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劃知識點!"粉紅之星"5.53億港元成交 世界最珍貴寶石還有啥!

2017年4月4日59.60克拉粉紅鑽香港拍賣創紀錄模特在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舉行的媒體預展上展示“粉紅之星”鑽石(3月29日攝)。 4月4日, 一枚名為“粉紅之星”的59.60克拉橢圓形內部無暇豔彩粉紅鑽在香港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2017年春拍上以總額5億5303.75萬港元(約合7120萬美元)拍出,

創下世界鑽石珠寶類拍賣最高價紀錄。 新華社記者劉昀攝新華社香港4月4日電(記者丁梓懿)

香港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2017年春拍4日晚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 其中備受矚目的拍品“粉紅之星”——重達59.60克拉橢圓形內部無暇豔彩粉紅鑽以約5.53億港元成交, 刷新了全球鑽石的拍賣紀錄。 當晚, “粉紅之星”以4.9億港元落槌, 加上傭金, 最終以約5.53億港元成交。 它是美國寶石學院歷來評定過的最大顆內部無暇豔彩粉紅鑽, 此前估價約為4.6億港元。

“粉紅之星”原石重132.5克拉, 由戴·比爾斯公司於1999年在非洲開採時得到,

經過兩年的精心打磨及切割而成。 其顏色及淨度皆獲美國寶石學院評定粉紅鑽的最高評級, 化學成分方面更被評定為最純淨的Type Ⅱa品質。 據悉, 蘇富比曾於2010年在瑞士日內瓦拍賣一顆粉紅鑽石, 名為“The Graff Pink”(“格拉芙粉紅鑽”)。 這顆鑽石重24.78克拉, 當年的拍賣價是4620萬美元, 創下粉紅鑽石的世界拍賣紀錄, 同時創下任何鑽石、寶石及珠寶世界拍賣紀錄, 如今這個世界紀錄被“粉紅之星”打破。

4月4日, 拍賣師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主持“粉紅之星”拍賣。 當日, 一枚名為“粉紅之星”的59.60克拉橢圓形內部無暇豔彩粉紅鑽在香港蘇富比瑰麗珠寶及翡翠首飾2017年春拍上以總額5億5303.75萬港元(約合7120萬美元)拍出, 創下世界鑽石珠寶類拍賣最高價紀錄。 新華社記者劉昀攝

其實“粉紅之星”也算不上是當世最貴的寶石, 我們接下來為大家展示一下這些地球上最璀璨的寶石都價值多少。

1.柯伊諾爾

世界上最古老而又保存到現在巨大鑽石, 要算是“柯伊諾爾”(又名“光明之山”)了。 傳說它已有了3000年的歷史, 但這不可信;又說最早有關它的記載是1304年。 現在一般認為, 它於1655年發現于印度戈爾康達地區的科勒爾礦山。 名鑽沙赫也發現于戈爾康達, 但柯伊諾爾比沙赫要大很多, 它的原石重達800克拉。 “光明之山”一直被珍藏在倫敦塔里, 象徵著英國君主至高無上的地位。

2.世紀之鑽

世紀鑽石, 重273克拉, 僅次於克利蘭一號及二號。 1980年在南非發現, 原石重599克拉。 經過專業的切磨師耗用三年的時間, 精心研究琢磨, 這顆毫無瑕疵的巨鑽終於展露萬丈光芒!

該鑽石頂部有75個面, 底部有89個面, 腰部有83個面, 總計有247個面, 致使這顆毫無瑕疵的巨鑽終於展露萬丈光芒。 按重量來說,“世紀”鑽石僅小於Cullinan-1鑽石(530.20克拉)和Cullinan-2鑽石(317.40克拉),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世紀”鑽石由戴比爾斯收藏。

3.希望之鑽

具有鮮豔深藍色的透明鑽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名鑽“希望之鑽”,就是其中之一。這顆巨大海藍寶石就是泰坦尼克中那顆海洋之星的原型。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極其罕見的深藍色。據說,它不僅藍得美麗,而且似乎發射出一股兇惡的光芒,這可能是因為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之故。它幾經易主,最後的一個主人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

4.亞當之星

斯里蘭卡寶石學會的成員在該國礦山中發現了重達1404.49克拉的藍星寶石,價值至少達1億美元。目前這顆寶石被起名為“亞當之星”,據其所有人估計拍賣價格能夠達到1.75億美元。2016年1月8日,這顆寶石的主人決定以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

5.泰米爾紅寶石

英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泰米爾紅寶石”,1953年6月2日加冕時所佩帶。鑲嵌泰米爾紅寶石的項鍊項鍊上鑲嵌的巨粒紅色定石都是紅尖晶石,中間最大的一粒重352.5克拉,即著名的泰米爾紅寶石。自泰米爾語“Kurundam”和梵語“Kuruvinde”的剛玉英文名稱Corundum,本身就是紅寶石的意思。在中國,紅寶石古有“照紅殿”、“紅雅姑”之稱。伊莉莎白二世於1951年開始代表英王喬治六世出席各種正式場合。1952年2月6日國王逝世,伊莉莎白二世繼承王位,為英王伊莉莎白二世所有。

6.德勒斯坦鑽石

梨形的德勒斯坦鑽石,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綠色鑽石,重41克拉。開始為英王奧古斯特一世所擁有,後被鑲嵌在一枚胸針上,現存在英王室。

7.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鑽石,重量為3106克拉。這顆鑽石由美國一家公司負責切割,該公司在研究了6個月後,才確定如何切割。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的監督員佛烈德維爾,在礦場散步時,在夕陽的反射中發現一件閃光物體,起初他以為是掉在泥裡的玻璃瓶,當他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之後,他一下子驚呆了,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塊大如拳頭的金剛石。由於他獲得奇寶庫利南,而得到了一萬美元的賞金。庫利南被劈開後,由三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磨了8個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這105粒鑽石總重量1063.65克拉,為庫利南原重量的34.25%。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Cullian Ⅰ)”,水滴形,重530.2克拉。它有74個刻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現被珍藏於英國的白金漢宮。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Cullian Ⅱ)”,方形,64個面,重317.40克拉,鑲在英帝國王冠上。

8.印度之星

印度之星,300年前采于錫蘭島。19世紀末,美國金融家J.P摩根為了在巴黎的十屆博覽會上顯示其富有,花了2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買了一批寶石,在會上展出,“印度之星” 就是其中的一顆。當時正值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創建不久,正努力收集各種珍品。摩根遂于1901年將寶石全部捐贈給博物館 。一次為主體擴充成了礦物寶石陳列室,在陳列室內。

9.亞洲之星

閃耀著六射星光的天然藍寶石“亞洲之星”重330克拉,緬甸產,世界著名珍寶,現藏於美國華盛頓斯密森博物館。

10.仙希鑽石

仙希鑽石重約55.23克拉(11.05g),這顆淺黃色的鑽石曾為莫臥兒大帝所有,據說它源於印度,是第一顆被切割成對稱面的大型鑽石,目前保存在羅浮宮法國皇冠珠寶收藏品內。

11.戴爾比斯世紀之鑽

戴比爾斯世紀之鑽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D級,是最高鑽石等級,它重約54.77克拉,是德爾比斯普列米爾鑽石礦生產的第三大鑽石。

12.斯坦梅茲粉鑽

斯坦梅茲粉鑽重約50.60克拉(11.92g),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瑩彩粉鑽(顏色等級:vivid pink),這顆鑽石是目前為止最大顆的豔彩粉鑽。它曾在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鑽石之光展覽上大放異彩。

13.維特爾斯巴赫鑽石

維特爾斯巴赫藍鑽重約35.36克拉(7.11g),它直徑為40mm,寬度為8.29mm,VS 2淨度。它曾是奧地利和巴伐利亞國國王皇冠上鑲嵌的寶石,它的顏色和純度可與希望之心鑽石一較高下。

13.永恆之心

它最初被發現於南非鑽石礦中。“永恆之心”重達27.64克拉(5.528g),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豔彩藍鑽(顏色等級:fancy vivid blue),它是顆非常罕見的彩鑽,斯坦梅茨鑽石集團將原始鑽石切割後賣給了德比爾斯。

14.穆塞耶夫紅鑽

穆塞耶夫紅鑽石重5.11克拉(1.022g),經三角切割而成,被美國寶石研究所(GIA)評為豔彩紅鑽(顏色等級:fancy red)。儘管穆塞耶夫紅鑽與其他珍稀鑽石相比個頭不大,但是它是GIA評級的所有紅鑽中最大顆的豔彩紅鑽。

15.歐那特黃鑽

這塊鑽石以Major Alfred Ernest Allnatt的名字命名,他是黃鑽的前主人之一。“歐納特”鑽石重達101.29克拉(20.258g),它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豔彩黃鑽(顏色等級:fancy vivid yellow)。沒人知曉這塊鑽石的發現地,但有專家稱它有可能源自德比爾斯普列米爾鑽石礦所在地。

16.愛克賽西奧

1893年6月30日發現於南非奧倫傑自治州的“亞赫斯豐坦(Jagersfontein)”金伯利岩管中, 重量995.20克拉,晶形不完整呈梨形,顏色為藍白色,透明如水,極為漂亮,又名“高貴無比”金剛石,是世界第二大寶石級金剛石。 “愛克賽西奧”金剛石,經過精心設計,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21塊鑽石,其中著名的有11塊鑽石,分別命名為“愛克賽西奧”1至“愛克賽西奧”11。

17.獅子山之星

1972年2月14日發現於西非塞拉里昂的科諾地區河流沖積砂礦中,重量為968.90ct,晶形不完整,呈雞蛋狀,無色透明,屬優質寶石級金剛石。

按重量,僅次於“庫利南”和,“愛克賽西奧”金剛石,是世界第三大寶石級金剛石,按產狀,“庫利南”和“愛克賽西奧”金剛石產於金伯利岩型金剛石原生礦中,而“塞拉里昂之星”金剛石則產於河流沖積砂礦中。是迄今從砂礦中發現的世界最大寶石級金剛石。

18.創世者之眼

創世者之眼又稱為“黑色奧洛夫”,是一顆舉世罕見且深具份量的黑鑽石,重67.5克拉,它原是印度教神像“梵天”(Brahma,創造之神)的眼睛,最初重達195克拉,後來被一名貪財的僧侶悄悄取了下來,僧人後來離奇失蹤,生死不明。從此民間開始流傳,這件事被神靈怪罪,在黑鑽上下了詛咒。這一系列變故徹底讓“創世者之眼”成為珠寶界的一顆名鑽。

19.攝政王鑽石

攝政王鑽石是一顆美麗、優質的鑽石,一聽到名字就知道這又是一顆與皇室貴族關係密切的珍寶,而它與“希望”一樣有著神秘的噩運之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攻佔了法國,1940年巴黎淪陷前,法國政府把“攝政王”鑽石隱藏在盧瓦河畔香波爾城堡中一塊不引人注意的護牆板內,德軍元帥戈林曾以武力相威脅,要求交出這顆鑽石,但並未如願。1945年,“攝政王”鑽石重返盧浮宮的阿波羅藝術品陳列館。

20.泰勒·伯頓鑽石

這顆梨形鑽石是1966年在南非特蘭士瓦省郵遞第一礦發現。

理查·巴頓為伊莉莎白·泰勒花110萬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給它重新取名為“泰勒·巴頓”。

估計以上這些鑽石已經成為無價之寶了,土豪們見了也得跪(開玩笑),但是每一顆寶石背後的故事也許比它的存在更加精彩!

按重量來說,“世紀”鑽石僅小於Cullinan-1鑽石(530.20克拉)和Cullinan-2鑽石(317.40克拉),居世界第三位,目前“世紀”鑽石由戴比爾斯收藏。

3.希望之鑽

具有鮮豔深藍色的透明鑽石,是稀世珍品,大粒者世界上僅有幾顆,名鑽“希望之鑽”,就是其中之一。這顆巨大海藍寶石就是泰坦尼克中那顆海洋之星的原型。現存於世的鑽石“希望”,重45.52克拉,具有極其罕見的深藍色。據說,它不僅藍得美麗,而且似乎發射出一股兇惡的光芒,這可能是因為在它那像迷霧一樣的歷史中,充滿了奇特和悲慘的經歷,它總是給它的主人帶來難以抗拒的噩運之故。它幾經易主,最後的一個主人溫斯頓將它作為禮物捐獻給了國家,它現在藏於美國華盛頓的史密森研究所。

4.亞當之星

斯里蘭卡寶石學會的成員在該國礦山中發現了重達1404.49克拉的藍星寶石,價值至少達1億美元。目前這顆寶石被起名為“亞當之星”,據其所有人估計拍賣價格能夠達到1.75億美元。2016年1月8日,這顆寶石的主人決定以3億美元的價格將其出售。

5.泰米爾紅寶石

英王伊莉莎白二世的“泰米爾紅寶石”,1953年6月2日加冕時所佩帶。鑲嵌泰米爾紅寶石的項鍊項鍊上鑲嵌的巨粒紅色定石都是紅尖晶石,中間最大的一粒重352.5克拉,即著名的泰米爾紅寶石。自泰米爾語“Kurundam”和梵語“Kuruvinde”的剛玉英文名稱Corundum,本身就是紅寶石的意思。在中國,紅寶石古有“照紅殿”、“紅雅姑”之稱。伊莉莎白二世於1951年開始代表英王喬治六世出席各種正式場合。1952年2月6日國王逝世,伊莉莎白二世繼承王位,為英王伊莉莎白二世所有。

6.德勒斯坦鑽石

梨形的德勒斯坦鑽石,是已知世界上最大的綠色鑽石,重41克拉。開始為英王奧古斯特一世所擁有,後被鑲嵌在一枚胸針上,現存在英王室。

7.非洲之星

“非洲之星”是世界上最大的切割鑽石,重量為3106克拉。這顆鑽石由美國一家公司負責切割,該公司在研究了6個月後,才確定如何切割。1905年1月,南非普列米爾金剛石礦山的監督員佛烈德維爾,在礦場散步時,在夕陽的反射中發現一件閃光物體,起初他以為是掉在泥裡的玻璃瓶,當他用手杖把它挑起、刮去泥土之後,他一下子驚呆了,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竟是一塊大如拳頭的金剛石。由於他獲得奇寶庫利南,而得到了一萬美元的賞金。庫利南被劈開後,由三個熟練的工匠,每天工作14小時,磨了8個月。一共磨成了9粒大鑽石和96粒小鑽石。這105粒鑽石總重量1063.65克拉,為庫利南原重量的34.25%。其中最大的一粒名叫“非洲之星第Ⅰ(Cullian Ⅰ)”,水滴形,重530.2克拉。它有74個刻面,鑲在英國國王的權杖上,現被珍藏於英國的白金漢宮。次大的一粒叫做“非洲之星第Ⅱ(Cullian Ⅱ)”,方形,64個面,重317.40克拉,鑲在英帝國王冠上。

8.印度之星

印度之星,300年前采于錫蘭島。19世紀末,美國金融家J.P摩根為了在巴黎的十屆博覽會上顯示其富有,花了20萬美元,從私人收藏家手中買了一批寶石,在會上展出,“印度之星” 就是其中的一顆。當時正值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創建不久,正努力收集各種珍品。摩根遂于1901年將寶石全部捐贈給博物館 。一次為主體擴充成了礦物寶石陳列室,在陳列室內。

9.亞洲之星

閃耀著六射星光的天然藍寶石“亞洲之星”重330克拉,緬甸產,世界著名珍寶,現藏於美國華盛頓斯密森博物館。

10.仙希鑽石

仙希鑽石重約55.23克拉(11.05g),這顆淺黃色的鑽石曾為莫臥兒大帝所有,據說它源於印度,是第一顆被切割成對稱面的大型鑽石,目前保存在羅浮宮法國皇冠珠寶收藏品內。

11.戴爾比斯世紀之鑽

戴比爾斯世紀之鑽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D級,是最高鑽石等級,它重約54.77克拉,是德爾比斯普列米爾鑽石礦生產的第三大鑽石。

12.斯坦梅茲粉鑽

斯坦梅茲粉鑽重約50.60克拉(11.92g),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瑩彩粉鑽(顏色等級:vivid pink),這顆鑽石是目前為止最大顆的豔彩粉鑽。它曾在美國史密森尼博物館鑽石之光展覽上大放異彩。

13.維特爾斯巴赫鑽石

維特爾斯巴赫藍鑽重約35.36克拉(7.11g),它直徑為40mm,寬度為8.29mm,VS 2淨度。它曾是奧地利和巴伐利亞國國王皇冠上鑲嵌的寶石,它的顏色和純度可與希望之心鑽石一較高下。

13.永恆之心

它最初被發現於南非鑽石礦中。“永恆之心”重達27.64克拉(5.528g),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豔彩藍鑽(顏色等級:fancy vivid blue),它是顆非常罕見的彩鑽,斯坦梅茨鑽石集團將原始鑽石切割後賣給了德比爾斯。

14.穆塞耶夫紅鑽

穆塞耶夫紅鑽石重5.11克拉(1.022g),經三角切割而成,被美國寶石研究所(GIA)評為豔彩紅鑽(顏色等級:fancy red)。儘管穆塞耶夫紅鑽與其他珍稀鑽石相比個頭不大,但是它是GIA評級的所有紅鑽中最大顆的豔彩紅鑽。

15.歐那特黃鑽

這塊鑽石以Major Alfred Ernest Allnatt的名字命名,他是黃鑽的前主人之一。“歐納特”鑽石重達101.29克拉(20.258g),它被美國寶石協會評為豔彩黃鑽(顏色等級:fancy vivid yellow)。沒人知曉這塊鑽石的發現地,但有專家稱它有可能源自德比爾斯普列米爾鑽石礦所在地。

16.愛克賽西奧

1893年6月30日發現於南非奧倫傑自治州的“亞赫斯豐坦(Jagersfontein)”金伯利岩管中, 重量995.20克拉,晶形不完整呈梨形,顏色為藍白色,透明如水,極為漂亮,又名“高貴無比”金剛石,是世界第二大寶石級金剛石。 “愛克賽西奧”金剛石,經過精心設計,被切割、加工和琢磨成21塊鑽石,其中著名的有11塊鑽石,分別命名為“愛克賽西奧”1至“愛克賽西奧”11。

17.獅子山之星

1972年2月14日發現於西非塞拉里昂的科諾地區河流沖積砂礦中,重量為968.90ct,晶形不完整,呈雞蛋狀,無色透明,屬優質寶石級金剛石。

按重量,僅次於“庫利南”和,“愛克賽西奧”金剛石,是世界第三大寶石級金剛石,按產狀,“庫利南”和“愛克賽西奧”金剛石產於金伯利岩型金剛石原生礦中,而“塞拉里昂之星”金剛石則產於河流沖積砂礦中。是迄今從砂礦中發現的世界最大寶石級金剛石。

18.創世者之眼

創世者之眼又稱為“黑色奧洛夫”,是一顆舉世罕見且深具份量的黑鑽石,重67.5克拉,它原是印度教神像“梵天”(Brahma,創造之神)的眼睛,最初重達195克拉,後來被一名貪財的僧侶悄悄取了下來,僧人後來離奇失蹤,生死不明。從此民間開始流傳,這件事被神靈怪罪,在黑鑽上下了詛咒。這一系列變故徹底讓“創世者之眼”成為珠寶界的一顆名鑽。

19.攝政王鑽石

攝政王鑽石是一顆美麗、優質的鑽石,一聽到名字就知道這又是一顆與皇室貴族關係密切的珍寶,而它與“希望”一樣有著神秘的噩運之說。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軍隊攻佔了法國,1940年巴黎淪陷前,法國政府把“攝政王”鑽石隱藏在盧瓦河畔香波爾城堡中一塊不引人注意的護牆板內,德軍元帥戈林曾以武力相威脅,要求交出這顆鑽石,但並未如願。1945年,“攝政王”鑽石重返盧浮宮的阿波羅藝術品陳列館。

20.泰勒·伯頓鑽石

這顆梨形鑽石是1966年在南非特蘭士瓦省郵遞第一礦發現。

理查·巴頓為伊莉莎白·泰勒花110萬美元買下了這顆鑽石,給它重新取名為“泰勒·巴頓”。

估計以上這些鑽石已經成為無價之寶了,土豪們見了也得跪(開玩笑),但是每一顆寶石背後的故事也許比它的存在更加精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