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警惕!一媽媽做了這件事,7個月女嬰手臂被擰成“麻花”……冬天這些隱患必須小心!

提示:點擊上方"南陽經濟"↑免費訂閱本刊

重 磅

彙集財經資訊, 盡在南陽財經網!

點擊文末藍字 “閱讀原文”, 進入南陽網財經頻道, 查看今日熱文《南陽這地兒, 喝碗胡辣湯就有獎;1200輛電動車、12輛長城SUV等著你!》

“以後再也不敢騎摩托車抱伢出門了!”

看著手臂包得像粽子一樣的女兒,

媽媽李女士後怕不已

(網路圖)

穿大擺裙坐車

女子裙角捲入摩托車輪

11月11日, 家住孝感的張先生一家打算趁著週末去探望住在臨鎮的奶奶。 擔心坐摩托車風太大, 李女士出門前特意找了條夏天穿的大擺裙, 想著在車上可以跟伢擋風, 回家能攤在地上讓伢爬。 她把7個月大的茜茜裹在裙子裡, 側坐在摩托車後坐。

走到一半, 突然感覺一股強大的力量正在跟自己“搶”懷中的女兒。

眼看伢就抱不住了, 媽媽嚇得大喊“停車”, 不明就裡的爸爸一個急刹, 一家三口連人帶車歪倒在路邊。 李女士爬起來一看,

發現裙角死死的捲進了車輪裡, 懷裡的女兒哇哇大哭。

(網路圖)

懷裡7個月女嬰手臂被擰成“麻花”

左鎖骨骨折、左上臂完全骨折

趕緊解開裙子, 李女士被眼前一幕驚出一身冷汗:女兒的左手臂扭得像“麻花”, 軟遝遝地垂著。 夫妻倆掉頭就往醫院趕。

經檢查, 茜茜左鎖骨骨折、左上臂完全骨折, 下臂更是像麻花一樣扭曲著, 傷勢十分嚴重, 醫生實施了緊急復位和石膏固定治療。 “萬一刹車不及時把伢捲入車輪, 萬一摔倒時沒護住孩子被飛馳的汽車碾壓, 後果更不堪設想。 ”回想起當時的驚魂一幕, 李女士表示以後再也不會抱伢坐摩托車了。

醫生:小孩乘車應該選擇安全的乘車方式

骨科主任沈先濤指出, 兒童意外傷害最多見的是上臂、前臂以及下肢骨折和絞傷。 兒童處於生長發育期, 猛烈外力撞擊下極容易導致骨折, 甚至臟器受損。 尤其是1歲以下的寶寶, 骨骼更脆更軟, 輕微的外力傷害都可能導致嚴重後果, 醫生處理起來十分棘手。

現在不少家庭出行圖方便,

喜歡選擇電動車、摩托車。 “小孩乘車應該選擇安全的乘車方式。 ”沈先濤提醒說, 儘管這些“肉包鐵”的車對乘車人並沒有身高限制, 但小孩個頭矮體重輕, 急刹急停時極易把孩子拋出車外。

(網路圖)

現在天氣越來越冷,

騎電動車摩托車時,

不少騎車人都全副武裝,

尤其是圍巾、長裙、風衣、反穿衣等

殊不知, 這樣的暗藏了不少安全隱患。

每年因此發生的事故並不少見

“長圍巾”型

這屬於最常出事故的類型了

提醒:佩戴圍巾最好長度保持在腰部以上。 家長要特別留意孩子在玩滑梯、乘坐自動扶梯或坐著自行車、助動車後座時, 是否已將圍巾塞到衣服內。 一旦發生圍巾絞纏的窒息事故, 應先劃破圍巾, 解除束縛, 及時撥打120急救電話。

(網路圖)

“反穿衣”型

2014年11月,浙江的趙女士反穿大衣,騎著一輛二輪電動車,因衣角捲入前輪,致電動車側翻砸壓右腳,造成右腳趾骨折。

提醒:在正常情況下,人若摔倒時,雙手會出於本能,向前或兩側伸張,支撐地面,以保護頭部或身體等重要部位,騎車“反穿衣”會嚴重影響雙手的靈活度,遇到突發情況,騎行者由於雙手被束縛住,難以有效控制車把手或保護身體,容易造成重大傷害。

(網路圖)

“全副武裝”型

2014年11月,某電瓶車駕駛員周某撞上迎面開來的小貨車,周某全身多處受傷。據小貨車司機交代,車子經過事故路段時,看到迎面開來一輛二輪電瓶車電瓶車,駕駛員戴著帽子,臉部圍著圍巾遮擋視線,他連忙刹車,按了一下喇叭,沒有想到電瓶車既不減速,也不避讓,直接撞了上來。事後,周某也交代直至自己的電瓶車快撞上了才看見這輛小貨車。

提醒:一些“騎士”帽子戴在頭上,外面系上圍脖或戴上口罩,只有兩隻眼睛露在外面。眼睛兩邊視線都被擋住大半,十分危險。建議選擇安全帽,確保視線開闊。

(網路圖)

“車把手套”型

2014年12月,溫州一輛電動車因刹車不及撞到橫過馬路的行人,據肇事電動車駕駛員介紹,他看到行人橫過馬路,意識中已經反應過來要刹車,但手裝在厚手套裡,動作不是很靈活,刹車有點遲緩,結果撞上了,還好行人傷得不重。

提醒:固定在車把上的手套,容易對人手部的靈敏度產生限制,影響騎行者刹車,以及對方向的把控。且車把手套往往套口都做得非常寬大且又厚又長,容易被旁邊的車掛到。加裝擋風被也是如此,車主在緊急刹車時,雙腳無法及時抽離出來緊急撐地,甚至有可能被擋風被絆住。

(網路圖)

“戴耳機”型

江蘇一16歲少女小芳騎電動自行車外出時,一邊騎車一邊用耳機聽歌,不慎與碰上前方一輛電動自行車而連人帶車摔倒在地,可怕的是,在摔倒過程中,由於她的雙耳帶著耳機,連接在手機上的耳機線纏繞在其脖子處,被割傷喉嚨,鮮血直流,好在沒有割到動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提醒:騎車戴耳機十分危險。專心聽著音樂容易分神,聽不到周圍的喇叭聲,對自身和他人安全造成威脅。建議平時無論是騎車還是步行,最好不要聽音樂、打電話或發短信,以免分散注意力。

(網路圖)

其實此類的新聞每年都有

但是每年都還是有人會犯同樣的問題

小則受傷,嚴重的失去了生命!

小編在此要在此提醒大家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同意請點Zan!

(網路圖)

“反穿衣”型

2014年11月,浙江的趙女士反穿大衣,騎著一輛二輪電動車,因衣角捲入前輪,致電動車側翻砸壓右腳,造成右腳趾骨折。

提醒:在正常情況下,人若摔倒時,雙手會出於本能,向前或兩側伸張,支撐地面,以保護頭部或身體等重要部位,騎車“反穿衣”會嚴重影響雙手的靈活度,遇到突發情況,騎行者由於雙手被束縛住,難以有效控制車把手或保護身體,容易造成重大傷害。

(網路圖)

“全副武裝”型

2014年11月,某電瓶車駕駛員周某撞上迎面開來的小貨車,周某全身多處受傷。據小貨車司機交代,車子經過事故路段時,看到迎面開來一輛二輪電瓶車電瓶車,駕駛員戴著帽子,臉部圍著圍巾遮擋視線,他連忙刹車,按了一下喇叭,沒有想到電瓶車既不減速,也不避讓,直接撞了上來。事後,周某也交代直至自己的電瓶車快撞上了才看見這輛小貨車。

提醒:一些“騎士”帽子戴在頭上,外面系上圍脖或戴上口罩,只有兩隻眼睛露在外面。眼睛兩邊視線都被擋住大半,十分危險。建議選擇安全帽,確保視線開闊。

(網路圖)

“車把手套”型

2014年12月,溫州一輛電動車因刹車不及撞到橫過馬路的行人,據肇事電動車駕駛員介紹,他看到行人橫過馬路,意識中已經反應過來要刹車,但手裝在厚手套裡,動作不是很靈活,刹車有點遲緩,結果撞上了,還好行人傷得不重。

提醒:固定在車把上的手套,容易對人手部的靈敏度產生限制,影響騎行者刹車,以及對方向的把控。且車把手套往往套口都做得非常寬大且又厚又長,容易被旁邊的車掛到。加裝擋風被也是如此,車主在緊急刹車時,雙腳無法及時抽離出來緊急撐地,甚至有可能被擋風被絆住。

(網路圖)

“戴耳機”型

江蘇一16歲少女小芳騎電動自行車外出時,一邊騎車一邊用耳機聽歌,不慎與碰上前方一輛電動自行車而連人帶車摔倒在地,可怕的是,在摔倒過程中,由於她的雙耳帶著耳機,連接在手機上的耳機線纏繞在其脖子處,被割傷喉嚨,鮮血直流,好在沒有割到動脈,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提醒:騎車戴耳機十分危險。專心聽著音樂容易分神,聽不到周圍的喇叭聲,對自身和他人安全造成威脅。建議平時無論是騎車還是步行,最好不要聽音樂、打電話或發短信,以免分散注意力。

(網路圖)

其實此類的新聞每年都有

但是每年都還是有人會犯同樣的問題

小則受傷,嚴重的失去了生命!

小編在此要在此提醒大家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同意請點Zan!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