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恐怖!蒙古發現史上最大飛行動物遺骸,翼展11米,陸地動物的夢魘

在7000萬年前的白堊紀, 蒙古戈壁沙漠絕對是一個水草豐茂, 氣候宜人的舒適宜居地。 那時候的地球霸主恐龍統治著這片地區,

享受著對其它動物予殺予奪的權利, 即使植食性恐龍, 也可在肥美多汁的草葉中尋找生命的樂趣, 度過悠閒愉快的時光。

但它們也不是完全沒有煩惱, 這種煩惱來自於天空, 一種巨大的飛行物, 尺寸可以和現代一架小型飛機媲美。 這種討厭的飛行物極度討厭,

恐龍們不得不時時中斷美味的午餐, 一邊警惕地望著天空, 一邊把自己的恐龍寶寶召喚到身邊。 因為這種被稱為翼龍的飛行掠食者一不注意, 就會把小恐龍掠上天空, 在撕心裂肺的吼叫中令被稱為陸上霸主的恐龍爸爸傷心欲絕。

7000萬年過去了,

史前森林已經變成了戈壁荒漠, 亙古的時光也凝結在沉積下來的古老地層裡, 科學家們在這片土地上發現了許許多多的恐龍化石。 正當他們為恐龍肥美的棲息地, 豐富的食物來源感歎時, 恐龍的夢魘卻陡然出現在他們眼前——一種巨大翼龍的化石出現在納摩蓋吐地層裡, 根據化石的大小推算, 這種翼龍的翼展達11米, 在空中飛行的時候就像一架小型飛機。 其它的研究表明, 翼龍的飛行時速可達120公里, 沒有什麼陸地動物能逃脫這種空中撲來的利爪。 在陸地上翼龍也是其它動物的夢魘, 它長得和長頸鹿一樣高, 可以用翅膀作為前肢, 以四肢行走, 並用前肢捕獵, 主要食物就是小型恐龍及大型恐龍的幼崽。

翼龍是地球上生活過的最大的飛行動物, 也是已知第一批進化出飛行力量的脊椎動物。 曾有研究指出, 現代飛行動物體重不能超過40公斤, 否則翅膀拍擊的速度就無法達到可以起飛的速度。 但在白堊紀時期, 大氣中氧含量高,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翼龍是可以飛行的,

而且推測其應該有一種與眾不同的起飛方式, 類似于現代航母上艦載機的彈射器。 翼龍起飛時, 會將身體收縮呈預備狀態, 再四肢同時用力推動身體向前, 然後展開雙翼飛行。

由於翼龍骨骼中空易碎, 遺留下來的化石殘骸較少, 我們對翼龍的瞭解還不夠深入, 相信隨著標本數量的增多,未來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描繪史前這種有機物構造的超級戰鬥機,呈現更多史前物種神秘豐富的生活細節。

相信隨著標本數量的增多,未來我們可以更深刻地描繪史前這種有機物構造的超級戰鬥機,呈現更多史前物種神秘豐富的生活細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