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替代動物測試已被歐盟強制使用?歐萊雅玩了近30年

歐萊雅(中國)生命科學部總監蔡臻子博士

“發展到現在, 我們基本上可以在技術上替代化妝品研發過程中各種動物測試。 ”歐萊雅(中國)生命科學部總監蔡臻子博士表示,

目前體外替代方法在化妝品測試方面的發展程度已經相當成熟。

2017年11月9日, 以“美麗江南共用健康”為主題的2017年日用化學品與皮膚健康護理國際研討會在江南大學隆重舉行。

會議中, 來自寶潔、歐萊雅、聯合利華等國際知名企業的江南大學校友為現場的研發工程師們解讀了化妝品行業最前沿的技術動向。

大會現場

不做動物測試, 有靠譜的替代方案嗎?

化妝品行業的進步的背後, 其實也是一部動物的血淚史, 為了人們在使用化妝品時的安全, 動物一直用於化妝品的各類測試, 也一直飽受詬病。

歐盟也在近年對動物測試進行了明令禁止, 替代動物測試的測試方法也成為近年來行業中的熱門技術之一。

“動物測試其實不能有效反映產品的情況, 動物實驗資料和人體關聯性存疑。 ”蔡臻子在會議現場指出, 當前市面上使用的動物測試得出的結論和產品真正使用到人身上的效果之間還是存在一定差距。

如何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如何解決動物測試帶來的道德爭議?

事實上, 早在1989年, 歐萊雅集團就已經禁用動物測試在成品中的使用。 與此同時, 歐萊雅集團也在一直研究替代動物測試的方法。

怎麼做?做一張“假”皮膚

在近30年的歷史中, 歐萊雅積累了大量在體外重建皮膚模型, 當前歐萊雅使用的3D模擬皮膚是通過體外培養而來, 這種“仿造”的皮膚可以模擬人的增值和分化的過程, 通過直接塗抹樣本的方式, 讓產品得到最接近真實皮膚使用的檢測資料和結果。

目前這種體外測試的方式已經得到的歐盟的認可, 通過OECD成為歐盟化妝品使用的官方測評機制。

替代測試比傳統動物測試強在哪裡?

既然得到了歐盟的官方認可, “類比皮膚模型”的體外測試到底牛在哪裡?

一方面, 產品樣品可以直接塗抹在檢測用的“類比皮膚模型”上, 能夠給到檢測者最直觀的檢測資料。

據蔡臻子介紹, 使用到的這種方法甚至可以直接預測產品不良反應。 相對而言, 檢測出來的結果更接近真實人體。

另一方面, 使用這種測試方法可以同時在一個樣品上測量出多樣參數(細胞、基因、蛋白多個毒理學生物學終點), 在檢測維度上更科學更全面。

即便是從成本上來看, 使用新方法只需要使用很少的測試原料, 能夠有效節省成本, 而傳統的動物測試需要企業養動物房、做倫理研究等方面, 導致動物檢測的成本逐步上升。

而現在歐萊雅和一些專業公司合作, 以達到量產“類比皮膚模型”的目的。

在降低成本的同時, 量產還能保證所有“類比皮膚模型”的標準化、穩定性和可追溯性。 給予檢測者更為客觀、可靠的檢測結構。

更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皮膚模型的製備技術本身也在不斷發展, 以前只能做出最簡單的表皮, 而現在可以在“模擬皮膚”中增加各種不同的功能性細胞(幹細胞。 免疫細胞, 黑色素細胞等), 達到更為精准的檢測效果, 同時也將這種“皮膚模型”的應用範圍拓展到醫學等更廣闊的領域。

不過, 這種替代測試目前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目前還無法良好的替代適用於角膜方面的動物測試。

動物測試還要多久被“幹掉”?

替代傳統動物測試, 需要有一個市場接受的過程, 即便是歐盟也是在2009年才正式發佈法規禁止含有動物成分的化妝品, 到2013年才全面禁止化妝品中的動物測試,並發佈相關的商業禁令。按照當前歐盟的規定:

(1)所有在2009-2013年產生的動物檢測資料可以繼續使用。

(2)2013年之後在歐盟做的動物實驗資料,不能用來對化妝品的安全進行評估。

(3)產品在歐盟之外國家所做的動物測試結果不適用於歐盟內範圍的產品檢測,但在歐美不會引起商業禁令。

反觀國內,相關職能機構依舊要求進口化妝品品牌強制做動物測試,不過,當前國內法規已經出現了輕微的鬆動:CFDA在2016年年底已經批准一項體外光毒性測試方法納入化妝品測試規範,取代傳統的動物測試。

“這扇門只是開出一條小小的縫隙,但已經是法規上很大的進步了。”蔡臻子表示,未來替代動物測試會漸漸在更多的領域被法規和市場所接受。

關於新美研:

新美研是品觀網(hzpgc.com)與諾斯貝爾、IFSCC聯合發起的公眾專案,旨在挖掘和推廣化妝品行業中最新的技術;傳播行業研發群體最先進的理念;關注研發群體生態,最終推進中國化妝品行業在研發領域的發展。

目前新美研已經與奇化網、北京工商大學等多個國際、國內知名的研發機構展開合作,著力通過各種專案與報導將新的技術和理念落地為化妝品行業的生產力。

我們是新美研,期待您的關注和參與!

到2013年才全面禁止化妝品中的動物測試,並發佈相關的商業禁令。按照當前歐盟的規定:

(1)所有在2009-2013年產生的動物檢測資料可以繼續使用。

(2)2013年之後在歐盟做的動物實驗資料,不能用來對化妝品的安全進行評估。

(3)產品在歐盟之外國家所做的動物測試結果不適用於歐盟內範圍的產品檢測,但在歐美不會引起商業禁令。

反觀國內,相關職能機構依舊要求進口化妝品品牌強制做動物測試,不過,當前國內法規已經出現了輕微的鬆動:CFDA在2016年年底已經批准一項體外光毒性測試方法納入化妝品測試規範,取代傳統的動物測試。

“這扇門只是開出一條小小的縫隙,但已經是法規上很大的進步了。”蔡臻子表示,未來替代動物測試會漸漸在更多的領域被法規和市場所接受。

關於新美研:

新美研是品觀網(hzpgc.com)與諾斯貝爾、IFSCC聯合發起的公眾專案,旨在挖掘和推廣化妝品行業中最新的技術;傳播行業研發群體最先進的理念;關注研發群體生態,最終推進中國化妝品行業在研發領域的發展。

目前新美研已經與奇化網、北京工商大學等多個國際、國內知名的研發機構展開合作,著力通過各種專案與報導將新的技術和理念落地為化妝品行業的生產力。

我們是新美研,期待您的關注和參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