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老大哥”改革急行軍:離市場又進了一步!

中國鐵路總公司下屬的18個鐵路局(公司)公司制改革正在有序推進。

官方公開的資訊顯示, 成都、南寧、西安、瀋陽、濟南、烏魯木齊、南昌、北京、哈爾濱、武漢、鄭州、上海、呼和浩特、昆明、太原、蘭州、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和青藏鐵路公司18個鐵路局(公司)已全面啟動公司制改革,

並完成了工商變更登記。

按照鐵總黨組確定的改革進度目標, 各鐵路局在今年11月底前依法組建公司法人治理結構, 並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年底前完成公司制改革, 加快構建以公司章程為核心的制度體系, 2018年起全面按照新的體制機制運行。

在各方討論中, 路企改革被視作鐵路改革的重要舉措。 全國鐵路在編職工210萬人, 協力廠商勞務派遣工亦有數十萬, 鐵路又與中國數億百姓的出行、與中國經濟社會運行息息相關, 鐵路改革涉及範圍廣、牽動利益多, 備受社會關注。

鐵路局公司制改革是鐵企改革的重要內容。

按照財新網此前報導, 鐵路局等改革之後, 是改革最難的部分, 即對鐵總的公司制改革, 要實現絕對的政企分開。

11月底前必須完成的改革

在上周完成工商變更登記核准後, 鐵總旗下的18個鐵路局統一以“中國鐵路某某局集團有限公司”的名字出現。 在國家企業信用資訊公示系統中, 中國鐵路廣州局、蘭州局、西安局、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已經完成了工商登記變更, 由原先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變成了有限責任公司, 明確了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長, 原先的局長變成了董事長。

工商登記變更完成後, 鐵總對上述4家鐵路局集團公司繼續實施100%持股。

根據鐵總確定的進度表, 各鐵路局也都將在11月底前依法組建公司法人治理機構,

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鐵路系統內部人士透露, 鐵總將在近日統一發佈消息。

上述四家鐵路局改制之後, 其資本實力都出現大幅增長。 蘭州鐵路局原有註冊資本為42億元, 改制後變更為1546.7億元, 廣州鐵路局註冊資本也由原來的1608.45億元變更為2492.54億元。

完成變更後的四家公司在經營範圍上也有所增加, 如廣州局和西安局集團都增加了房地產開發和經營等;西安局集團還增加旅遊、餐飲服務, 廣告經營等;蘭州局集團增加了物流金融等。

2017年9月17日, 中國鐵路總公司在北京召開了黨建暨公司制改革工作會議。 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副書記甄忠義強調, 這次會議是“加強總公司党的建設, 推進公司制改革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鐵總官方對改革方案進行了首次解讀。

中國鐵路總公司2013年3月成立之後, 原鐵道部對所屬18個鐵路局(含廣州鐵路集團公司、青藏鐵路公司)、3個專業運輸公司及其他企業的權益作為中國鐵路總公司的國有資本。

中國企業研究院專家表示,

鐵總公司制改革分為“非運輸企業—鐵路局—總公司”三步來完成。 這意味著鐵總改革“第二步”即將完成。

鐵老大拉近與市場距離

在上個月鐵總內部會議上, 鐵總總經理陸東福表示, 要積極開展土地綜合開發、“高鐵+共用汽車”、金融保險等新興業務。

地方鐵路局也在不斷嘗試, 拉近與市場的距離。 “雙11”期間, 各鐵路局、中鐵快運分公司聯手快遞企業, 開啟“電商黃金周”運輸工作。 “復興號”列車也推出了高鐵“極速達”產品, 中鐵快運公司運營總監黃健介紹, 這可以10小時將貨物送達客戶。

黃健表示, 除順豐以外, 中鐵快運還在和京東、郵政速遞、菜鳥網路以及通達系快遞公司進行業務層面的溝通, 比如正在和京東討論貴重物品的運輸業務。 “如果在獲得鐵路總公司認可的前提下,不排除未來以建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展業務的可能。”

此前,呼和浩特鐵路局開發“高鐵+共用汽車”業務、西安鐵路局推出“眾籌火車”,都在靠近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表示,改革的目標,就是對市場做出靈敏反應。“最終他們還是要走向市場,走品質發展型道路,將來還是會擺在他們的面前的,下一步他們可能要沿路競爭提高效率,必須還是要走向市場。”

除此之外鐵總還在推進鐵路企業上市,為此鐵總印發了《控股合資鐵路公司開展資產專項支持證券化業務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企業上市及上市公司內部資訊管理的規定》等文件,研究制定了有關企業資本運營和再融資方案。

相關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鐵總內部正在進行一系列的部門機構調整,多個部門被合併,一些新的部門也已經陸續建立,比如新成立的貨運部即從原運輸局分拆而來,將會主管多式聯運業務,而下一步的改革措施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

“鐵老大”的改革,一直被視作是央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地方鐵路局從名稱上看,更像是一個行政機構,在鐵總改革中顯得脫節。因此,此次地方鐵路局改名字、搭起董事會的架子,也是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

“鐵路路網連接城鄉,又關聯著幾十個產業的興衰反覆運算,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鐵路改革涉及數萬億資產與債務,涉及鐵路幹部職工210萬人,決策維度極多、難度極大,很多決策事項已經超出了某一部委的許可權,更是遠遠超出了鐵總作為一家企業的許可權。”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左大傑建議,儘快成立有關機構加強鐵路改革頂層設計。

“深化鐵路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決心和推動,不能靠鐵總自己改自己。”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地方鐵路的改革,改名字、換牌子當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換裡子”、轉意識。目前來看,不少鐵路局還保留著行政級別,端著“鐵飯碗”;在決策上聽從鐵總指揮,自主權缺失。

改革要想避免“換湯不換藥”,地方鐵路必須把行政思維和壟斷意識換掉,打破鐵飯碗,由市場來決定如何進行資源配置。鐵總也要多“放”一些,允許地方鐵路在實行公司制改革的同時,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引進戰略投資者。只有這樣,鐵路改革才算真正地走向市場。

“如果在獲得鐵路總公司認可的前提下,不排除未來以建立合資公司的形式開展業務的可能。”

此前,呼和浩特鐵路局開發“高鐵+共用汽車”業務、西安鐵路局推出“眾籌火車”,都在靠近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魏際剛表示,改革的目標,就是對市場做出靈敏反應。“最終他們還是要走向市場,走品質發展型道路,將來還是會擺在他們的面前的,下一步他們可能要沿路競爭提高效率,必須還是要走向市場。”

除此之外鐵總還在推進鐵路企業上市,為此鐵總印發了《控股合資鐵路公司開展資產專項支持證券化業務的實施意見》《關於加強企業上市及上市公司內部資訊管理的規定》等文件,研究制定了有關企業資本運營和再融資方案。

相關知情人士表示,目前在鐵總內部正在進行一系列的部門機構調整,多個部門被合併,一些新的部門也已經陸續建立,比如新成立的貨運部即從原運輸局分拆而來,將會主管多式聯運業務,而下一步的改革措施應該很快就可以看到。

“鐵老大”的改革,一直被視作是央企改革的重中之重。而地方鐵路局從名稱上看,更像是一個行政機構,在鐵總改革中顯得脫節。因此,此次地方鐵路局改名字、搭起董事會的架子,也是邁出了改革的重要一步。

“鐵路路網連接城鄉,又關聯著幾十個產業的興衰反覆運算,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鐵路改革涉及數萬億資產與債務,涉及鐵路幹部職工210萬人,決策維度極多、難度極大,很多決策事項已經超出了某一部委的許可權,更是遠遠超出了鐵總作為一家企業的許可權。”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副教授左大傑建議,儘快成立有關機構加強鐵路改革頂層設計。

“深化鐵路改革需要中央政府的決心和推動,不能靠鐵總自己改自己。”北京交通大學教授趙堅表示。地方鐵路的改革,改名字、換牌子當然需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換裡子”、轉意識。目前來看,不少鐵路局還保留著行政級別,端著“鐵飯碗”;在決策上聽從鐵總指揮,自主權缺失。

改革要想避免“換湯不換藥”,地方鐵路必須把行政思維和壟斷意識換掉,打破鐵飯碗,由市場來決定如何進行資源配置。鐵總也要多“放”一些,允許地方鐵路在實行公司制改革的同時,進行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引進戰略投資者。只有這樣,鐵路改革才算真正地走向市場。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