪就了把人民軍隊加快建成世界一流軍隊的靶心圖表路線圖,明確了全面貫徹習近平強軍思想的實踐要求。

(一)堅持党領導人民軍隊的一系列根本原則和制度。這是我們黨在血與火的鬥爭中得出的顛撲不破真理。推進強軍事業,必須始終不渝堅持黨對人民軍隊的絕對領導,全面推進軍隊党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鬥爭,確保部隊絕對忠誠、絕對純潔、絕對可靠。軍委主席負責制是党對人民軍隊絕對領導的制度“龍頭”,是確保國家長治久安的“定海神針”,這次鄭重寫入黨章,彰顯了我們党的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我軍維護核心、聽從指揮,首要的是維護和貫徹軍委主席負責制,強化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習主席保持高度一致,一切行動聽從黨中央、習主席指揮。

(二)準確把握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戰略安排。黨的十九大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放在完成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大目標下運籌謀劃,對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作出新的戰略安排。到二〇二〇年基本實現機械化,資訊化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戰略能力有大的提升。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實現國防和軍隊現代化,這意味著將原來的“三步走”發展戰略第三步目標實現時間提前了15年。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體現了同國家現代化進程相一致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對強軍的戰略要求,彰顯了我們党加快強軍步伐的決心氣魄;強調全面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軍隊組織形態現代化、軍事人員現代化、武器裝備現代化,就是要以先進軍事理論引領軍事實踐,以先進組織形態解放和發展戰鬥力、解放和增強軍隊活力,以高素質人才方陣托舉強軍事業,以先進武器裝備體系提供強大物質技術支撐,明確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主要標誌和實現路徑。

(三)統籌推進軍隊建設改革重點任務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圍繞深入推進強軍事業,部署了今後一個時期戰略任務,明確了戰略要求。就是要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軍,扎實開展“傳承紅色基因、擔當強軍重任”主題教育,讓党的創新理論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鞏固拓展改革階段性成果,在政策制度調整、運行機制創新、軍事管理革命上聚焦發力,全面實現國防和軍隊改革目標。著眼打贏明天的戰爭,強化科技是核心戰鬥力的思想,扭住智慧化這個重要發展方向,加快自主創新步伐,推進戰略性、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突破,加強軍事人才培養體系和軍事人力資源政策建設,努力建設創新型人民軍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軍事制度,強化法規制度執行,增強官兵法治素養,提高國防和軍隊建設法治化水準。

(四)聚焦備戰打仗提升履行使命能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戰略支撐,要求我軍履行使命能力有一個大的躍升。必須適應戰爭形態和作戰樣式發展趨勢,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作戰體系。這個作戰體系,力量基礎是強大的現代化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和戰略支援部隊,行動中樞是堅強高效的戰區聯合作戰指揮機構,運行支撐是科學完備的聯合作戰體制機制,根本保證是党的集中統一領導。必須緊盯前沿緊盯對手,加快提高基於網路資訊體系的聯合作戰能力、全域作戰能力。這一能力形態,描繪了一流軍隊全域全維遂行任務的制勝能力,揭示了資訊化戰爭網路中心、資訊主導、體系支撐、聯合制勝的內在本質,明確了新時代我軍能力建設的目標要求。必須適應國家安全環境深刻變化,扎實做好各戰略方向軍事鬥爭準備,統籌推進傳統安全領域和新型安全領域軍事鬥爭準備,整體運籌備戰與止戰、維權與維穩、威懾與實戰、戰爭行動與和平時期軍事力量運用,堅決打敗一切來犯之敵,切實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五)彙聚磅礴力量建設世界一流軍隊。人民戰爭偉力來源於人民,強軍事業根植於國家經濟社會深厚土壤。堅持富國和強軍相統一,深入推進軍民融合發展,關鍵在於強化統一領導、頂層設計、改革創新和重大項目落實,扎實推進體制和機制改革、體系和要素融合、制度和標準建設,加快形成全要素、多領域、高效益的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格局,發揮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實現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綜合效益最大化。大力弘揚軍愛民、民擁軍的光榮傳統,完善和落實軍人榮譽制度體系,加強退役軍人管理保障,維護軍人軍屬合法權益,加強全民國防教育,完善國防動員體系,鞏固發展堅如磐石的軍政軍民關係,凝聚起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強大力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